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56)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陈恒庆幸之余,连声道:“娘说的在理。”

“说的合你心意,就是在理。说的不对,你可是要跟娘引经据典?”

顾氏的粗眉一阵飞舞,亦是取笑起傻儿子,“我没时间跟你废话,等晟儿洗三过后,娘就准备去庙里找菩萨还愿,你到时跟我一起去。”

“是是是!”

陈恒连连点头。

……

……

约是在元宵节的前后,自家亲朋不论远近,都知道陈恒当爹,母子平安的喜讯。

孩子的满月酒,要等扬州的家人过来时再操办。各家准备的礼物,倒是在洗三礼上就已经送达。

远在京师的林如海,最近看见谁,都是笑眯眯的模样。连带韦应宏,也是借着机会,对其打趣道:“好事啊,如海。一转眼,你也当外公了。”

“同喜同喜,也要恭贺韦兄。”林如海亦是恭贺道。

老杜的孩子,还要比陈恒家的早几个月出生。韦琦君生的极为顺利,是个宝贝闺女。

韦应宏有意卖乖,直接透了个底,道:“再过上两个月,你又得恭贺我一次。”

“是你家的姝丫头?”林如海忍不住奇道。

韦应宏大笑着点头,可不就是这孙女嘛。借着等候李贽召见的闲暇,两个男人凑在一处,讨论起今日的朝事。

“你家女婿的折子,你可曾看过?他可有跟你通过气?”

你是内阁首辅,有翻阅折子的名头。我上哪去知晓这事?林如海摊着手摇摇头。

韦应宏正欲攀谈几句,恰逢夏守忠出来传旨,一伙人这才依序走进临敬殿。

今日的殿上实在热闹,不止内阁在,亦有都察院、户部、兵部、五军都督府在场。

除了韦应宏、曹廷受、林如海、温时谦、王子腾这样的老面孔,亦有新任兵部尚书郭邦宪这样的新面孔在。

这个时节,地方官还在享受节日的余味,京师却要开始讨论新一年的财政规划。

李贽特意召集这么多大臣,却是因为陈恒去年的奏折。

此间事,遵循大事小议,小事大议的习惯。赶在知会满朝百官前,六部的主官都要做到心里有数。真到议无可议的僵持局面,才会拿到朝会上,供大家辩驳好坏。

李贽今日特意带了李贤来,才坐上御座,就已经打趣道:“来,都先看看林爱卿女婿的折子。”

韦应宏先行接过,心中已然有数的他,佯装察看一番,又递给身侧的曹廷受。

这位是次辅,职权跟韦应宏亦是不差。陈恒的折子,早在上呈前,就已经过了一次他的手。

曹廷受向来以博闻强记出名,接过折子后都没动,就直接递给身后的林如海。

左都御史这才有机会看到陈恒的奏折,展开一瞧。只见他的好女婿,在其上写了两件事。

其一是兴备海师,其二是重启宝钞之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论破双空,持行大国中。

真是个小滑头。

除了王子腾之外,包括林如海在内的大臣,都看出陈恒奏折上的小心思。

朝廷跟你心交心,你却跟大家玩心眼子是吧。

故意拿两件难办的事情,放在一本奏折里,逼着我们从中选一件?

若是一般的地方官这么胡闹,否了也就否了。说不准还要回信责骂一顿,难不成还敢给诸位大臣甩脸色?

可想到上奏的人,是李贽的心腹爱臣。韦应宏和曹廷受的注意力最是集中,都在小心留意陛下的神色。

殿内对此事漠不关心的人,只有林如海和王子腾。后者最近深陷勋贵的谋逆大案中,继去年甄家倒台后,三司关于勋贵的缉查行动,已经进展到顺天府地界。

最近朝中不时有风声传出,等这个年关结束,李贽就要对四王八公动手。

王子腾自身的处境,已然岌岌可危,哪里还有闲工夫关注陈恒上表的小事。

跟这些人一比,林如海的心态反而最轻松。自家女婿的折子,说的是件小事也就罢了。

如今是牵扯到两件重大国事,他能做的就是闭口不言,既不添乱也不帮忙。

注意到底下大臣各怀心思,李贽不得不主动开腔道:“都议一议吧,这两件事,诸位爱卿怎么看?”

