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25)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陈恒忍不住摇头失笑,他知道对方回不来,一定有她的理由。只要对方平安无事就好。思及故人的愁绪,微微被雨声冲散。少年略作停步,又转身消失在河道上。

……

……

“小姐,薛家姑娘又请你过去。”紫鹃走进屋里时,林黛玉正在房内逗猫玩。近日贾敏也不知道找到什么事情,常常行色匆匆的出门。

林黛玉在贾府住了半年,已非扬州的懵懂少女。她别有意味的道了一声,“又是宝姐姐啊。”

紫鹃听出小姐话里有话,便犹豫道:“要不我去回了她们?”

林黛玉抬起手,勾勾八角的下巴,这猫最近有些发膘,肉眼可见的胖起来。八角发出慵懒的喵叫声,少女笑着想了想,道:“算了,就去看看吧。”

她知道,自己若不走这一趟,对方势必会一请再请,左右还弄得麻烦。

只是眼下的时节,出门的装扮还有些麻烦。毕竟另一府的大奶奶才过身没多久,若是穿着太过鲜艳未免不好。黛玉在紫鹃跟雪雁的服侍下,换成素雅的装扮,便抱着八角一道往梨香院去。

其实,能去梨香院也是好事。如今的荣国府内,气氛压抑难语。她这样的外客也不好出门走动,能借着宝姐姐的地方散散心,也是极好的事情。

待她赶到梨香院,此处果然还是先前那批人,只是少了个熙凤嫂子。听说熙凤嫂子,现在在那边管家,也不知忙的怎么样。

今日,三春亦是在场,她们借着宝钗的名义来次避避风头,心中多少是有些轻松愉快的。

她们跟宁国府的关系还要紧密一些,丧事期间的礼仪,自然是少不了。远不如林黛玉有个亲娘护着来的自在,旁人若是敢叫黛玉披麻戴孝,先问问贾敏的脾气能不能答应。

真要算起来,秦氏还是黛玉的晚辈。论到谁家的关系,也轮不到自家女儿身上。因丧事上的一些问题,贾敏去过一次后,更是叫女儿不必露面,只推说身体不适。

这次她们小姐妹重聚,三春误以为黛玉真的身体有恙,赶忙上来关心几句。林黛玉无法,只能沿着母亲找的理由,解释道:“前些日还有些疲乏,也就今日才堪堪有些精神。这不,宝姐姐一请,我就立马来了。”

宝钗起身一笑,用手挽住黛玉,拥着她坐下,“也就是三春跟我说外头的辛苦,我才想出这个办法请她们来坐坐。不过今日,可就没有好酒好菜招待了。”

一旁的宝玉,看的抓耳挠腮。其实这次宝钗先请的人是他,只是因他一句‘林妹妹来吗’,才有了黛玉的出行。他前些日子听到黛玉生病,心中很是紧张。可苦于紫鹃、雪雁严防死守,他纵然是有心想给佳人送些燕窝补品,也进不去门。

今日再见黛玉的神色,见其眉间总有一股淡淡的愁色,挥之不去,叫人担心万分。贾宝玉转了转念,就把目光放在黛玉抱着的猫上,逗趣道:“这猫看着好生可爱,它叫什么?”

这个话题找得好,确实说到林黛玉的痒痒处,她当即笑道:“它叫八角,还是只小猫呢。”

探春听到这个名字,立马笑问,“可是有什么来历典故?”

贾宝玉也不是全无见识,他侧头一想,就道:“可是取得‘小区阳艳色彩纷,八角会盘独一份。身处低等苍翠在,献花承露引蜜蜂’之意。”

林黛玉见他一言道明,竟然有些意外。看来这个表哥,也不全是不学无术。见对方多看了自己一眼,贾宝玉当即解释道:“我之前看过几本医书,只算略读,当个消遣。”

这确实难能可贵了,林黛玉很难得的回他道:“即是读过,还需用心才行。”

贾宝玉赶忙点头应道:“确实如此,就该如此。看些医书,以后说不准还能治病救人,总好过读些无用的东西。”

话才说完,连探春跟史湘云也是叹气。宝哥哥,您可长长心吧。人家林伯父是探花郎啊,靠科举取仕。你当着人家的面,这么批评四书五经,也太不厚道了。

好在林黛玉也已经习惯,只抱着小猫不撒手,懒得搭理他。宝钗在旁笑着替宝玉打圆场,“你们看看这人,见到林妹妹后,连我们都顾不上了。”

贾宝玉立马转过头,他的模样无可挑剔,此刻笑起来,也叫人如沐春风,“这话说的,大家都是我的姊妹,怎么可能只顾林妹妹说话。我只是……”贾宝玉转了一圈,又对着少女怀里的猫笑道,“我只是见到八角有些好奇罢了。林妹妹,它是姑姑给你买的?”

