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457)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一场接风宴结束后,陈恒将范志成送回客栈歇息。坐在回去的马车,潘又安对着车内的陈恒回禀道:“大人,那老鸨初始不肯收钱。说大人要是喜欢,直接把这孩子领回去就行,都是她自己的福分。我后来又追着问了几句,她才说,只用二十两银子就好。”

“大人,这是狮子大开口。”柳湘莲常年厮混在此地,对其中的行情最是清楚不过,一般这样的女娃,在烟花之地,能卖个五两银子,都是顶天了。

“我知道了,容我想想,容我再好好想想。”陈恒皱着眉,露出思索的神情。

如此到了家,陈恒才见到两位夫人。林黛玉见他心事重重的模样,索性笑问道:“相公今日在阮家巷看到什么新奇之事,叫你回了家还惦记着那处。”

好啊,竟跟我阴阳怪气起来。陈恒失笑,忙道:“夫人先别笑,说不好为夫还要求夫人慷慨解囊一会。”

一听自家相公要使钱,黛玉也是来了精神。这可是陈恒成婚后第一次开口。别看黛玉平日穿着不显眼出挑,成婚时的嫁妆跟陈家的聘礼,都被黛玉捏在手里。更别说陈恒每个月十两的俸禄,以及老家每月寄来的分红利钱。

“夫君要多少?”林黛玉十分感兴趣的问道,她这个小富婆,说不好就要拿此做乔一番。

“一时也说不好,等为夫今夜好好思量一番。”陈恒放下俗事,又对华灯下的两位美夫人道,“先吃饭,先吃饭。以后咱们家吃饭的时候,我尽量不谈外头的事情。”

“相公这话,怕是自己都不会信。”英莲失笑。

见她在这个家中越发自在轻松,陈恒也是高兴的很。忙调侃起自己,笑道:“若是再犯,我当罚酒三杯。”

话音刚落,他就被黛玉瞥了一击白眼,只看的一家之主牙痒痒。

……

……

腊月二十日,照例热闹的阮家巷,突然涌进来一群官兵。此地的东家、客人见到这个排场,无不纳闷得很。等到一身官袍的柳湘莲,带着几个捕头提着几个木箱走入大街中心。又把各家青楼的主事喊到面前,当众宣布道。

“县令大人有令,命你们各家,速速将自己楼里未过十五的孩子全部带来。”

一群人摸不着头脑,左看看右看看,一番犹豫不决。又有胆大的出声问道:“柳班头,可是我们当中有人,窝藏了什么朝廷要犯?”

“还是你聪明,这都被你猜中了。”柳湘莲莫名笑过,赶忙摆手哄骗道,“都放心,是大好事。你们赶紧去把人都喊来吧。记住一个都不能少,回头我手上的弟兄,挨家挨户去查,要是发现窝藏者……”

他动手拍了拍带着镣铐的弟兄,恐吓道:“我弟兄的家伙事,可就不讲情面了。”

“是是是。”

有道是好民不跟官斗,别看这些青楼在普通人眼里,自诩黑白通吃。在县衙的真刀真枪前,一个个都是老实的很。

没多久,一个个年龄尚小的孩子,就被各家主事拎出来。

清一色的女娃娃中,只夹着三十个男娃。柳湘莲大约估了个数,心头亦是泛起一丝寒气,眼前竟然有一二百人之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建平四年的钟声(下)

见面前童子的数量如此多,柳湘莲心中暗叫一声糟糕。要把这些孩子都赎下来,光靠这次带的钱怕是不够。好在他本人也算机灵,将周捕头拉来一番耳语,令其先回县衙找大人拿钱。自己则将一群青楼东家、主事,请入邻近的楼中稍作闲谈。

县衙内,陈恒得知了柳湘莲的难处,当下就把萧平和管理户房的文吏喊来。萧平听得不住摇头,这么多的孩子,就算十两一个,也是笔大的开销。他对陈恒劝诫道:“大人,大雍律虽然明令禁止拐卖人丁。可到底是他们亲生父母做的主,我们又何苦费这个心思搭救呢。”

