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450)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状元公所说的学堂,背后又有商贾出资,又有华亭县撑腰。真要抢起来,正蒙书院岂不是被动?

陈恒轻笑着点头,他正要回答这个问题,忙道:“这间学堂是由商贾资助,读完出来的人,五年之内不能参加科举、不能改籍迁户,以还商贾之恩情。”

张尚德等人,到底不是出来做慈善。若是一应投入,到最后读完的士子,一窝蜂涌去参加科举,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这一条,就把山长等人的疑虑打消大半。

“至于招收的人选……”陈恒沉吟片刻,解释道,“年中府内刚受了灾,乡间、养济院里,有不少失孤的孩子。他们无父无母,也缺少养活自己的手段。这间学堂,只会招收他们这些人。”

两番话,说的众人心中担忧尽去。安下心的山长,当即赞道:“状元公宅心仁厚,此举足以让养济院的孤子对您感恩戴德。”

学正亦是点头同意,赞不绝口道:“难怪状元公前番会说,这间学堂里不收取任何费用。原来要收的人,是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状元公放心,到时过去教书授课的士子,老夫一定会细心挑选。”

见堂内其他人也没有反对意见,陈恒总算露出笑脸。他知道,此事跟书院和民间的私塾、学堂,并没有根本上的利益冲突。那些孤儿,自己也缺少读书的本钱,本身就不在这些学堂的招生范围。

敲定一事,陈恒又把第二件事拿出来。明年正月,华亭县内就要开始清查田亩。一共八个乡,所涉田产、人数甚多。光靠县衙的衙役,实在力有不逮。为了更好的安排明年春耕,此事少不了府学士子的助力。

有了之前的事情做铺垫,山长等人也没有拒绝。而且他们看的出来,此事对府学的士子亦有好处。历事的好处,就是开拓眼界,增广实务。既能除去些士子身上死读书的毛病,更别说县衙还愿意为历事的士子支付工钱。

“状元公放心,此事我们会吩咐下去,不会耽误县衙的大事。”

得了山长和学正的承诺,陈恒连连拱手感谢。他这次来府学拜访,算得上收获颇丰。其后的众人又闲谈一阵,等到将要离别前,才有一位夫子起身发问。

“状元公,在下有一事想问。”

“但讲无妨。”陈恒点头相邀。

“今日状元公给府学的士子留下课题,谓之‘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何解’。此题,在下亦有些许不解之处,恳请状元公指教。不然等状元公回去,士子问起在下,唯恐自己误人子弟。”

这位夫子心里也是苦,状元公轻飘飘抛下一题远去。到时负责阅卷评卷的人,却是他们。此事,若没有个大头出来顶锅,谁敢说自己的意见、看法就是正确,能被世人所容。

是这题啊,陈恒笑了笑,连忙请这位夫子先坐下。见堂内有不少人,亦是露出求问聆听的神色。他在心中想了想,才道:“此言出自前明陈继儒的《安的长者言》,诸位夫子应该都清楚吧。”

见不少人点过头,陈恒便继续道:“诸位且看,此书名叫长者言,想来陈继儒编写时,是存了教导晚辈的心思。即为长者言,世间可有尊长不盼着晚辈读书发智,明辨事理者?”

从书名入手,陈恒以此话做引子。注意到众人露出思索之色,便稍稍顿声。

若天下都是这样的长辈,又岂会有今日的盛会,在座的诸人。大家思及此,忍不住发出轻笑。

陈恒等了等,才笑道:“夫才者,智也。不智则懵。若无才便是德,岂不天下妇人尽懵?此解缪矣,实乃蛊惑人心之言。”

“我观此言,当以女子无辩才为德做解。其实不止世间女子,男子亦是相同。”陈恒顿了顿,又反问着众人,“读书明理上,需要越辩越明。可在为人处世上,越是存有辩心之人,越有祸从口出之危。”

“不知诸位,是否如此教授自家子弟。”

