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357)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陈恒点点头,问:“可是薛伯父跟薛兄入宫办事?”

“陈少爷,不是我们家老爷。”这下人作笑,解释道,“是我们家夫人跟小姐,有幸领了宫里娘娘的懿旨,今日得以进宫见驾。”

是皇后娘娘啊。陈恒点了一下头,他知道该是自己替宝琴请赏的事情,有了眉目。

八、九月就开始操心的事情,到今日才得了见面的机会。陈恒心中暗笑一声,面上也没多言。只看了信达一眼,叫他驾车等候在远处。今日有这般巧的机会,他刚好有些事要麻烦麻烦这位二弟。

在宫门的牌楼下没等多久,陈恒就见到两位身着华服的母女从远处走来。待对方近一些,陈恒立马认出是难得穿女子装扮的二弟。

这副模样的宝琴,真是许久未见了。头戴金玉钗冠,眉上一寸点着花钿,形似梅花。一身青天色的华服,如流云般的淡粉色丝带垂在两侧。抱立的双手,在白细的手腕处戴有翡翠、金镯。

少女步履款款,步步生烟,如艳阳下最雍容的牡丹花。

如此惊心动魄的美貌,饶是陈恒也不敢多瞧,只敢看了一眼,就把视线垂落在足尖。只等着对方上前来,轻笑着喊过一声。“大哥。”

这样的叫法不免好笑,陈恒轻摇着头,这才抬头看向范氏跟宝琴,行礼道:“伯母好,二……薛家妹妹好。”

好险,差点一句‘二弟’,就要叫出口。陈恒在宝琴的玩味目光中,露出些许心虚的表情。范氏却把陈恒看了又看,如此年纪已经身着蓝袍,实在叫人无法不欣赏、羡慕。

“倒是巧了,能在这里碰到你。”范氏笑了一声,在登车之前,跟陈恒这个晚辈聊了几句闲话。话末,她又看了看女儿,示意对方抓紧谈事情,别忘记她们要赶着回家。

这范氏以为陈恒等在此,是受宝琴的邀请。因刚从宫里得了封赏,这位夫人心情甚是逾越。也知道今日之事是陈恒出面替薛家求来,更不愿意当面落了对方的面子。

见长辈先上了车,宝琴才笑着眯了眯眼睛,打量过陈恒一眼,“大哥特意等在此,怕是有要事吧。”

“确实有两件。”陈恒点头。晚霞从他身后照来,正把宝琴的容貌照个分明。一上来,就说事,毕竟太过公事公办。他先转口道,“薛妹妹从娘娘那里领了什么赏赐?”

宝琴笑了笑,“有幸得了娘娘的夸奖,如今妹妹也是奉旨行商的人了。”

陈恒大喜:“此话当真?!”

宝琴见他这副真心高兴的模样,亦是感动道:“岂有半句假话。娘娘说我这个年纪,就能替父分忧,对扬州百姓做些益事,实属难得,特意赐了我一道懿旨傍身。以后我要是穿腻了男装,换个打扮出门,外人也不敢说什么。”

“哈哈哈,好好好。”陈恒的笑声就没停过,有了这道懿旨,宝琴今后的处境,肯定是要比之前好不少。毕竟现在的天下州府不会都跟扬州一样,对女子出门的风气如此开放包容。

“大哥还未说自己的事情呢。”心中的喜悦一闪而过,宝琴眨着眼睛,看着眉宇舒展的眼前人。

“薛妹妹可知现在的京师,有几家叫得出名号的商行、商家。”

见陈恒问起这个,薛宝琴稍加思索,就道:“晋商中的曹家,徽州的汪家、王家都有人在。大哥问这个做什么?”

