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34)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那你就要置大人的安危与不顾?”柳湘莲负气质问着。

面对着柳湘莲的纠缠,辛素昭不得不冷声答道:“平叛就是救他。”

当着一众属下的面,被昔日好友如此逼问。辛素昭已经很给柳湘莲面子,放在军中其他将校面前,谁敢跟他这般大小声说话?

柳湘莲气到大骂:“人都死了,这叛乱平不平还有何用。辛素昭,我最后问一遍,你当真不去救大人?”

“不去。”辛素昭已是发恼。如今敌我情况不明,手中的探子,至今没个实情回禀。若不是柳湘莲突然道出水溶的部下,正聚集在武胜关前。军中发出去的探子,还在乌獴山前打转呢。

“哪怕大人死在阵前,你也不去?”柳湘莲想不明白,昔日重情重义的大兄,为何变得如此冷酷无情。

“那他就该死。”辛素昭亦是冷声作答,甚至用双手撑在公案上,同样起身,一双发着寒光的眼眸,朝着柳湘莲逼视道,“为人臣者,食君俸,领君恩。报国死,本就是臣子的本份。柳湘莲,我也告诉你。指望我率部贸然入山,门都没有。持行的命是命,我八千儿郎的命更是命。三州之地的百姓的命,亦是重于泰山。”

“你……你……你……”柳湘莲气到面色通红,他伸手指着辛素昭半天。突然拽起自己的衣袍,怒而拔剑。

“辛素昭,今日是你背信弃义在先,绝非我柳二郎忘恩负义。往后你我之间,桥归桥,路归路。”

言必,柳湘莲不再言语。只负气丢下半截衣角,怒气冲冲的转身离去。

无端端见识到一场好友反目,军中将士一时不敢多言。他们可都记得,自家将军刚刚听闻柳湘莲入营时的欣喜模样。怎么好好的,就玩起割袍断义了呢?

“将军,要不……”

有辛素昭的亲信,想主动送个木梯给自家将军下。

辛素昭却丝毫不领情,只瞪视对方一眼,上下打量一番,冷笑道:“再敢妄议军事,就斩下你的狗头。”

得,就这么个反应来看。将军对那姓柳的,实在是客气的很。说话的那人自觉晦气,忙潜下声不敢多言。

痛痛快快洗过澡的贾宝玉,人还未休息够,就等到气呼呼的柳湘莲回来。两人一碰面,柳湘莲就嚷嚷着要走。贾宝玉看他正在气头上,也不敢反驳。只好随他一道,两人两马,直接趁着夜色出关。

辛素昭站在城楼上,注视着他们远去,消失在夜色下。私下又是加派人手,抓紧赶赴武胜关,打听水溶的虚实。

……

……

柳湘莲找到清风寨,已经是两日后。那是双方罢兵的间隙,史鼎这边要抓紧打磨器具,重新清理冲锋的山道。而陈恒这一方,也要对着破损不堪的寨门继续修缮。

在夜色的掩护下,柳湘莲好不容易叫出王二等人,才跟着贾宝玉一同坐着吊篮回到寨楼上。

“怎么样,援军有消息了吗?”王二才见到柳湘莲,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连续坚守数日,山寨里早已是伤兵满营,人困马息。再这样下去,最多一两日,就要无人可守了。

柳湘莲面色一暗,有些不自然的摇摇头。王二见此,也没难为对方。只重重叹口气,说了个陈恒的所在。就让柳湘莲去后头,找大人回禀。

听到柳二郎平安回来,陈恒真是喜出望外的很,忙把他跟贾宝玉一同引进大堂。再听过对方讲述路上的遭遇,直到柳湘莲说完自己与辛素昭的间隙。

陈恒才拍着大腿道:“二郎糊涂啊。”

“大人,我怎么糊涂了?”柳湘莲当下不服,直接辩声道。

“素昭的兵马,是平叛的主力。岂能轻入深山老林。”看柳湘莲还带着怨气,陈恒继续解释道,“边关儿郎多善骑射,让他们在山林里下马打仗。那不是昏头,又是什么?若是辛素昭真要为了救我,率部冒入险地。我势必要埋怨他一辈子……”

