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09)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她看在眼里,心中也为陈家人的善意高兴,连连堆笑道:“没事,没事的,陈大娘。邻里街坊,本就是要相互帮忙。你快让孩子们歇下来,先进屋喝杯茶。”

有老周氏跟顾氏在场,让孩子们进来喝杯茶倒没什么事情。此时封氏心中更觉得,陈家人做事真是里外妥帖,让人相处起来十分愉快。

“这些男人年纪轻,身体壮,就该多出来干活。男孩子养的太娇贵,成不了样。”

这话陈恒可没教过他奶奶,是老周氏自己添得。可她也是真这么觉得,她跟陈丐山成婚后,含辛茹苦的经营好这个家,眼见儿孙个个都有出息,一家人感情还是亦如当初和睦。

这老太太是见人都要自夸一嘴,很为此事骄傲自得。

封氏也不觉得奇怪,谁家能把日子过的如此红红火火。甭说见人就夸,自家晚上睡觉,躺在被子里都要先笑上几声。

屋里头的女人,一边摆弄家具,一边小声交流着。屋外的男人,则收拾着庭院里的藤架,以及修缮各处物件东西。

“陈寅,陈清岳,你们两个别玩水了!!”陈恒突然朝着两个弟弟呵斥,这俩小鬼头一出门就不干正事,只顾着自己玩。

若不是他们俩吵着要跟着,陈恒真不愿意带他们过来显眼。

“大哥,我们在干活呢。”陈清岳还做争辩状,赶忙挥舞起手中的扫帚,示意自己没偷懒。

可他不知道,自己后头已经站着一个黑着脸的陈淮津。如今在别人家,还敢调皮。陈淮津觉得自己这儿子,真是要打一顿了。

“出门在外,听你大哥的话。是我没教过你?”

“爹,我、我知道。我马上就干活,你可别打我。”陈清岳如见了鬼般,抖了抖身子,立马低着头拉上陈寅跑到角落。

“哼!!”

有陈家这么多人帮忙,甄家凌乱的局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整洁起来。待他们忙过半个时辰,老周氏又剩了些不起眼的小活,特意留给甄家母女自己打扫。

婉拒了封氏留饭的邀请,老周氏带着一家人又风风火火杀回去。直到自家人关上门,老周氏才拉着自己的大孙子,笑问:“好孩子,祖母做的可让你满意?”

“祖母做事,自然是好的不能再好。”陈恒笑着拱手,无声的感谢起家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

“你喜欢就好,祖母都依着你。不过以后,你跟甄家的丫头再见面,可就要留点心了。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可明白祖母的意思?”

“祖母,我省的。”

“好好好。”

周氏笑着点头,越看陈恒越喜欢。

她怎么就有如此伶俐的孙子呢,哈哈哈哈哈,果然都是她的功劳。

……

……

扬州这场雨,一直下到四月初,中间才停过一两日。庆幸的是,后面只下过一两日的暴雨。其他的日子里,雨量都不大。

这样间隔开的情况,让府衙的救灾压力,得到极大的缓解。

涝灾这一事,首重河道的清理疏通。只要排水泄洪没问题,城中没有长期出现汪洋水泽的局面。以林如海为首的官员,齐心协力救治起来倒也不难。

其后安置受灾的百姓,以及如何安排各县恢复春耕等事情。他们也驾轻就熟,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这次受灾的范围不大,远没有旱灾时,面对十万灾民的紧迫。

只是回过头来,若没有先前几万流民的苦心劳作,这次扬州的涝灾就真不好说了。

无论怎么说,扬州这座城市,算是成功抵御下这场天灾。城中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地方展开。

……

……

四月初一,江南等地发生涝灾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以不可挡的气势冲入京师,上奏朝堂。这一日,朝会上发生的事情,天下百姓自然不得而知。

