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35)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就是他。如今咱们县的案首,又夺了府试第一名,给我们县挣了好大的名声,他的亲叔叔,我们要怎么处理好。”

“这有何难。”许平之笑着放下邸报,道,“左右。”

“在。”

“将陈淮津拉到堂前,先打二十大板。”

“是。”

当即有两个官差转身跑出去。师爷一看,也傻眼了,一时弄不懂自家东翁的意思。

“无妨,等这个陈恒来县衙,他还得跟我们道谢。”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师爷点点头,他已经弄明白大人的想法。赶忙去安排一会打板子的人,一定要照虚的打,别用猛了劲,直接把人打死了。

没多过久,县衙里就传来凄惨的叫声。

……

……

就在陈淮津在县衙大堂受苦受难时,载着陈恒陈启的商队终于抵达泰兴县。在城门口的驿站付完另一半钱。陈恒拉着陈启就往县衙的方向跑去。落在后头的张三叔,不得不一人提着两父子的行李费劲追赶。

一行人好不容易来到县衙大门,陈启却犯了难。他这辈子都没来过这个机会,上次也只是远远的站在外头,看恒儿进去考试。

此刻要怎么办才好?自己见到县太爷该说什么?喊二弟冤枉?还是说求大人网开一面?

摸不着头绪的陈启忍不住看向陈恒,只见这孩子朝着手心吐了点唾沫,就朝着头上拂去,把散乱出的头发重新包在儒巾内,整理了下衣裳。

“爹,一会见到县令大人,无论他说什么,我回什么。你都不要说话,可好?”

听到孩子的安排,陈启忍不住就点点头。

得到陈启的保证,陈恒这才信走上台阶,来到门口驻守的官差前,躬身作揖道:“泰兴县童生陈恒,求见县令大人。还请官差大哥通传一声,劳驾劳驾。”

那官差看着身形小小的陈恒,竟然笑道:“哦。我认得你,你是我们县的案首。你且在这等着,我这就去帮你通传。”

这名官差,快步走入堂前,越过刚刚挨完打的陈淮津,朝着上首的许县令道:“大人,本县童生陈恒求见。”

这躺在地上装死的陈淮津,听到侄儿的名字,眼皮动了动。又怕自己作声,惹来更多打,索性继续憋着牙躺着。

“来得正叫一个巧。”许平之掐指算了算时间,心中已经有数,指着地上的陈淮津道,“先将他拉回大牢。地上的血,就不要擦了。”

左右官差自然依令行事,等到陈淮津离开后,师爷上前问道:“大人准备怎么办?”

“自然要看他是要怎么说!想怎么办!”许平之笑了笑,对着刚刚通报的官差说,“去喊他进来吧。”

“是。”

第三十二章 风波平

陈恒走入县衙大堂时候,左右站着六个持棍的衙役,许平之着一身官袍高坐案前,不苟言笑的面容,实在让人难生亲近。

跟着进来的陈启、张三一见这等架势,再加上地上还未干透的血迹。本就忐忑的心,此刻也越加慌张起来。

“啪。”许平之拿起惊堂木,拍在公案上。左右衙役立即拿棍砸地。许平之道:“堂下何人。”

陈启、张三心中一抖,只觉双脚一软,不自觉就跪在地上。

“草民山溪村陈启,拜见大人。”

“草民山溪村张三,见过大人。”

这两人却不知道自己犯了本朝的忌讳。自打大雍推翻前朝得了天下,就恨不得将前朝理教那套贴在史书上骂,正所谓若不是前朝待民不善,岂有大雍立朝的机会。

是故本朝重立礼法,除了天地君亲师,寻常百姓就算见父母官也不许行跪礼。若是碰到年过七十者上门,还要设专座,县令亲自扶起入座。

至于那些读书人嘛,他们如今唯一的特权,是不会被轻易打屁股。只要有功名在身,若是犯了错,父母官要做的就是先禀告学政,革其功名,然后才可以动刑。

如今大雍立朝不足百年,算上现在的陛下,也才出过四个皇帝。这套规矩,正是执行的严格之时。

一见两个小民禁不住吓,许平之赶忙起身喝到:“糊涂,陈恒,还不拉起你家长辈。”这种事传出去,是会影响他当父母官的名声。

在左右衙差跟陈恒的帮助下,陈启跟张三才颤颤巍巍的站立着。见此,许平之才咳嗽一声,坐回自己的位置。

陈恒也在这时,作揖说道:“本县学生陈恒,拜见大人。”

