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17)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受邀的人有王先明、书院诸位夫子和几位同窗、以及薛家、钱家、江家等等,胡家已是姻亲,自然不用多说。倒是报铺的另一位东家王家,竟也派了人来送礼。

王思义今日在别处亦有宴席,只能托管事前来略表心意。陈恒倒不在意,他们俩家差距过大,来不来都无法怪罪,有这份心意就不错了。

有同样烦恼的还有甄家,陈恒早就托周氏跟顾氏给封氏母女传过请帖。可最后封氏还是独自来的,用的还是街坊邻居帮忙的名义。

没办法,甄英莲马上就要十六。这个年纪已经不是避嫌不避嫌的问题,这是女大当婚的年纪。

甄家落破前,好歹也是书香门第。封氏还是希望女儿能多知道些礼仪,总好过她将来懵懵懂懂嫁入,什么都不会,反倒连累了别人。

不便出行的林伯父也让林珏替他出面,又指了一个管事作陪。这是陈恒的意外之喜,当即让陈清岳陪着他一起玩。男人在前头招呼开,女人也在后头接待着贵客。

此处的女眷,已经长大的陈恒没有机会亲见拜谢,只能娘亲跟姐姐代劳。他只听薛蝌提过一嘴,薛伯母跟薛妹妹都来了。算是为月底薛家的流水宴打个前哨,来当面邀请陈家人一起过去。

高兴的喜事嘛,讲的就是个你来我往。

如此热闹到夜深,宾客们才顶着雨幕,坐着胡家安排的马车离去。胡祥恒跟陈青的婚事,定在九月上旬的吉日。离他们的好日子,也不远了。

陈家的事情一完,钱家的流水席也马上跟进,形式都差不多,只菜样精致许多。

最热闹的还是薛家,他们家的规模,才能称得上宴席。七月初陈家摆宴时,薛家的下人就开始四处采购山珍海味。到现在,也没见停,真叫人期待到时候能吃到什么。

只是他们家的日期在月底,真要吃到还要等个八、九日。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薛家开宴。几个好友兴匆匆的饿上一顿早饭,都准备去薛家胡吃海塞。他们备考时,就常在薛家居住,跟薛家人也是熟得很。

差不多是在陈恒跟大有他们抵达薛家时,京师的人也收到了扬州运来的东西。

坐在房间里的林黛玉跟贾敏,看着林如海的信,都是心安不少。信上的内容大致讲了讲扬州的情况,又提了些家中的琐事。

虽半句没提自己的身体,可林黛玉立马注意到爹爹的笔锋,浑厚有劲,力透纸背。就知道这不是身怀重病,或是大病初愈的人能写出来的字迹。

她转头看了看贾敏的神色,见她没有担忧之色,突然好奇道:“娘,你早知道了是不是?”

贾敏露出古怪的表情,她确实是早知道了,倒不是有意不跟女儿说。只是她的消息来路,还是韦应宏托自己夫人之口,在暗中传达以宽其心。

这事,之前既然不好说,眼下就更不必说了。毕竟其中秘事,牵连甚多。贾敏笑了笑,又说道:“在多等一等,等玩的差不多了。能回去的时候,娘立马就带你回扬州。”

“啊?还要等啊。”林黛玉微微抿着嘴,她是真没想到,原定一个月的旅期,会因为波折一拖再拖。竟然连兄长院试之事也错过,真叫人心烦不已。

可一想到爹爹装病,肯定有他自己的考虑。哎,到底会是什么事情呢。林黛玉苦恼的叹气。

“快了,快了。”贾敏见此,不由安慰起女儿。深怕她有了这次经历,以后都不愿大老远来见一见外祖母。

贾家有千错万错,贾母对她们娘俩到底是极好的。深怕她们待得不顺心,里外无一事不是想着她们,替她们做考虑。

母女两人正说着话,外头却突然来了个下人,开口就说道:薛家姑娘设宴,请小姐过去跟诸位表姑娘一聚。

这是女孩家家的事情,贾敏也乐得赶紧送女儿出去转换心情,赶忙命雪雁、紫鹃陪着林黛玉出门。

等林黛玉抵达此处,宝钗已经出门来迎。其实黛玉这一路上,心情已经收拾的差不多。见到这位宝姐姐,当即恭喜道:“宝姐姐,你可知道,你的堂弟考中秀才啦。”

两人正打起帘子走进屋内,宝钗听到此话,心头一震。薛蝌小时候的憨憨模样,依稀出现在脑海。她当即笑道:“真是大好事,林妹妹,你是如何得知?”

