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62)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贾母听的浑身一抖,她早年一直跟老国公朝夕相处。权谋之术,哪怕不如老国公的老谋深算。见多了猪肉,也知道猪跑起来是什么样子。

贾母心里清楚,贾家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强压住心头的火气,一路进了家门。才过二门,就迎面碰上久候的王夫人。

后者担心一整天,就怕贾母入宫是为大房的人求情,更怕对方入宫不是为大房求情。

复杂的情绪,让她拦下贾母后,也不知该说什么。只好局促道:“老太太奔波辛苦,元春那孩子可还好?”

贾母心中本就带气,连话都不愿意同她多说。直接领着宝玉,就杀入贾政的寝居。

躺在床上休养的幼子,见到老母亲气势汹汹的杀进来,作势要起身请安。

贾母冷冰冰道:“不必了,你若还当我是你娘。你接下来就老老实实回答我的话……”

见贾母一开口,就把话说的如此重。贾政暗道不妙,更不敢在床上耽搁。他一个翻身,从床上下来,直接跪在冰冷的地面。

见贾母连劝住的话都没有,跟在后头的王夫人也是吓了一跳。

“你莫当我是老糊涂,你把最近家里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我。”贾母厉声道,“倘若你现在不说,往后再想同我说,我可就当自己不知道了。”

贾政本就是个没主见的,要是他能顶着一顿棒槌,把事情强行搪塞过去,说不准也不会有其后的麻烦。可他要真有主见,那他大哥还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待贾政把事情原原本本说完,贾母气的哆嗦起手,指了指贾政,又指了指王夫人。

“好啊,好啊你们几个。一个个有什么事,都瞒着我。都把我当成睁眼瞎,成日里说些好话哄骗我……真好啊,我的命怎么这么苦……”

听到老太太越说越是语无伦次,贾政忙从地上抬起头,只一看,就发现老太太的脸色已经青一阵白一阵。

“娘!!!!”贾政还是有孝心的,忙从地上跪行到贾母身前,扶着老太太颤颤巍巍的身子。

“老太太。”鸳鸯也看不出不对劲,更是从旁一把抱住贾母。

宝玉真是彻底慌了神,不住急道:“祖母,祖母。快去请太医!”

已近八十高龄的老太太,终于让自家晚辈气晕过去。

……

……

李贽下朝时,就马上被张皇后请至面前。夫妇二人成婚多年,爱意虽已消去不少。彼此间的敬重,到比早年更多一些。

听闻贾母入宫的经过,以及所求之事。李贽有些微妙道:“你说她是真不知道?还是……”

知道李贽是帝王的疑心病发作,张皇后忙劝起自己的枕边人,道:“陛下,咱们不用管他们想什么,只用看他们做什么。”

这倒是有点拨云见日的透彻,李贽亦是作笑道:“芸芸说的在理。”

“那老夫人所求之事?”

贵如张皇后,私下提起贾母也得称一声老夫人。只因贾家两位先祖,都是战场上立下的国公,而不是死后的加封。

这其中的差距,实在有天壤之别。

“一件小事,允了吧。”李贽微妙道。

贾老夫人的面子,加上皇后的面子。保下一个孤女,也是无可厚非。李贽摆摆手,不愿在此事上多费心。

有些事,可一不可再。希望贾家人事后,不要后悔今时今日的决定。

难得来皇后这坐坐,李贽的主要心思还是放在李俊上。这孩子最近的学问是成长不少,只是去过一趟松江回来后,整个人就变得神神叨叨。

“你说俊儿整日泡在工部,到底是想做什么?”

若不是知道李俊在松江,一直有去陈恒府上听课。李贽都怀疑对方,是不是染上什么不该有的臭毛病。

李俊是两人的孙辈,张皇后到不愿横加管束。左右李贤都没登基呢,那怕俊儿真糊涂些,到时也有其他同父兄弟在。

“他还小,陛下何必管束甚多。”张皇后失笑道。

“朕在他这个年纪,都已经赶至边关,跟着几位老国公学习兵法。”李贽吹起自己当年的威风,张皇后也不愿意点破。

两人捡着过去的事情,相互回忆一番。又听到贤德妃的宫人,过来送了些元春亲手制作的点心。

“糊涂,朕跟皇后在议事。你们就这点规矩都不懂?”

