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5)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我省的,娘,你放心,这不是有爹陪着我嘛。”

可惜无论陈恒跟陈青两姐弟怎么劝,顾氏的眼泪还是止不住。最后还是陈启看不下去,将两个孩子劝出去,只留下自己跟顾氏在房内。

也不知道陈启干了什么,到今日送别时,顾氏的神色已经好了许多。

陈恒看在眼里,也就放心许多。

他将目光看向前来送行的人,爷爷奶奶,二叔一家,娘亲、姐姐还有夫子以及学堂里的学子们。

“大家就送到这吧。”陈恒站在山溪村口,朝着众人作揖。

他的左侧是波光粼粼的池塘,几只野鸭正欢快的游在水面上。右侧是在春风中摇曳的枣树,晨光破云,朝霞千里,正是远行的好天气。

红彤彤的光束照在亲朋好友的脸上,像火把一样点亮他们眼眸中的期望。陈恒没有感到压力,反而有股无穷的力量,在自己身体内迸发出来。

“早点去,早点回来。奶奶等你。”

“双喜,快跟哥哥说,祝哥哥高中。”

“恒儿,出去要是碰上什么事,就躲着点。真遇到麻烦了,你就回来告诉二叔。二叔过去帮你出头。”

“他是去考试,你以为是出去玩吗?”陈丐山又开始教育儿子。

陈恒将一切看在眼里,没有言语。人群中同样没有言语的王先明,只是面带微笑的朝他点头。

他们师生间的感情,在对视的瞬间,便明了彼此的心意。

“学兄,学兄。”赶来送行的学子们,起哄道,“此情此景,不作诗一首吗?今后说不定也能传为一段佳话呢。”

陈恒扬眉,哟,这是要考我呢。

他将双手叠在身后,恰好一阵春风袭来,吹动着众人的发须和衣袍。陈恒不自觉抬头,那双清澈坚毅的目光,穿过头顶的树冠,直视头顶的湛蓝苍穹。

陈恒轻笑一声,再朝着众人深深作揖,转身牵着陈启的手慢慢离去。学子们正在失望之际,呼啸而来的三月春风,夹杂着稚嫩的声调。

“霜尘岂能掩风华,烟波漫漫慕苍霞。我今欲学蓬蒿人,摘尽东风晚归家。”

东风?

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东风吗?

学子们朝着远处看去,一大一小的身影,已经渐行渐远。他们对视一眼,齐声作揖道:“祝学兄得偿所愿,府试高中。”

念奴娇

第二十二章 满城红袖招

春季的江南已经进入梅雨季,雨下过一阵又一阵。群山间有层层水气从山脊处升起,远观似游龙腾空,又如仙家起驾直抵苍穹。

一辆驴车载着陈恒父子二人来到扬州城外,驴车的主人拉起缰绳喝停,对着自己萍水相逢的路人说道:“两位客人,前面就是扬州城。”

陈恒率先跳下车,跺了跺有些发麻的双脚,“老伯,麻烦你了。”

“这有啥麻烦的,大家都是出门在外。”老伯虽是发须皆白,精神状态却十分有活力,等到陈启将行李都拿下后,他对着父子二人说道:“两位,我们就此别过。”

他是进扬州城送货的,要走西门过,官兵的检查相对来说会更细致些。而像陈恒这样的,则可以直接通过东门进入城内。

脚下的官道,因为接连几日的小雨,走起来有微陷泥泞的触感。来到东门外,陈恒能看见排起的长队,见入城的队伍一时看不到尽头,他带着些闲心打量起扬州城的外貌。

从大隋开运河之后,扬州就逐渐成为天下名城。诗词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说的就是此时此刻。

将目光看向视线尽头,三丈高的城墙上旌旗飘扬,偶有一队巡逻的卫兵在箭垛出走过。恰好一束正午阳光穿过灰蒙的云层,照在青褐色的墙壁上,云散日朗,看来是要出太阳了。

“扬州城这么大的吗?”

