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37)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你看看你自己做的事,你脑子比你哥机灵,你是没看到吗?你是想不到吗?你根本是起了贪心,故作不知罢了。我从小怎么教你的?该自己拿的,一点不能少。不该拿的,看都不许看。”

“咱们家是穷,可我跟你娘也没短你吃穿。我以为你当爹了,就能长大些。结果越活越回去,连自己被钱财迷住眼都不知道。我也是蠢,怎么就任你几两几两往家拿,自己还没想到呢。”

陈丐山越说越气,越打越狠,直打的陈淮津屁股是皮开肉绽。可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此刻面色变的通红,到叫陈恒看着更担心。

“爹,我错了,我错了。”陈淮津早料到回家会有这一遭,只对他爹哭泣道,“爹,我改,我一定改,你别气坏身子。”

“你还担心我的身子?你怎么做这些事前不想想我,不想想你娘,不想想双喜?这些年家里好不容易有点起色,你就上赶着惹事。今天若是饶了你,咱们这个家就坏了,双喜也得学着你的样。要真这样,我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陈丐山说的急促,一口气没上来,身子晃了晃。“咚”的往前一到,直挺挺的栽在陈淮津身上。

“爹!!!”

“爹,你怎么了,你别吓儿子。”

“爷爷,爷爷。”

“老头,你这是干什么。孩子你要打就打了,你这是做什么,你把自己气走了,我怎么办。你让我怎么办。”

老陈家哭闹做一团,掐人中的掐人中,出门找大夫的找大夫。一直闹到半夜,陈丐山方才转醒,大夫这才说人没事,庄稼汉身体壮,在家养几日就好,只是最近不可再动怒,免得急火攻心。

见此,老陈家才稍稍安心,这乱糟糟的一天总算是过去了。

晚上周氏在安顿好陈丐山后,来到西厢房内,坐在陈淮津的床边,拿着药酒开始涂抹起伤口。

“孩子,你也别怨你爹。”见着儿子、儿媳都在,周氏一边抹泪一边道,“这事,是你跟娘的错。当日你拿钱回家,娘就该想明白的。”

陈淮津那里听得下去这个,倔强着起身跪在床上,“娘,你别这样说。是爹说得对,我贪图那点银子,总觉得自己看不着就没事。是我猪油蒙了心,以后儿子一定改,娘,你千万别自责,爹还要你照顾。”

“你不光要这样想,以后也要这样做。娘先把话放这里……”周氏厉声道,“你将来要是把你爹气死了,我也不用你俩送我,自己往梁上一吊,我跟着你爹一起去。我跟他几十年的夫妻,绝不能让他一个人孤孤单单上路。”

“娘,别说了,真的别说了,儿子以后一定改给你看。”陈淮津在床上不住磕头。

“儿啊,娘这个岁数,不求你们大富大贵,只要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比什么都强。”

“儿子省的,儿子一定改。”

……

……

当夜,泰兴县县衙。

“你说他们家又送了五十两给王生家去?”

许平之坐在躺椅上,看着身侧的师爷,一脸的意外。

“是的,我替大人去他们家里送赙赠时,看见陈恒的名字,下面就写着五十两。”师爷自己也觉得有些意外,“这前后就是出去一百两,老陈家这钱是不是来路不正,咱们要不要查查?”

“是扬州盐商给各县案首的,每人一百两。”许平之摆摆手,他倒是知道这个事情,“他也是舍得,五十两说给就给了。我看这钱他自己都没捂热吧。”

“原来是这样,这些盐商真是有钱,就一个案首,就给个一百两。”

许平之轻哼一声,“他既然有这份心,我们也帮他一会。你去看看有什么轻松些的徭役,到时候安排给陈淮津吧。”

“是,大人。”

……

……

翌日

陈恒趁着学堂下课后,来到夫子家拜访。他虽然府试高中第一,可因为二叔的事,这次的喜宴眼看是摆不成了。只好来王先明家,跟夫子禀明情况。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王先明听完也很是唏嘘,不由摇头道,“希望你二叔经过此事,能痛改前非。”