林黛玉朝她莞尔一笑,眨眨眼,卖了半分乖,“我就是有法子知道。”说完,她又转头看向屋中,只见三春、史湘云都坐在此处。另有眉目炯炯的宝玉,似坐似站,一副按捺不住的模样。以及已经迎上来,准备拉她入座的王熙凤。

见大家都在,林黛玉敛了敛笑容,朝着众人行礼问候。才做到一半,王二嫂已经不由分说拉起她,笑问:“看你这般高兴,又不是你高中了。怎么,你跟这个薛家堂哥也认识?”

林黛玉还来不及解释,探春跟湘云已经作怪道:“好嫂子,她是没中。架不住人家好哥哥中了啊。”

才十一岁的林黛玉,到底脸皮薄些,面色微红。才坐下,就作势把椅子往外拉,“宝姐姐家就是好玩,飞来两只八哥不说,还多了一只鹦鹉。”

她要逃,史湘云就追。自己顺着椅子,噌噌噌往林黛玉身边游来,不住打听道:“快说说,快说说。到底考中第几名了。”

林黛玉卖起乖,自己抿嘴笑着,抬手比出一个三。探春跟史湘云一看,当即拍手恭喜,“第三名,那真是极好了。”她们最近常跟林黛玉碰到一处,时有一起看书的闲趣。是故,也逐渐了解些科举的门道。

谁知,林黛玉却摇摇头。两人一见,又替四周侧目的众人发问,“那就是三十名?那也是不错了。”

“就是就是,能中秀才就是极好。”

宝玉一听这话,原先暗淡的心情,又被一束光照亮。

林妹妹还是摇头,史湘云跟探春这才看出来她再作怪。忙一左一右夹着她,逼问她到底考了第几。双拳难敌四手,林黛玉抵抗不过,忙笑着求饶。待两人收手,林黛玉才轻咳嗓子,道:“是小三元。”

探春跟史湘云一震,竟说不出半分话。贾宝玉平日虽有读书,可那还是在元春入宫前。等到元春离开,家里无人能管束。到今年入学堂前,还抱着诗经等书读个没完。也难怪贾政批评他说:“学了些精致的淘气。”

此时,贾宝玉眨眨眼,见探春妹妹、湘云妹妹不说话。其他姐妹都是懵懵懂懂,只有薛宝钗一副若有所思。忍不住替大家问道:“什么是小三元?”

哎,林黛玉心中长叹一口气。自己这个表哥,真是一点也没出息。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夏雨依旧,可今日扬州城内却热闹上几分。申时方过,城内几家车行就车马齐出,赶至大街小巷各处。

薛瑱派来坐镇的两名管事,拿着主人家给的宾客名单。一名负责分配事务,另一名就在纸上的名字后面画上圈,顺势写上负责客人家的车行和马夫的名字。这些人不仅负责接,回头还要负责送,两项做完,才能结算工钱。

薛家今日邀请的人甚多,又有小雨阻隔。让客人们撑伞前来多冒昧啊,万一有淋湿到的地方,也败坏客人赴宴的心情。

不过像薛家这样,直接包下城内的车行,也是着实夸张的过分。

事情稍稍忙毕,两名管事就凑到一起,两人换过事务。又是一个负责点名,一个负责校对。

“城东的陈家派人去了吗?”

“陈少爷啊,第一批可不就是他们家嘛。”

“城西的钱家呢?”

“你说的是咱家大爷的同窗,还是江南报的东家钱东来家?”

“笨,自然是咱大爷的同窗。”

“也有,也有。”

他们两人这头忙个不停,外头领过位置和客人名字的马夫,已经驾着马车在雨中穿梭。他们对城内的大街小巷熟悉的很,知道哪条路好走,哪条路可以绕过拱桥。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