手提食盒的小宦,连忙跪在地上,替元春解释开脱起来。

场面正尴尬时,张皇后身边的太监,突然得了些消息。朝着堂中一跪,对着御座上的两人急道:“陛下、娘娘,贾家朝宫里递来消息,想请几个太医上门。”

怎么又是他们家?李贽有些烦了,又不得不追问一句,“他们家是谁病了?如此兴师动众。”

大太监借故抬头,见张皇后眨眨眼,才不带停顿道:“是老国公夫人,听说是回府时摔了一跤,人已晕过去多时。”

李贽也被吓一跳,这个年纪的老人家摔倒,那可不是件小事。

“速派太医过去他们府上诊治。”

“把库房里的那株老人参也拿过去。”张皇后又补上一句。

……

……

太医还在赶来的路上,贾政已经先把宝玉叫倒一旁盘问。现在府内乱作一团,宝玉自然不敢隐瞒。把最近所有的事情一说,只听的贾政大叹。

“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啊。”

白日才见过宫中的富贵,宝玉还不理解其父的意思。只看着贾政满脸悲愤,亦是心慌意乱。

咱们这么一个大家子,真有散的一天?

第三百一十九章 山到

太医赶到后,又是施药又是治针,才堪堪稳住老太太的病情。

等到几位太医忙完出来,等候的贾家人连忙上前。贾赦急道:“老太太怎么样?”

别看贾赦平日浑浑噩噩,他是最怕贾母身体出现问题的那人。贾政则被宝玉搀着,亦是踱步到太医面前。

见荣国府两个正主儿齐至,几位太医一起看向常来贾家问诊的王君效。

您老是在太医署的名人,贾母又是你的熟客。眼前这个难关,还是王太医出面应付吧。

王君效也知道此事难言,他尽量斟酌着言辞,谨慎道:“老太太年事已高,此病来的又最为凶险。还需两位爷耐心守个几日……”

搜肠刮肚的想着词,王太医继续道:“这几日,不可再让老太太伤心动怒。不然……”

“不然会怎么样?”

贾母对宝玉的重要性,绝非一句祖母可以言表。宝玉的神情最是紧张。

王太医摇摇头,他什么话都没说,又像把什么话都说了。

倒把屋内一众女客,看的双眼垂泪,伤心不已。迎春拉着几个妹妹躲在后头,相乎六神无主。

王熙凤自身难保,哭的最是伤心,也不知是在悲伤老夫人,还是在悲伤自己。

有些人还在世时,大家只当成个摆设。临到她要走了,反倒突然想起对方的好来。

父母在,尚有个撑起的归处。父母不在,便是天涯孤客浪子,茫茫天地只剩萧索。

危难时刻,还是贾政拿出当家男人的气势。他领着王太医,又去到偏僻处私聊。

贾赦却已跌坐在位置上,喃喃道:“娘你不能走啊,你走了孩儿怎么办?”

王夫人拉着薛夫人亦是垂泪,那伤心的模样,好像贾母已经仙逝,叫人不好点评。

几位太医看完贾家众生相,忙心照不宣退出去。快走吧,此地已是座烈火窟。说不好,就要烧着自己。

……

……

约莫过了两日一夜,贾母才在床上苏醒。她一睁眼,就看到自己的儿孙都在屋内。贾赦贾政自不必多说,两个儿媳亦是在场。

剩下的还有贾琏、宝玉、三春、贾珍和贾蓉一对父子。宝钗和湘云都不在,她知道这两人的不便,必然不是不挂念自己。别看贾母刚刚苏醒,此刻的脑子却异常清明。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