我们怎么看,还不是得看您怎么看?韦应宏和曹廷受默契的看向户部尚书,两件事都跟钱事有关,论理你老温得出来表个态吧。

温尚书也是有趣,他正满脸笑意的看着林如海。那副模样,像是要用眼神表达自己迟来的恭贺。

几人正僵持着,新任兵部尚书郭邦宪一见有机可趁,马上出列道:“回陛下,臣以为兴办水师可行。”

郭邦宪原是刑部左侍郎,因性格刚直,为人公正。前任尚书沙相辞官离任前,曾举荐他担此重任。

老沙晚年为官虽然糊涂,可论起做人是挑不出毛病的。李贽并未犹豫太多,就点中了这位老臣的举荐。

坏了,怎么忘记兵部这疙瘩也在场搅局。韦应宏心中暗叫一声糟,他猛然想到现任刑部尚书是山西人。一时分不清老郭急着出来表态,是否跟刑部尚书提前通过气。

他只好道:“陛下,臣亦觉得此事可办。”

一边说话一边抓紧出列,韦应宏赶在老郭继续高谈阔论之际,抢先把话题拐到别处。

“然诸多国事,去年内阁就已草拟好今年事务。户部那头,尚未统计完国库数额。臣以为办事,尤其是办大事,更要先弄清自家家底才是。”

老韦的面子,是要给的。李贽点点头,也把注意力放在温尚书身上。

得到信号的老温,不好继续装聋作哑。只得迈出一步,来到郭尚书身侧,答道:“贺喜陛下!经户部六位主官,三十六位房官年前日以继夜审阅。去年国库所纳税赋共有六千七百八十万二两。”

一番既是表功又是诉苦的言论过后,只听得李贽在御座上不住点头。这个数字较之建平初年的五千多万两,不知要强出多少。

李贽道了声爱卿辛苦,又问起各种详情。老温是官场老油子,对此岂会没有准备。他先是口述一遍江南各省的财政情况,又着重点出鲁地、沈州等地的迅猛进步。

话至末尾,捞足表现分的温尚书,才气定神闲的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折子。

“各种详情条目,俱在其中,请陛下过目。”

你就可劲出风头吧,可把你老温能耐坏了。韦应宏撇撇嘴,论理这折子应该先递到内阁。经他审阅后,再‘亲自’‘当面’交给李贽。

李贽果然对温时谦的折子很感兴趣,忙让夏守忠下去拿来,自己当场翻看一番。一对浓密的黑眉不住飞舞,显然是龙心大悦。

又是一句‘爱卿辛苦’飘过,这对升无可升的温时谦来说,就是得到陛下的认可之拍。

仿佛感觉到陛下的手掌轻轻落在自己肩头,喜滋滋的温尚书退回到原位。

瞧老温这模样,等午后回到部里,不知有多少能得到他的夸奖。

转过头来,李贽就继续问起韦应宏的意思。后者之前的言论,也不是无的放矢。

内阁是朝廷的大管家,对于今年各项开支都有草案。陈恒横插一脚,确实是打乱韦应宏的诸多规划。

民间的百姓,在继续往沿海诸省涌入后。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各地物价的涨幅。各地青壮劳力的离开,影响最大的还是耕事。

韦应宏不是靠拍马屁当上的首辅,他担任扬州知府时,就以治理有效著称。

他早已盘算好一揽子扶持耕事的计划,这可是大雍的国本,轻易不能让步的红线。

有理有据的说完自己的顾虑和安排,韦应宏的话,亦是叫李贽陷入深思。

百姓想要赚更多、更轻松的钱,这无可厚非,朝廷却不得不考虑做全盘考虑。

其后的辩论,主要就在水师上。关于海盗的问题,诸位大臣对扩编海师都表态赞同,只在规模上迟迟不能决断。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