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332)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如今还只是北直隶、山东、江苏北部等地的漕工闹事,真要让百万漕工连在一起。天下无人能承受这份代价。

等李贤转述完旧党想要停止海运、息事宁人的法子。陈恒都来不及点头,李贽已经出声问道:“朕让你去沈州,是帮忠顺亲王料理北地边市。你怎么如此糊涂无知,犯下此等错事。”

别看李贽骂的难听上火,可一个错字,就把陈恒的事情往无心之失上引。

一听李贽忙着给此事定性,知道陛下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顾载庸,紧跟着补上一句,“陈持行,你可知罪?”

一个用‘错’,一个用‘罪’。两相比较,其意不言而喻。

这是要给自己头上扣帽子呢,不论回答知道或是不知道,都会陷入对方的语境中。这是陈恒第一次面临这种上官责问,就连朝夕相伴的林如海,都替自己的学生担起心来。

这世上,多的是私下口若悬河、临到事前反倒乱了阵脚的庸俗之辈。

初次跟内阁首辅对话,陈恒心情自然也是紧张的,可脑中神智还算清明,只淡声恭敬道:“恳请首辅明示。”

他选择跳出这个问题,将话头继续抛给顾载庸。你一个正一品的首辅,想要教训我这么个小官,只管说来就是。

对手先出招,自己才能破招。上来就嚷嚷着臣有罪或臣冤枉,那不是脑门上挨着鸟铳——找死嘛。

见陈恒没吃着,顾载庸扬了扬眉,心中暗道一声:不愧是林如海教出来的小狐狸。

“因你一人之私,贪功冒进,致使漕工闹事。眼下引起社稷震动,你就是再开十条航路,也是不够。陈持行,你还不知罪?”

话听起来简单,可仔细一琢磨就知道顾载庸的险恶用心。他将海运的好处,跟社稷安稳摆在一处。这是将两件本该合道同流的事情,偷换成对立概念,借此来抹去海运带来的好处。

陈恒从未觉得自己的脑子如此迅速过,此刻不仅是心跳疯狂跳动,就连掌心、脚底也因为血液的加速流动开始冒汗。

顾载庸一说完,陈恒刻意放缓着语速,一边说一边想,道:“下官有一二处不明,恳请首辅亲自解惑。”

“问。”顾载庸拿着一品大员的气势,进一步逼迫着陈恒。企图以此,让这个少年郎自乱阵脚。只要压服这小子,旧党就能彻底拿住此事的主动权。

此时,陈恒已经想好对策,当即朗声问:“不知朝中八月、九月的工钱,可有足额给漕工发放。”

“自然是有的。”出来答话的是户部尚书温时谦,这事归属户部管辖。话末,他又补充道,“每年都要花个几百万两在他们身上,晚了一日,少了一点,都是头疼事。”

这话既是给自家的户部刷些劳苦功高的印象,也是进一步点明国库财政的去向来路。同时又在暗处,隐隐给陈恒摇旗呐喊。户部尚书,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顾载庸也看向发问的少年郎,只见对方继续追问,“八、九月的漕运,可有走海运之路,或是较往常少了漕运的次数。”

“并无。”难得被底下人问询国事,沙相乐呵呵的道了一声。所谓的百万漕工,里面既有沿河讨生活的百姓,更有驻扎管理的官兵。这些人平日里负责押运粮草、税银。闲时,也会自己揽些客人,赚些默许的外快。

王子腾是如今朝中最大的武官,沙相说完话,他也是出声道:“这两月漕运的情况,遵循旧例,亦如往常。”

顾载庸马上就意识到不对劲,可陈恒已经楚河汉界上架起大炮,立即壮声道:“既然一无少钱,二无少事。朝廷本身并未做出改漕为海的决议。臣实在不知河上闹事的漕工,是何居心。”