陈恒虽不知道府试的最后成绩,但过府试已是十拿九稳。算起来已经是考过童生试,可以自称童生了。

但他也思量过,若是上来自称童生,不免有些生疏远离之意。他跟许县令还有县试案首的情谊在,若要相救二叔,还需许县令看上这点情面。

许平之呢?他对这个称呼也是满意的,泰兴县案首年年有,能拿下府试第一名的案首却只有陈恒一个。

既然本县的案首有意跟他套交情,许平之也忍不住点点头,口中本来酝酿好的严厉话语,心念一转,出口已成:“这个时间,你不在扬州好好准备府试,赶回来作甚。”

大人,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陈恒心中非议一句,面色不改道:“大人,学生是等府试考完,听闻家中二叔犯进大牢,才着急赶回来。”

“消息传的挺快嘛。”许平之点了一句,也没什么别的意思,只是做做威风,敲打着陈恒,“你这二叔,伙同当铺掌柜、同乡陈三德谋财害命,致使王家长子枉死与堂前,其罪虽不及死,但按大雍律,也是要流徒千里,终身不得返乡。”

这跟要了二叔的命,也没区别了。陈恒心中一急,正欲开口。又觉得自己情绪不对,立马深吸一口气,平复好情绪、思绪才道。

“大人依律法行事,学生本不该多言。只是二叔体弱,从小不事农活,才使得他入了当铺。家中长辈年事已高,若得知这个消息,恐有生命之忧。还望大人,念及他是初犯,家中上有老父母,望给我们家一个补过恕罪的机会。”

“他有老父母,这王生就没有吗?你可知,王生的老母亲前日也趴在你这个位置上嚎啕大哭,求本官为其做主呢。”

“我们家愿赡养服侍她到老,绝无怨言。恳请大人开恩,指条明路。”陈恒俯身又是一拜,态度十分坦荡诚恳。

他思量过,既然此次前来是跟许县令打交情,那一言一行就需都往‘情’上靠,若是揪着二叔只是个跑堂,凡事听命掌柜,把自己摘得干净,肯定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既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如坦荡些,本就是有错在先,又何须强词夺理。只求个法外开恩,不让二叔落得流放的境地,便是求下得中的计策。

许平之却摇摇头,指着堂下的少年道:“你说要条明路,本官到真有条明路指给你这小子。你可知按照大雍律,家中若有五服内的亲族犯事,是会影响到你考功名的?”

这就是许平之欺负小童生没读过《大雍律》了,律法上说的是犯欺君、谋逆之罪时,五服内三代不允许考取功名。但家中如有人犯罪,确实是会影响到将来官职的任选。

毕竟当下读书人讲究修身、齐家,你连家都治不了,怎么相信你能管好一方百姓?

许平之是纯粹将两者模糊在一起谈,想看一看陈恒的反应。

他这话一说完,不仅陈恒,连同陈启的脸色都变得苍白一片。许平之劝道:“本官劝你,还是及早回去劝自家长辈,早早俩房分家,免得累了你一身所学。”

会影响到科举吗?陈恒觉得脑中一阵阵发晕,那些寒窗苦读的画面如泡影般浮现、幻灭。许平之见其陷入沉默,不免又加了一把火,“你且好好想想,自己的锦绣前程自己掂量。”

陈恒呆立原地,有千言万语卡在嘴边,只是思绪混乱连半字也说不出。神色变幻间,不由的就想起与二叔的朝夕相处。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