“过几日可能会有用……”陈恒沉思片刻,又道,“薛妹妹若是有暇,不妨帮我带个口信给他们。要是能顺便把粤商、闽商的人再喊来几个,就最好不过。”

“这是小事,我回去就帮大哥传信。”宝琴点头作笑,她如今的性子十分外向,直接朗声追问着,“大哥手头又有什么好事情?可别忘记我们这些扬州故人啊。一方水土一方音,离了故乡是至亲。”

不愧是四处经商的人,说起话来都是一套套的,叫人推拒不得。

“现在还说不好。”陈恒摇摇头,复笑道,“说不准还要你白忙一场。”

“无妨。”宝琴豪气的摆摆手,又调皮的眨眨眼,“有枣没枣,打过几杆才知道。我先替父老乡亲,谢过陈大人。”

“去去去。”陈恒亦是摆手,将宝琴的打趣当作耳旁风,忙道,“今晚若是有空,还请薛妹妹托人将扬州新做好的布料送来给我。”

“好。”宝琴答应的很是干脆,脸上俱是明媚爽朗的笑容。

马上就是官员放衙的时间,陈恒又仓促的交代几句,忙叫宝琴上车先行。

……

……

跟信达回到家后,陈恒就拉着他跟黛玉一起,帮自己整理鸿胪寺的卷案。这些东西并非什么机要秘事,鸿胪寺那边更是连副本都懒得准备。一听陈恒开口要,直接把原卷丢过来,丝毫不担心磨损、丢失的情况。

翻开卷宗一看,目光所及的内容,最多的就是各方使臣,随意进贡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就能从朝廷领走金银绸缎的记录。其中数目之大,三人看的也是疼惜不已。

“简直不可理喻,这真真国进贡的不过是象牙、犀角之物,就给了他们金银万两,宫布五千匹。”黛玉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辈,看到这样的记述,实在是叫人可惜、可叹。

谁叫上头不当家不知油米贵,一切都是天朝上国的体面嘛。陈恒听的亦是摇头,只好道了一句:“惯例如此,妹妹切莫生气。”

正说着话,紫鹃已经拎着食盒进来。贾敏知道这几个人在忙公事,特意叫人准备了些小菜送来给他们,也省了陈恒再出门一趟。

三人才吃过饭,就碰上宝琴过来做客。二美一见,自然少不了话说。宝琴听到陈恒在忙的事情,自告奋勇的留下帮忙。

多了一个白得的劳力,工作明显加快不少。还没到戌时,资料就整理的差不多。谢过二美的帮忙,等她们起身离去后,陈恒又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对着宝琴送来的布和文案思考。

这夜,他屋里的灯,一直亮到上朝的时辰。终于写好奏折的陈恒,站在书房的窗前,见东边的天色蒙蒙发亮,心头突感一阵轻松快意。

“二哥,先喝了这杯参茶,再去上朝。”信达端着一碗进来,催促着兄长抓紧时间。

“你什么时候有这般细致的心思?”陈恒侧身回头,他前头看信达急匆匆跑出门,也没注意对方是去做什么,没想到是给自己弄来此物。

信达晒笑,解释道:“我哪有这心思,是林小姐昨夜就命人准备好的。二哥可莫要谢错好人,白让弟弟领了这份情。”

“就你多嘴。”

……

……

今日宫中没有朝会,可因三国的使团一再声明想要求见。李贽只得点了几个要紧的官员作陪,在奉天殿上看着他们打嘴仗。

陈恒在衙门内,干坐到巳时才得到李贽的召见。这次的地点改在临敬殿内,陈恒将昨夜所作的文书上呈后,就安静的等在原地。御上的李贽是看了又看,才疑惑着问:“陈卿,依照你这方法,真能从红毛番的手里……”

大概是觉得那三个字说出口,实在不好听。李贽在此处收了嘴,陈恒却心领神会道:“左右也不过些嘴皮子的功夫,试过才知道有没有用,还请陛下准臣便宜行事。”

确实,试试又吃不了亏。李贽点着头,算是答应臣子的毛遂自荐。另说道:“此事,朕会下旨到鸿泸寺处,你只管放手去做就是。有什么难处,就回来禀告朕。”

“谢陛下。”陈恒抓着机会提要求,“微臣要办成此事,还需要几位六部官员协助。”

这算什么要求?李贽摆摆手,直接命陈恒速去办理,“你去点人就是。”

得了这份口谕,陈恒马上转身奔赴鸿泸寺。鸿泸寺的位置在兵部的隔壁,被工部和钦天监夹在中间。因考虑到要招待外宾、使节,鸿泸寺的门面却是这一排衙门中最出挑的一个,比起后头的翰林院也是不遑多让。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