顾载庸跟他玩偷换概念,陈恒也跟对方玩起这套手段。三言两语将头上的帽子,拿下来就套在朝廷身上。

你口口声声说我引起了漕工闹事。可直接跟漕工对话的是朝廷,是诸位尚书、大人。既然你们没对不起河上漕工,那他们恶意闹起来,不是在打我的脸,是在打你们的脸啊。

这姓陈的,好机敏的心思和唇舌啊。

在座的诸位大人心中如此想过,脸上都是浮现莫名之色。其中又是林如海心里最高兴,偏偏脸上要刻意板着,真叫他自己都觉得微妙有趣。

妙,李贽听的心头一阵快意。他更是听出陈恒此话的另一层深意,之前大家都把漕工之事定性成民意沸腾。现在一听,闹事的漕工就成了贪心不足的乱民。

如此一分,前后差别之下,能用到的手段和态度,就是天差地别。李贽忍不住扬起眉,欣慰的目光从陈恒身上跳到顾载庸身上,问道:“顾大人觉得他们是何用心啊?”

陛下,您可真是会落井下石。陈恒还来不及高兴,颜虎已经出声道:“妖言惑众。”这老大人,年纪一大把,脾气真是不小,“要按你这么说,现在闹事的数万漕工,都要当成乱……民不可?怎么,莫非你还要派兵,将他们都抓起来,拉到刑部一一问罪?”

听到颜虎的话,陈恒就知道自己得了个小胜。此事的性质,已经从民怨沸腾变成乱民贪心。如今的难处是在对方人数众多,轻易不好处置。

自古法不责众,尤其是对疆域辽阔的大雍来说,凡事都要优先考虑维稳。稳定大于一切,在这点上,不论李贽有多心向新党或是陈恒,都不会迷失自己的目的。

这江山姓李,他李贽是大雍的皇帝,是真正手握权柄的那个人。

陈恒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点,他的语速,到现在微微加快。开始为之后的想法做铺垫。“下官求问大人,不知漕工想要的是什么。”

“衣食所系。”颜虎冷哼道。这是句老生常谈。用这个词,无非是说漕工担忧自己的生活,也为自己一会扩大问题做暗手准备。

“既是如此,那让漕工衣食无忧。此事,自然迎刃而解。”陈恒立马回道。

好你小子,嘴上无毛,就知道说漂亮话。颜虎正欲说话,陈恒已经从袖中掏出一本折子,上呈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他这副有备而来的模样,当即让顾载庸、颜虎眉宇一跳。李贽有些意外,又满是期待的叫夏守忠拿过折子,在王子腾、林如海的注视下。李贽先是满心欢喜的看过半天,神色才渐渐转入迟疑。

半响,他才让夏守忠拿着折子,示意他拿去给大臣们观看。等林如海看完,发现陈恒提的想法是另立一个主管海运衙门,再从漕工中挑选合适的人选,来负责今后的海运。

这是一招分兵之计,既然对方人数众多,就把里面的人群做筛选。能拉拢的就拉拢,能分化的就分化。最后剩下的那批顽固派,也多不到哪儿去,可以腾出手慢慢收拾。

而原先的漕工,经由一部分转变成海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新旧利益者的对决。到时候对付这些人,想必都不用自己出手。

再者来说,这样做的好处。百万漕工跟海运的关系,就不再是争锋相对的对立面,反而变成了共生关系。纵然是王子腾看了,也是舒展开眉宇,觉得此法用的十分巧妙。

颜虎倒不在乎这点事,他主管吏部,一眼就看到凭空多个衙门的好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要考虑,旧党看上去团结在首辅顾载庸之下,明面上拿漕工之事做文章,实质上是想借此钳制李贽的财路。

可当陈恒将新衙门的设想摆在眼前,身为吏部尚书的颜虎,对此计的看法,就变得不再抵触,也不能抵触。从这时开始,他跟顾载庸的想法,已经在悄然声中走向不同。

没有人能背叛自己的利益,山长也曾经教过他,六部尚书的权利来自于陛下,更来自名下的官员。历来官场,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貌合神离者多,志同道合者少,同心同德者……哎。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