红楼读书郎(204)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姐姐,你来陪我一起睡吧。”林黛玉难得撒着娇。

“好。”紫鹃轻轻应过一声,笑着躺在小姐身边。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助我也!

书院的学子们,大抵还是叫醒了一些人的。闪电划过天空时,目力好的学子,能看到对面民宅的住户,正带着妻儿爬上屋顶。

见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还有点用,学子们喊得更加起劲。甚至还从同窗的寝屋里拿出碗、盆等物,叮叮当当敲个不停。

陈恒因为前头几番折腾,精力着实不多。见现场有夫子们看护,索性靠坐在墙边开始放松。他的两侧坐着薛蝌、钱大有、江元白,几人都是湿漉漉的狼狈模样。

可劫后余生的喜悦,还是振奋着他们的心情。大家的神色都算轻松,尚能低声交流着对大雨的看法。

“雨势好像有些减弱,我看他们已经能看到远处的东西了。”江元白很留意学子的动静,听到他们刚刚的欢呼声,便有了这样的判断。

大家都很认可他的判断,只是心中的担心尚不能放下。钱大有忧心忡忡的说道:“还是要停了才好。大雨一阵,小雨绵绵……哎。”

说到最后,他自己到先叹起气来。陈恒刚刚从二楼的同窗处借来些干衣服,他再不把身上的湿衣服换去,正怕自己的小身板扛不住春冻。

四周都是大老爷们,也不用避讳什么隐私。将自己脱个干净,稍作擦拭。陈恒一边穿上干衣服,一边笑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随它去吧。”

到现在这个节骨眼,再思考什么都是白搭。雨要是不停,照这样继续下个几天几夜,也别考虑什么府衙救灾。大家身上插俩木板,各自跳水逃命去吧。

薛蝌听到此,突然觉得自己这好友真是有趣。天灾没来之前,大家都在寻欢作乐,就属陈恒最忧心忡忡。现在天灾来了,大家忧心忡忡的时候,反倒又是他看的最开。

薛蝌将自己的发现告诉给其他人,立马引起江元白的共鸣。后者当即拍手道:“这大概就是相术上说的能人有异象吧。”

“你可别。”换过衣服的陈恒,稍稍感觉体温回暖。赶忙往兄弟中间凑了凑,跟大家挤在一起取暖,“你还是夸我玉树临风,貌比潘安,更让我高兴些。”

“恒弟,你可莫要自己骗自己。”江元白才唬着脸,又自己破功笑道,“咱们之中,蝌弟当属第一,我嘛,勉强屈居第二。剩下的位置,你跟大有自己分。”