到底是自身学问见长了,往常可能要长篇大论的难题。在如今的陈恒口中,三言两语就说的众人点头认同。

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引起大家的共鸣。他们这个年纪,家里都少不了孩子。设身处地一想,就知道此言不虚。

没有一个长辈,会教自家的孩子以辩才为德。有辩才,就有了胜负心。处事上或可算作一些助力,但在处世上,一定是教导谨言慎行最好。

如此各得答案,众人心中无不欢喜。书院的夫子知道,有了陈恒这番话,以后有人闹起来,直接把问题推到状元公身上即可。陈恒亦是不惧,他现在今非昔比,若是有人想找茬,他亲自接着就是。

……

……

回到华亭县衙,陈恒的心情还是十分不错。黛玉跟甄英莲瞧出他的喜悦,忙问了几句缘由。陈恒也不隐瞒,将今日之事说了大概,二人反应各不相同。

黛玉是知道相公有些特立独行,常有跟世人截然不同之观念。倒是英莲的反应最有趣,她小心翼翼的看看陈恒、又看了看黛玉。忍不住问道:“女子也可以读书吗?”

陈恒忙大笑道:“当然可以。要我说,不止要读书。还要去学堂读书才行。多认识些同好之人,相互切磋学问、增识广闻,一定比糊涂一世要好。”

甄英莲听的更加意动,可想到自己要读书,又不知道该麻烦谁。自家相公是个劳碌命,近段时间根本轻易见不到人。家里到有个女博士,可真要开口求黛玉这种麻烦事。小心翼翼的英莲,又怕引来黛玉的厌倦,坏了家里目前和睦的气氛。

黛玉见她一副欲言又止,就猜中甄英莲心思。也不知怎么的,她突然想起在扬州时,恩师谢氏教授自己的画面。

见到英莲突然垂下头去,黛玉知道对方是怕麻烦自己。只好含笑上前,主动道:“相公平日甚少在家,妹妹平日一个人读书也是无聊。英莲姐姐若是有空,不妨去我屋里坐坐。到时我读书给你听,可好?”

这话听的英莲真是感动不已,她又岂会不知黛玉的心意。对方哪里是一个人看书会无聊的性格,分明是看出自己也想读书,存了教导的心意。

甄英莲不敢犹豫,忙从位置上起身,作势要给黛玉行礼,这是要把黛玉当成自己老师来对待了。

“谢……”

话还未说完,林黛玉已经将其拉住,轻笑着摇头道,“说了是我们俩姐妹相互解闷,英莲姐姐不必多想。”

陈恒连连点头,亦是宽慰着英莲,“咱们是一家人。既然是家人,就没有麻烦的说法。”

他不说话还好,他这么一说,反倒让黛玉起了心思,微微着恼道:“相公此言差矣。”

陈恒一愣,不知自己何处话说的不对。忙谨慎道:“不知为夫错在何处?”

“正因为是亲近家人,彼此之间才更要有些恭敬。”见着相公不拘小节的模样,黛玉脆声提点道,“民间虽有俗语说‘礼多必诈’,可要真失了分寸。偶然间留下的一些间隙,陌路人倒可避而不见。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人,岂不日日生厌?”

陈恒在心中细细琢磨,也不得不承认林妹妹说得对。常言道夫妻之事,重在相敬如宾。若想着是自己枕边人,就可放开性子来。那日子一久,定然有失礼之处。到时,岂不是存心拿自己的举止,考验对方的耐心和爱意?

想通这点,陈恒连忙从软榻上下来,站在地上朝着夫人作揖,赔罪道:“卿卿说的是,是为夫得意忘形了。”

这个浑夫,怎么把闺房之称拿出来当姐姐的面说道。黛玉微微涨红脸,陈恒见此,才知道自己刚刚又说错话,只好尬笑着,又想着继续赔罪。

黛玉眼睛转转,主动把话题岔开,问道:“相公如今还觉得,女子无辩才就是德吗?”

说到正事,陈恒立马正声肃容道:“就事论事,娘子刚刚是在指出我的错误。岂是用辩才可以一言盖之,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