陈恒也是点头道:“二叔本性不坏,只是以前没见过钱,这次迷了心窍,险些铸成大错。要是真能改过,未必不是因祸得福。”

“嗯,你能这样想就好。祸兮福所依,有时候犯一错,反而更能让人长大。”王先明笑了笑,他跟陈淮津毕竟没什么交情,只对弟子笑道,“看来你这桌酒,为师还要多等一等。”

“好事多磨,也是好兆头。”师母柳氏接过话,安慰起陈恒。

陈恒立马换上甜甜的笑容,朝着柳氏道,“那借了师母的吉言,等我一路高中进士后,再在村里摆上热闹的流水席,请夫子师母吃上三天三夜。”

“三天三夜?你也不怕撑死为师。”王先明抬手敲在弟子脑门上,又笑道,“到了五月初一,就是扬州书院开门的日子吧。”

“正是。”陈恒说到这个也颇为头疼,他如今身无寸银,以后要怎么在书院生活啊。

王先明跟柳氏相视一笑,前者从怀中拿出三十两银子,道,“里面有十两,是你爹跟你爷爷当年送来的束脩,另外二十两,就当为师助你读书之用。”

他们师生间的感情到不用搞推辞的一套,陈恒站起身双手接过,笑道:“刚丢了一笔钱,又从夫子身上得了一笔。左右一想,还是夫子的钱,拿的更踏实啊。”

“贫嘴。”柳氏点了自家孩子一句,也拿出一物,陈恒接过一看,竟然是张门贴,上述一个:林字。“师母没钱给你,不过你可别说师母抠搜。”

“师母这是?”

“教你放纸鸢的那个人。”柳氏笑着说到,“以后你要是有学业不懂的,在扬州有什么难处,可以拿着它去,他们家跟你夫子是故交,你到不用太过见外。”

“还是少去些,这个人官大,平日公务繁忙。冒然打扰,总归不好。”王先明在一旁插嘴。

好嘛,你们一人一个说法,我到底该听谁的。陈恒傻了眼,看看王先明,又看看柳氏。

“别听他的,你想去就只管去,他们家有个孩子,读书也是伶俐,还等着跟你切磋学问呢。”

这样的人家教出来的孩子,学问一定很好。陈恒不惊反喜,立即欢喜答道:“那可太好不过了。”

第三十四章 黛玉

陈恒回到山溪村的第三天,有两个官差在里正的陪同下,敲开了七索家的门。他们过来当然不是为了抓七索跟他娘,只是告诉他们:陈三德定了秋后问斩,可以去县衙大牢那边见最后一面。

他们话才说一半,便被七索娘赶出去。官差讨了个没趣,也不好跟村妇见识。索性也就直接打道回府。可消息,还是在山溪村传开了。

村人很快都知道了陈三德、陈淮津做下的事情,有人为陈三德的下场拍手叫好,说他在县里赚了些钱,就看不起自家的婆娘,这种人老天都会来收他。有人心疼起七索他娘,年纪轻轻就守寡,还带着个孩子,以后日子要怎么过。

陈恒有些挂念七索,作为彼此为数不多的玩伴,也不知道七索在这样的处境中会怎么样。陈恒又等了一日,才出门寻找起七索。

陈恒找着他时,七索正躲在水田边上。见到小小的人影缩成一团,陈恒走到他边上坐着。七索先是一惊,看到是陈恒才稍稍放下戒备。

“二哥,对不起。”七索低着头,脏兮兮的脸上尚有泪痕晕开、抹去的痕迹。

“你有什么好道歉的。”陈恒挽住他的肩膀,安慰着七索,“我只听说过子不教,父之过。从来没听说父之错,子之过的。”

“二哥,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真是个蠢材,陈恒心中暗骂一声,又解释道:“就是小孩子如果犯错,那是因为长辈没教好的关系。但是父亲的过错,怎么可以怪在孩子身上。”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