陈启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他记忆中去过最大的地方就是泰兴县,原以为天下的地方都差不多,现在才知道戏文中常说的揽六九名胜,占八分繁华的意思。

陈恒也不能免俗,毕竟是这辈子头一次出远门。有些景色,还是要亲身经历才能感觉到它的震撼。

怀着这份小小的期待,父子二人迫不及待的拿出路引,交给检查的官兵。得知陈恒是来参加府试之后,连他们的行礼都没检查,就挥挥手让他们入城。

刚进入城门,他们就感觉到不一般,从入口开设的商铺顺着长街延伸,步行十步是一处驿站,它的旁边是一座露天的小茶铺。又十步,有两家店铺,招牌上写着永嘉漆器什物铺,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另一家叫柳婆婆肉饼,这一看就知道。

再行十步,就是太康桥,潺潺小河摇曳着小舟从拱桥下进过。走过它,面前的建筑立马拔高一截,从各处小巷中出来的人群,汇聚成夸张的人流,遮挡住陈恒的视线。

现在在想看,已经看不到什么景色。陈恒只能抬起头,在头顶上方,那些有能力建造二层高的建筑,无一例外在檐角挂着花灯、彩带。

真是奇怪,元宵佳节都已经过去多久,怎么还放着这些。陈恒有些不明白,可他哪知道这是扬州人的习惯。

坐拥南北交通之便,又有盐政为安身立命之本。富庶的生活,让扬州人有充足的精力去追求生活的浪漫。

听说金陵人逢年过节喜爱张灯结彩?那我们就时时刻刻,都把花灯铺满城。

听说秦淮河畔画舫名妓自古风流?那我们也有天下闻名的……

这个不能说,这个不能说。

陈恒多看几眼繁华的景色,就拉着陈启的手开始找客栈。他们到的日子是四月初一,算算府试时间,他们还要在扬州待十几天。

还好他们身上带着奶奶准备的十五两银子,只要节省些应该够父子俩这段时间的开销。结果倒好,他们俩一连找了四五家客栈都是满客。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人家小二直接说道:“两位客官来的不巧,我们店内只剩下两间上房,一间下房。”

一听这房子还有上下之分,陈启也忍不住咽口水,询问道:“都是什么价?”

“上房一两银子一天,包三餐。两个小菜饭管够。客官要是加钱,还可以有肉。下房嘛,倒是便宜,200文一天。”

陈启闻言一喜,可小二接着说道:“不过里面已经有三个客人,再住你们两个,可能会挤一些。”

原来还是个通铺。陈启面色立马垮下来。两父子面面相觑,想到此行是来参加考试,陈启咬咬牙,带着陈恒走出客栈,继续寻找满意的场所。

最终让他们在一个巷口,找到一间叫‘尔康’的客栈。这名字取得着实有趣,陈恒一眼看中它,拉着他爹就走进去。

“两位,真的是来我这打尖住店?”掌柜面色怪异的看着大包小包的父子。

“是的,掌柜,你们这还有客房嘛?房价又作几何。”陈启是真的累了,这次负责出来谈话的是陈恒。

掌柜笑了笑,抬眼看了看外面的正午天色,道,“这个时候……我们的客房都空着呢。不过两位可要想清楚,我们客栈后面就是钓鱼巷,一到晚上就吵得很。”

“你先说房价吧。”

陈恒问着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400文一天,不包三餐。”

“打通铺?”

“笑话,我们客栈岂会做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买卖。”

“中,就你了。”

“客官不考虑考虑?”掌柜直把目光往陈启身上瞧。

“没事,掌柜速速安排一间客房给我们父子二人。”

陈恒当场拍板,都这个价格了,晚上就算吵点又有何妨。

在掌柜的带领下,两人一进屋子,竟然还觉得有些惊喜。虽然屋内除了一张床,别的桌椅板凳什么都没有。虽是别无一物,可胜在干净便宜嘛,陈恒完全可以包容它的一些小缺点。

痛快的交过钱,等到掌柜合门离去。陈恒控制不住的倒在床上,两父子一路风尘仆仆,到如今都有些累了。好在天公作美,让他们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风雨,万一路上得病,那才是最吓人的。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