萧平知道陈恒是善心发作,可如今松江府内处处要钱。港口就不必说了,川沙厅那头还要上马一个船坊,城南外还要新建一条街。三事并举,所耗甚多。手头的每一分钱两,都要花在刀刃上。当家的这般大手大脚,真是不知柴米油盐贵。

陈恒也乐的身边有人跟自己唱唱反调,他语气轻松的答道:“都说县令是百姓的父母官,既然他们的亲生父母不管。我总不好视若无睹,自顾自轻飘飘的走过。何况今年遭灾,那些卖儿卖女的人家,未必就是真心如此。”

早知你上青楼是抱着这份心思,我当时就该劝柳班头把你拦住。萧平听的摇头不已,但也知道县里的大小事务,只要主印官发话,其他人便没有干扰的道理。

三人一同拟了三份票据,各自盖印。等到户房的文吏收好票拟,陈恒叮嘱道:“记得归在县政一档,方便上奏后陛下随时查阅。”

一听这事还要往上通天,文吏当即捏紧手中的票据,小心谨慎道:“是,小人省的了。”

县衙的共有六房六班,多是参考京师朝廷的规制设立。除了户房,自然也有吏房,工房等等。三份票据,除了户房的那份要上呈外,萧平手中那份,要留在县衙里查账之用。

陈恒这份,是他自己额外要求加的。留作自己跟萧平之间交叉对账时,拿出来做个备档。见周捕头就要跟着文吏去取钱,陈恒忙追着周捕头的背影道:“记得叫他们写票据,年末县衙里要对账。”

“哦。”周捕头是个粗人,听到大人的话,只粗憨的点点头。反正他就是个传话的,有啥事还是交给得力的柳班头来办。

萧平等周捕头和户房文吏走后,赶忙对着陈恒道:“大人,再过一个时辰,张尚德老先生就要上门拜会了。”

这可是县内头等的大事!陈恒点点头,来送钱的张尚德昨夜就已入城,早就命人递来门贴,约好今日见面的时辰。

“我让你写好的契书呢?”

见到上峰发问,萧平赶忙从袖子里拿出文书。“下官一直带在身上,请大人先行过目。”

陈恒将文书拿过,细细检查一遍。见萧平写的,正合了自己的心意。忍不住叫了一声好,高兴道:“此事,当记萧大人一功。”

这话虽然说的唐突,却有讲究。之前萧平辅佐陈恒在县衙的里外事务,即是后者对前者的能力考察,也存着看看对方心气的准备。

有能力的人,还要有耐得住性子的心气。若是办成优点事,就嚷嚷着功劳、苦劳,一定不值得大用。这段时间,萧平任劳任怨不说,也十分沉得住气。事情办的漂亮不说,从没有得意忘形之语。

萧平能有这份定力,很让陈恒欣赏。观察到现在,他终于是准备大用此人,亦有将其纳入麾下的意思。

萧平听到这话,亦是明白上峰的潜台词。当一个上级夸你有功的时候,就代表自己要被重用了。他这段时间也看出来,陈大人是有心为民办事的好官,前途更是远大。这艘船要是能上,那肯定是要上的。加之陈恒为人处世的风格,着实对他的胃口。

萧平马上回道:“都是属下份内之事,能为县内的百姓做些好事,也算对得起属下这身官袍。”

闻言,陈恒笑着不住点头。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纳头便拜的情节。真正有才能的人,内心都有杠秤。萧平此话无非是说,县令大人现在做的事情对县内百姓有好处,他才愿意马首是瞻、萧规曹随一番。

陈恒也不在意他话里的小门道,大家能往一个目标使劲就好。思索一番,他就道:“萧主簿,去安排会客的事情吧。”

“是。”许是改了自称,萧平在回陈恒的话,连大人之称也省略下去,以示亲近之意。

……

……

“大人,这契书可做真?”

张尚德拿着刚刚到手的契书,若不是上头白纸黑字写着,他是真有几分不敢置信。

陈恒见了他的反应,也是纳闷问道:“可是价格不对?”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