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399)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表妹,我……”宝玉想解释,却实在找不到话。

“表哥,你日日这般胡闹,有想过我的为难吗?有想过外祖母的难处?可有半分想过宝姐姐?”

“那他呢?他跟我还是同岁,就这般与众不同吗?”情急之下,宝玉又把陈恒搬出来说道。“你若是喜欢读书人,往后我必定好好读书,也考个功名下来就是。”

见对方主动提起兄长,黛玉脸上露出冰雪消融后的笑意,嘴角那份若隐若现的甜蜜,如刀一般扎在宝玉的心里。

“表哥,还以为我是因为兄长考中功名,才愿意嫁给他的吗?”黛玉轻摇着头,发髻间的步摇微微摆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兄长从未让我为难过,事事更是想在我的前面。他的话不多,开窍的又晚。以前天天就知道读书,哪里有功夫注意我的心意。”黛玉越说越控制不住话头,“你是知道的,兄长家贫,比起豪门大户,亦是多有不如。”

“可他从不会为此头疼懊恼,遇山开山,遇水搭桥。我看着他一步一个脚印,碶而不舍的走到今日。又如何叫我不喜欢、不欣赏?”黛玉脸上的幸福,越加浓郁。

“表哥,你先前问我喜不喜欢兄长。”黛玉发自内心的笑道,“你可知,早在六岁那年,我就已经喜欢上兄长了。这些年,更是从未变过。”

宝玉痛彻心扉道:“要是青梅竹马的人,是我们。要是从小陪着你的人,是我。你会不会……”

“不会。”黛玉果断摇头,斩钉截铁道。

“为什么?!”宝玉如遭雷击般,为什么,为什么林妹妹连骗都不愿意骗骗自己。

“表哥,你不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她最后看一眼宝玉,劝道:“表哥你也该长大了,若真要执迷不悟下去,就是宝姐姐这样的人嫁给你,也不会幸福的。”

“为何我就不值得托付终身?”宝玉还是不解,他从出生以来,就没受到过这么大的否定。黛玉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表哥要是有一天想明白这问题,也就长大了。”黛玉摇摇头,她言尽于此,只欠欠身子,准备告辞离去。

“以后要没什么事,表哥就不必来找我了。”

抛下这句话,黛玉最终带着紫鹃、雪雁离去。此番对答后,宝玉在饭桌上都不敢多看黛玉一眼。

一直到了分别后,贾敏送走贾母等人,才把女儿喊到屋内,打听起宝玉跟黛玉相会的经过。这家里有什么事情,能瞒得过当家主母。宝玉自以为天衣无缝,其实他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来给贾敏说明情况。

贾敏这个岁数,什么风浪没见过。有这样的母亲在,黛玉看人的眼力劲,也是被她悉心调教出来。

母女俩人凑在一处,索性就将宝玉拿出来说道。贾敏提点着女儿道:“你看人是不差的,可我还是要再教你一次。等你以后有了孩子,也好教给她。看男人,挑男人,切莫看他如何说着喜欢,那都是拿来骗骗涉世未深的小姑娘。”

黛玉点点头,趴在贾敏的膝上,听着母亲的唠叨。

“这挑男人,跟朝廷选官亦是差不多。有才有德固然重要,更要紧的是能担事,能撑得起家门最为重要。”贾敏抬着手,抚摸着黛玉的发髻,“你表哥这个人,耳根子软,平日没个自己的主见。一般人嫁给他,富贵时还能花前月下。等万一落了难时,就是好男儿闲坐家中,只知风月不知苦。”

“男人若是得力,就是家境差一些,只要夫妻同心,今后的日子就没有差的。”贾敏说着,就把自己拿出来举例,“我嫁给你爹时,他家连个祖传的爵位都给朝廷收回去。你爹当时除了一身才学,还有什么?就他家里那些积蓄,放在你外公面前,更是半分都比不上。”

荣国公的掌上明珠,当年抛下京师各家勋贵子弟,执意要下嫁给林如海,亦是场轰动的婚事。

“娘不是因为爹爹长的好看,才嫁给他的吗?”黛玉抬起头,眸中尽是八卦的兴奋之色。

“那些说给你们听的玩笑话,你还当真去了啊。”贾敏大笑,拿手点在黛玉的脑门,“你爹当年的风采,比起恒儿亦是不差。”

“不过娘更属意他的人品,还有他的担当。林家家道虽然中落,可你爹读书从不曾落下,这是他有进取之心。对待家中寡母仁孝,说明他做人懂得知恩图报。

天下的恩情,就没有大过父母的生养之恩。一个对父母长辈都不孝顺的人,如何能相信他对枕边人从始至终?

