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459)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大家愣了愣,弄不明白这茬的缘由。柳湘莲稍稍解释一句‘去钱交人’的事情,众人才醒悟过来。领头的几个思索一番,也知道不写,怕是出不了这门,就跟柳湘莲请教起格式。

处理完几个带头的,柳湘莲见其中一个人迟迟不愿下笔,就皱眉喝问:“你迟迟不写,可是心中对大人有怨言?”

这话听着着实吓人,大家以后还要在华亭县混饭吃。此人忙摇头,哭丧着脸道:“大人,我……我不识字!”

柳湘莲也是无语,头疼的扶额,怒声骂道:“不识字,你开什么青楼?”

这人听着,心中更觉荒唐。我要是识字,我也不能来开青楼啊。

柳湘莲也懒得难为他,找了几个外人替相同遭遇的主事执笔,将前因后果写清楚,又令他们按下手印,才放他们回去。

……

……

腊月二十二,离小年已经没几天,陈恒终于在年前处理完所有商会的事情。这次除了山西晋商的钱庄升格外,徽商的钱庄亦派了个大管事过来,以后专门处理松江府的事务。

再过几天,就是川沙厅的男丁回府城的时候。陈恒嘱托县衙的差役,让他们游街时,转告城内的商铺东家多备些年货,以准备应对这批手有余钱的人家。

从松江府城发出去的货单,飞到扬州的数量最多。随着秋浦二街的成功设立,云集在扬州的男女工,正以夸张的速度生产货物,卖往天下各处。

从扬州到松江的水陆两道上,多的是奔走的行商小贩。人人都想凑一凑松江府的热闹,亦有人知道此地县令是自家的孩子,赶来替扬州状元助拳。

现在的扬州城,正一步步转型成制造大城。府城之间,权柄的过渡。扬州知府的心情如何,陈恒不得而知。他内心肯定是高兴的,等到港口建设完成,松江府将成为江南的集散中心,兴盛之势近在眼前。

若是发展顺利,再过个几年。扬州跟松江,将手拉手往上攀一台阶。这份喜悦,让陈恒今日见谁都是笑眯眯的。

黛玉瞧着相公发闲偷笑的模样,心底亦是来气。直接将陈恒捉来,跟自己商讨年货的事情。

“还是错漏了些人家。”黛玉有些苦恼头疼,这是她第一次持家。亲戚间的走动来往,她这个当家主母,难免有顾虑不全的地方。

陈恒闻言,小心赔笑道:“还有谁家没准备?”

“京师和扬州的年礼,都已经备好发出去。要是路上不耽搁,长辈们在年前都能收到。”黛玉掰着手指头,一家家数下来,“相公的两位师长,我也是安排妥当。就是忘记相公的同年……让妾身给忙完了。”

说完此话,黛玉怯生生的看向陈恒。与其说是忘了,不如说她对陈恒跟同年的关系,丝毫不清楚。里面有哪些人要走动,哪些人家需要备下厚礼。之前陈恒忙于外事,黛玉哪里有打听的空隙。

“怪我,怪我。”陈恒知道问题在自己身上,忙笑问,“夫人是如何想起这事。”

“是温大人托人送了贺礼来。”黛玉瞧着陈恒,有意提点道,“他这次送了三十张海豹皮,相公,可知原因?我们家也没人用它来做靴子呀。”

听到陈夫人的这句话,陈恒脸上泛起古怪的神色。温彧这小子,送这玩意儿干啥。他稍稍一想,才大笑的拍起大腿,道:“哈哈哈,我知道了,他是想求我的字帖。”

你可算是反应过来了,林黛玉着恼的看一眼他。又说道:“倒有一事,还得麻烦相公一趟。”

两夫妻坐在软榻的两处,陈恒半靠在软垫上,看着黛玉拿起一张张钱据,计算着今年家里的开支。长形的方案上,紫鹃刚刚添过的茶水,还在冒着热气。

什么功名利禄,又怎么比得上眼前的合家温情呢?陈恒笑了笑,痛快道:“夫人只管吩咐就是,相公愿为夫人效犬马之劳。”

黛玉瞪了他一眼,从怀中拿出一百两银子。对着受宠若惊的男人道,“这不是给你的。”陈恒失望的点点头,陈夫人忍不住轻笑,“这是给英莲姐姐的,你可还记得贾大人的夫人?”