陈恒刻意发出几声嘲笑,江元白正得意,只把对方的笑声当成是嫉妒。几人转了转话题,才聊到城外的家人身上。

这就要说一说扬州的地势了,城内最高的地势,是从城西、北两处往东南顺势减缓,水路的流向也是照此来的。

这其中,薛蝌家的屋子在城中央最好的地段,情况应该第二好。最好的是钱大有家,他爹在城西修建贡院时,就已经掏钱买了所宅子。

知道钱大有今年有参加院试的打算,更是早早搬家过去。希望离文昌帝君近些,给自家的傻儿子沾沾光。这稀里糊涂的一手,反倒让今夜的钱家走了大运。

除非洪水淹没扬州半城,他们老钱家才可能有点危险。而江元白的家人,还跟钱家住在一处,顺势也讨了个便宜。

最危险的自然是陈恒家,不过陈恒当时买的房子靠近城东城墙。外头是护城河,扬州府衙为了确保护城河的流向,也是特意加高过那一处的地基。

如此算下来,真正危险的,反倒是他们这些被困在书院的人。四人聊到此处,又是庆幸家人没事,又是苦笑自己的处境。

“不怕,我水性好。真要不行,你们趴我背上,我带你们游过去。”江元白拍着胸脯,他自小野的很,常在乡下的河里扑腾,水性倒是好得很。

“我不会游泳。”钱大有苦着脸举手,他体型最胖,小时候家里管束的多,也没个下河游玩的机会。

“我也不会。”薛蝌无奈的摊开手,他的情况,跟钱大有差不多。他自小就有小厮、嬷嬷伺候,薛家的下人怎么可能让少爷下河玩乐。

三人一起看向陈恒,后者也是苦笑一声,‘我也不会’。

他虽然住在村里,附近也有池塘。不过陈恒读书早,加之他内在是个成年人,也不愿跟着村里的泥猴子爬上窜下。这门下水的本事,自然没学会。

江元白这才傻眼,想了半天,作势要起身,十分兴奋踊跃道:“我去他们屋里,给你们拆些木板来。你们到时候抱着,在水里扑腾就是。”

薛蝌哪里能让他做出这样丢人的举动,左右情况也没到如此危机的时候,赶忙跟钱大有一起将这小子拦住。

这时,忙着慰问关怀学子的徐堇侯,正走到他们的身侧。见到他们四人有说有笑,脸上的神色也一起放松下来。

“恒儿,这次多亏了你啊。”徐堇侯已经知道陈恒先前的举动,他不敢设想要是没有这个机警的孩子,眼下会是如何糟糕的情况。

“夫子,都是我该做的。”陈恒连连推辞,并没有以此居功的打算。

有些事,学生不放在心上,他这个夫子可得记着。徐堇侯点点头,将陈恒的义举记在心里。又对着另外三人一通安抚,见他们情绪都算稳定,这才去到下一个学子面前。

……

……

从下雨那夜开始,林如海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他让府衙的差役分成两班,日夜留意城内的情况。忐忑不安的度过一日一夜后,他才在府衙的桌上打了个盹,就被疾奔回府衙的差役告知,大水已经入城。

只是这次的雨势实在太大,就差役回禀的这点功夫。从渡口处涌入的河水,已经开始吞没四周的建筑。

匆匆睡醒的林如海,也顾不得旁的。强令着府内所有差役冒雨出去,挨家挨户的叫醒城内百姓,让他们做好避险措施。自己则带着其他留守的官员,先去外头察看灾情。

等到林如海带人赶至城中央的位置,不断上涨的水位已经没过脚踝。再往前走,谁也不知道其中的风险。随林如海一同赶来的知州跟其他官员,劝阻着知府大人继续往里走的想法。

“大人,你不可以身犯险啊!”知州张尚贤死命拉着林如海的官袍,“扬州城还要你主持大局,你再担心里面的百姓,也要为城内其他百姓想想。”

林如海知道对方说的在理,只好选择就近安营扎寨。一边亲自看着水位的变化,一边安排人处理起救灾的事情。

这场大雨,虽然来的又急又猛。可林如海不是个坐以待毙之人,早在大雨来临之前,他就让人统计好城内有小舟的船夫。

这些人,平日往来于城内和保障湖之间,极其精通城内的水道分布,最适合救人不过。林如海拿出先前准备的名单,直接挑了些住在附近的船夫。将他们喊来后,当场许诺他们,只要救出里面一个百姓,府衙赏银二十两。

听到重赏的船夫,有胆大欣喜者,自然就有怯步者。这是人之常情,林如海并不会怪罪后者。只盼着前者平安归来后,能给他们多些冒险的勇气。

大雨滂沱,能做的事情不多,件件却都要命的很。林如海安排完里面的事情,立马叫人从城西绕出去,赶到淮河、五湖两处观测水位。

扬州附近的河道,早在韦应宏担任知府时,就利用数万流民整治过。这么大的雨势,来的又如此突然。下了这么久,能只有眼前一处受灾,之前的苦心可算没有白费。

只是比起天上的雨,地上的河才更叫人害怕。沿着淮河跟洪泽湖往上,就是一条天下人再熟悉不过的黄河。

这条河的脾气,自然不用多说。可它会跟扬州产生关系,还要从杨广说起。当时一心想要来江南游历的杨广,征召天下数百万民夫,在黄河跟淮河之间,修建了一条通济渠。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