他初入我们家,让你外公相看时。能不因旁人的轻视动怒,又不因外人的富贵轻贱自己。这说明你爹有个宰相肚子,男儿有这样的心胸,最是了不得。能笑纳世间的不公入心,才能受得了夫妻相伴间的小脾气。

夫妻过日子,难免磕磕绊绊。你外公当时就说,只有这样心胸的男儿,才值得你娘托付终身。”

黛玉越听越奇怪,越听越觉得爹爹跟兄长这般相似,忙从贾敏膝上撑起身子,奇道:“娘,那你为何之前不同意我嫁给兄长,要一直拖到兄长考中状元才肯点头?”

“我自己可以冒险,你爹以后是好是坏,我都甘之如饴。这是娘自己选的人,夫妻更是同林鸟,自然要患难与共。可你是我的孩子,我怎么舍得你吃半分苦。”见黛玉不甚理解,贾敏也不愿多解释,只搪塞一句,“等你将来为人母,就什么都知道了。”

“我们娘俩的运气都不差,心仪的人都是能撑家立业的。这是我们的运气,可人一辈子不能只靠运气。夫妻过日子,还是要讲个相敬如宾。常言道生人要熟,熟人要亲,亲人要生。你把这句话记住,揣摩明白。你以后的日子,娘就不用为你担心了。”

“娘,我记住了。”黛玉认真点头,又情不自禁趴在贾敏身边,如离巢的雏鸟,贪恋着温情时刻,听着对方一遍遍念叨。

“恒儿他娘我见过,虽只是个乡下妇人,可性子倒也不坏,并不是个会刁难人的婆婆。恒儿自己又有主见,即使偶尔有些难处,他必然能处理好你们的家事。玉儿,你要记住……”

今日贾敏的话尤其多,说着说着,竟然把黛玉说睡着了。看着女儿那张酣睡的脸,再一想对方即将嫁人,贾敏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十月怀胎,从孩子牙牙学语,到玉儿第一声爹娘,往事种种,真叫人不禁感叹时光如梭。

……

……

四月殿试结束,翰林院的馆选却要等到七月,算是给新科进士预留出安心回家的时间。月底这日,陈恒终于收拾妥当,准备带着爹娘一起回家。

与他们一道同行的还有扬州故人们,薛蝌、宝琴不必多说,江元白跟钱大有更是兴奋不已。他们一众人热热闹闹的出发,就可怜黛玉一个人等在京师,只在临行前拉着陈恒几番嘱托。

“蓝色布是给英莲姐姐的。”黛玉给傻笑的兄长,解释着之前送去东西的用处,“黄布里的东西是给家里的姐姐弟弟,最后红色的那包东西,是送给恩师的礼物。兄长可莫要送错了,不然我可不饶你。”

“好,我都知道了。”陈恒笑着点头,借着黛玉说话的功夫,把心上人看了又看。

今日他回扬州,黛玉不好出门送行。他是特意来了一趟,见见对方,以排解这半个月的分离。

“兄长就知道笑。”黛玉嘀咕着,闹不明白这人到底在笑什么。

“我啊,我在笑……”陈恒的笑意越发猖狂,“等我回来,你就要改口叫相公了。”

黛玉一愣,忙羞着脸摆手,将陈恒推出屋子,“快走,快走。大白天的,就知道说些燥人的话。”

“那我可真要走啦。”陈恒站在廊下,又不舍的频频回身,好像要把黛玉的模样刻在脑子里。

“嗯。”黛玉心里没来由的一阵不舍,眼睛下意思红了红,偏要刻意轻松叮嘱道,“早去早回便是。”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