“送的。”

即是送的,那就是有人了。贾宝玉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此物虽不贵重,能想到送这个也是有心了。

“那是谁送的?”

听到贾宝玉这样问,林黛玉不禁莞尔一笑,抬手挠了挠猫猫头,八角因为此举,舒适的眯起眼睛,轻声叫唤一声,扬眉道:“自然是我兄长。”

贾宝玉本意是想夸送人的心意,可听到这个回答,却是一下子说不出口。再想想那句‘身处低等苍翠在,献花承露引蜜蜂’更是万般纠结伤心。

林妹妹这个兄长,到底是何人啊,怎么哪哪都有这个人。

……

……

贾敏今日也在韦家做客,韦夫人性情温和,很对贾敏的脾气。两人的夫君又是刎颈之交,两位夫人自然不可能给夫君添堵,私下闹些不愉快起来。

贾敏久不在京师,小时候的玩伴大多已经嫁人。大家情分虽然在,可眼下贾敏还没到做祖母的年纪,又是孤身一人在京师,到不方便随意走动。

也就是韦、林两家关系太好,贾敏还能上面做个访客,让自己多个去处散心之余。还能借韦家的下人,给自己办些私事。

此时,她跟韦夫人坐在堂内。外头有个管事,站在帘子后,正给两位奶奶禀告刚刚找到的宅子。

这管事腹有笔墨,加之一张巧嘴,倒把那处宅子说的形象生动。贾敏听的不住点头,这样的宅子,正适合以后拿来给林家人暂居。

她又问过附近邻居的一些情况,见多是读书守礼的人家,心中更是满意。待下人退去后,她不住跟韦夫人道谢。韦夫人反倒让她说的有些不好意思。

“好姐姐,你若是这般客气。以后我可不敢去你家走动了。”

贾敏一听,也乐了。她小时候是京师里有数的厉害,屁股后面不知跟了多少武勋人家的小姐,还拿捏不了韦夫人这样的大家闺秀?

贾敏当即道:“没事,你不来。让琦君她们来,也是一样的。到时候我把她们一留,小住个一年半载,不怕你不门。”

勋贵人家说话就是跟读书人不一样,这话要是林如海跟韦应宏说,怕就是“几个晚辈最近吟诗作画,好生有趣。一时忘记回去,韦兄不妨上门品一品晚辈的拙作。”

韦夫人也是憋不住笑,半捂住肚子叫疼。“姐姐,你太不讲理了。”

她是韦应宏座师的女儿,当年乡试时,韦夫人的父亲一眼看中韦应宏,觉得他的成就不可估量。不仅将他带在身边常常教导,更在韦应宏高中状元后,把唯一的爱女许配给他。

婚后,韦应宏果然跟夫人恩爱有加,里外的家事甚少有让夫人操心的地方。初始那些暗笑韦夫人下嫁的故人,此刻见到韦应宏马上身居礼部尚书,也是追悔不已。

“没办法,家风如此。”贾敏笑过一声,她这是儿时推脱的习惯虚词。可这无心的一句,到让她回忆起跟爹爹相处的旧日情景。

贾代善还在世时,贾府的一切都井井有条,何曾有现在的混乱和不堪。只是这是自家私密,贾敏心中叹过一声,脸上的笑容倒是如初。

也是韦夫人给韦应宏照顾的天真烂漫,瞧不出贾敏细微的变化,还在热络得谈着宅子的好坏。贾敏从旁听着,也是频频点头。

若是没有出现更好的宅子,三天后,她就准备订下这间三进宅子。这次虽然住不了,可下次再来京师,就不必在贾府久留了。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