合计着,错的那个人还是我不成?被心中敬仰的大人一通说,柳湘莲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见他低下头,陈恒又担心损了柳湘莲的心气,不得不安慰道。

“我知道你心里记挂我,你能回来陪我共生死,已经让我喜不自胜。只是平安州之事,远在你我一人一命之上。此处的安危,更关系到数万里家国百姓的生计。你不要怨恨辛兄,对他的决断,我是很认同的。”

如此一番恰到好处的安慰,才让柳湘莲转忧为喜,忙道:“恨不能跟大人同生共死。”

陈恒点点头,心中又想起辛伯父当年对柳湘莲的看法。没让性情如火的柳二郎去参军,果然辛伯父有识人之明。

“那……那……”柳湘莲看了看自己少了一块的衣袍,面色当下泛起燥红,十分恼怒道,“我……我……”

看他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再看看那件衣服。陈恒如何想不明白当时的情景,他哭笑不得道:“放心,到时我会为你说和解释。”

柳湘莲这才安下心,偏偏嘴上还逞强道:“他要是像大人一样多解释几句,我必然能想明白。来来去去就是一句:不可妄议,不可妄动。不是糊弄人嘛。”

“行了,行了,你先去休息吧。”陈恒摆摆手,打发走柳湘莲,又把贾宝玉召至面前,寻问他跟云大人会面的经过。

待贾宝玉三言两语说完,陈恒倒是颇为客气道:“此事辛苦你了,若事成,我必然向陛下为你请功。”

贾宝玉还不清楚这句话的份量,他只是略带欣喜的点点头,觉得今时今日的自己,跟昔日确实有几分不同。好似轻飘飘的人生中,多了些沉甸甸的东西。

想到自己跟陈恒一同身在险地,后知后觉的贾宝玉,出声问道:“现在山寨情况怎么样,咱们……能守得住吗?”

陈恒难得露出一个笑脸,来到贾宝玉的身边,拍着对方的肩膀道:“不必多想。辛将军此番来的如此迅速,城下之围,不出三日可解。”

……

……

亦如陈恒所料,柳湘莲走后的第三日。派去武胜关前打探情报的探子,终于带着水溶的消息回到大营。辛素昭详细问过各处,终于决定抛下乌獴山里的叛军不顾。转道迎击人数更加众多,地势却更加平缓的水溶等部。

一道开拔的军令下达,养精蓄锐数日的八千骑兵,又有五千山东府兵拖后。共计一万三千人的部队,才离开建南关,就朝着武胜关的方向飞奔而去。

第三百零五章 素昭之勇,宝玉之变

人逐水居,军以险胜。历代兵法大家设城设关,大多要考虑这两点因素。

武胜,武胜。作为两湖北面的门户,与九里关、平靖关并称为‘义阳三关’。其中武胜居中,又是南北交接处,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黄帝和蚩尤曾在此争战,抛去这个传闻外。兵圣孙武也曾率部,在此与当时强大的楚国交战。赫赫有名的柏举之战,武胜关亦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

打完这场彪炳青史的战役后,孙武站在武胜关前,留下了‘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骑,可谓当世雄关’的名句。

眺望着这座天下雄关,水溶心底不由升起一股焦躁。为了早日联络上冯胖子,他已经接连派出数队信使。可偏偏这些人一入关,就鸟无音信。

若非冯胖子是戴权牵头相识,对方又有把柄在自己手上。水溶都要怀疑是不是冯胖子起了异心,设计杀了自己派去的信使。

紧跟在水溶身侧的冯紫英,神色最是愁苦黯淡。永兴节度使是他的远房堂叔。对方迟迟不来,自己在叛军中的地位不免尴尬万分。

“王爷,要不让我亲自去一趟?”

连日来遭受不少同僚的非议,冯紫英恨不能抛开胸膛,挖出心肝以表心志。

没办法,数万大军就等着冯胖子领兵过来,一起共襄盛举。少了对方的几万人,更少了两湖的民生、粮草。这造反的旗子,谁敢怂恿王爷直接掀牌。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