“谁?!”接过银票的陈恒愣了愣。红楼里姓贾的人,实在太多。他一下子真想不到黛玉说的是谁。

“是川沙厅那位。”黛玉咬着银牙,思考着今夜如何对冤家下口。

“哦哦哦。”陈恒恍然大悟,是贾雨村啊。他忍不住奇道,“怎么说起他了。”

“你忘记了?上次你从川沙厅回来,贾大人的夫人,可是准备了礼物让你带回来。”林黛玉出声提醒。

她带着一顶亮红色的圆帽,毛茸茸的帽檐贴着少女娇小的脸蛋。配上少女雪白的肤色,微微发恼的神情,实在叫人喜爱的很。陈恒一时看呆了眼,片刻后,才笑道:“确实要回礼,这钱你直接给英莲就是,何必让我过一手。”

“一说到家事,你就不愿意动脑。”黛玉忍不住用手撑着下巴,不过她也知道陈恒公事繁忙。既然枕边人抽不出精力,她只能明言道,“一家人讲个亲近,更要讲个恭敬……”

听到夫人要长篇大论,陈恒连忙掀开毯子,起身行礼,打断道:“夫人教训的是,为夫省的了。”

见陈恒卖乖,黛玉索性饶了他一会,继续说着家里的安排,“等城外的街道修好,我准备买几间铺子下来。留一半给英莲姐姐,将来她也好傍身。”

陈恒坐回原位,忍不住把手交叉叠在脑后,听着夫人的字字家常。突然,他自个儿就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黛玉埋怨道,她刚刚也没说错什么啊。

“此间乐,不足道。”陈恒摇着头,得意的笑道:“难怪世人常说,成家立业后,才知道有个媳妇的好。哈哈哈,老话是有几分道理。”

“玉儿!”

“啊?”见心上人突然横眼,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黛玉没来由的一阵心慌。

“我们会好好的,一直白头偕老的。”

听到陈恒的温言,黛玉总算是松了口气,又红着半边脸道:“我知道,我们一家都会好好的。”

陈恒点过头,突然又出声追问着,“玉儿,我刚刚喊你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想什么?我什么都没想啊。相公可不要诬陷好人。”

“那你红脸干什么。”

“你管我。”黛玉的性子一发作,剩下半边脸也红了,看的陈恒更是哈哈大笑。

……

……

腊月二十七,正是川沙厅徭役放假的日子,亦是川沙厅官署最后忙碌的时间。今日民夫就要启程回府城,贾雨村带着一帮人赶来相送。

期间所言,无非是叮嘱大家回去过个好年。明年早些回来,别误了工期。大家忙碌了一个多月,贾雨村给钱又爽快,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好不容易将这批人稳妥送走,贾雨村内心是既高兴又担忧。他初任川沙厅通判时,内心肯定有些不高兴。可一个多月下来,见着川沙厅治下大兴土木的模样。贾雨村那点不高兴,早就做云烟飘散。

是个人,都能看出川沙厅的前景。这般使钱使力,贾雨村除了明白陈恒的决意外,也猜到陛下对此事的默许和赞同。

还有什么事,比这个更能振奋人心。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想要施展抱负的权力,就得离决定权力分配的人近些才好。

已经搭上陈恒这辆马车,又见识到对方筹钱办事的能力。贾雨村也是心服口服,对陈恒爬到自己头顶这件事,也不再心有抵触。

心中有了这份赞誉,等他回到家中,就迫不及待的拉住娇杏,询问道:“马上就要过年,你看,我们这次再送什么礼,给陈大人和他家的两位夫人?”

娇杏出身自小门小户,不懂得点到即止的道理。她瞧出相公的兴奋模样,想了想就道:“陈大人家风清净,送贵重了怕是不好。要妾身说……”她想了想当年甄士隐引来送往的门道,“不如送副老爷的字帖怎么样?”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