只是第二日,当今陛下就发布罪己诏,将去年的旱灾、以及今年的涝灾都归咎在自己身上。翰林院亲自操刀的诏书,文辞自然斐然。可惜百姓们看不懂,也欣赏不来。

他们只知道,陛下心疼民间疾苦,取消了原定在七月的选秀。这让许多要送女儿入京的人家很是高兴,他们自觉没那个福分成为皇亲国戚,更不想靠女儿入宫来发达自家。

这个消息传到荣国府时,一下子就惊到两家人。

薛姨妈急切的带着宝钗来寻自家姐姐,他们薛家此次上京,就是受兄长王子腾的吩咐,让宝钗参加选秀入宫。

眼看此事要泡汤,薛姨妈也是心忧如焚,拉着王夫人的手,连连道:“姐姐,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三年后,宝钗就十七岁了。”

十七岁这个‘高龄’,在三年后的选秀里,会有什么样的弊端。她这个妇道人家也是清楚。

在民间,一般不想让女儿参加选秀的人家,都会赶在选秀开始前,指定一门亲事下来。宫中对此,也是不会多管。有人对皇宫讳莫如深,自然有人对皇宫趋之若鹜。

这就是个兜兜转转的名利场,没人能说出个明确的好坏来。

王夫人亦是头疼,她示意妹妹别急,想了半天,才说道:“挑个日子,我们回家里一趟。”

这个家,自然不用多说。

薛姨妈也知道,此事只能去找王子腾,才会有个结果。妇道人家在京师,能做的事情着实有限。

宝钗在旁默默听着,依旧是不急不恼的模样,她一直是这样的表情,叫旁人都猜不透心思。

也难怪荣国府的下人常说,薛宝钗比起薛姨妈,其实更像王夫人一些。

几人凑在屋子里,还没说上几句,外头的贾宝玉就欢天喜地跑进来。

见到这个宝贝儿子,王夫人也没空怪罪下人阻拦不利。只咳嗽一声,让妹妹换个好的脸色。又对着宝玉道:“成天糊里糊涂的淘气,怎么今个儿这么高兴呢?”

“这不是有好消息,来告诉太太嘛。”

贾宝玉似乎很有把握这个消息,能让王夫人高兴。直接搬过凳子来,就往母亲面前凑。

王夫人见他一副卖乖的样子,爱怜的用手抚摸起孩子的脸庞,不急不徐道:“那你怎么还不说,要是想讨好处?我这里可就只有佛经几本,再找不出别的东西。”

“哈哈哈,真不用。”一想到这个好消息,贾宝玉自己都憋不住,直接道,“就刚刚,外头传来消息,说舅舅被招入宫中,要擢任九省统制,不日就会出京师,奉旨查边。”

这段话,贾宝玉说的又快又清楚,也不知道在心中排过几次。他虽对外头的事情不感兴趣,可这种大好事,做儿子的也是存了心来告诉王夫人,想让她一起高兴高兴。

“这……”王夫人猛地从位置上站起,竟想不到是此等天大的好事情。她的心神慌乱成一团。只觉得娘家的亲哥哥,马上要了不得起来。

好在王夫人记得,身旁还坐着几个晚辈。她拿起佛珠,连着拨弄数十下,才堪堪按住心中激昂的情绪,竭力轻声道:“既如此,是要准备份贺礼送到你舅家去。”

这只送礼啊?薛姨妈听的大惊失色,好姐姐,这不得带着一家老小,亲自登门给哥哥贺喜吗?

薛宝钗坐在她母亲跟王夫人之间,听着王夫人的话,她的眉宇微微一动,还是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也不知是为此事高兴,还是又藏着别的心思。

难怪书中有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

……

另一头的贾敏,坐在女儿的闺房内。她跟黛玉的脸上,都是挥之不去的担忧之色。母女俩没想到,自己只不过在贾府耽误一阵,就碰上扬州大水。

相公不会有事吧,珏儿会不会害怕?贾敏低着头,想到身陷险境的亲人,心中就是难受不已。

她是一时关心则乱,亲女儿黛玉却拿出少见的大将之风,反倒宽慰起母亲:“娘,早在去年,爹爹就已料到会有涝情。爹的聪明才智,您是知道的。扬州的情况,必然坏不到哪儿去,您还须注意着自己的身子,切莫担忧伤神。”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