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61)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林妹妹还以为兄长是在惦记未看完的书,只暗暗把此事记在心中,准备等中秋过后,就寻个机会跟父亲说。

吃过饭,大家就要准备出门了。

一行七人,分坐三辆马车。林如海跟贾氏抱着儿子一辆,夫子跟师母一辆,陈恒跟黛玉由嬷嬷陪着再乘一辆。

“兄长,还在想那本书吗?”

因担心晚上凉,贾氏特意给黛玉加了件披风。此刻,宛如月下仙子的黛玉,正闪烁着明亮的眸子看着自己。

陈恒能感觉到对方的关切,便把心中的担忧先行放下,接着话题说道:“书里的那句‘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的真是太好了,让我难以自拔。”

黛玉还没读过此书,不免拉着陈恒询问起书上的内容。两人越说越高兴,连下车的时候都还在讨论这个。

贾氏跟柳氏相视而笑,一人牵着一个萝卜头,引着他们上了小舟。

此处,正是早上陈恒下舟上岸的地方。

等到客人们坐好位置,船夫扬起木篙,高声道:“走咯。”

舟似夜下飞星,河是天上星河。一篙又一篙,穿过一座座拱桥。在路过第三个拱桥时,远处忽然人声大作,灯火通明。

待他们离得近些,小丫头黛玉已经激动的站起身,指着阑珊处,道:“兄长,你看。”

小舟又急又晃,陈恒担心她站不稳,赶忙上前扶住,道:“坐下看,也是一样的。”

“那不是跟小老头一样了嘛。”黛玉嗔道。晃起小脑袋,她的发髻上带着玉簪和步摇,此番一动,叮叮当当声响,很是有趣。

陈恒无奈,只好松开手,陪着站与一旁,以防万一。哪知,小黛玉却伸手抓住他的衣襟,激动道:“兄长,快看,是灯笼。”

陈恒顺势看过去,只见十里长街,人流如织,一条灯笼连起来的长龙将沿河商铺照的通明。灯光照着河面,灯光又夹着星光,照出碧绿水色,澄澈如镜。

河岸的街巷上,有屋则摊,无屋则厂,厂外又棚,棚外又摊,节节寸寸。引游人忘返,让舟客流连。

穿过第五座拱桥,正有许多男女老少抱着荷灯,站在两侧河边。只听其中有人一声令下,众人齐齐将荷灯放于水面。

扬州人有三爱,爱竹,爱香,也爱荷。七八月的季节,正是城内赏荷的季节,满城都飘着盛开的荷香。谁能想到,就是如此扬州人还不知足,还想用荷灯把河水照的跟天宫玉带一样。

小舟驶过,泛起的涟漪,推着数百盏荷灯远去,又牵着它们顺流而下。

拱桥上,人们争相簇拥,指着河中的花灯。小舟远去时,还能听到上头有男子问向身侧人,“怎么样,好看吧。”

他同伴会如何回答,远去的陈恒已经听不到,可一旁的黛玉却弯过身,被灯火照亮的眼眸中,带着对方与生俱来的灵动。

“兄长,好看吗?”

陈恒大笑一声,“良辰美景不足夸。”

黛玉笑着直起身,用手勾住被风吹乱的发丝,五颜六色的灯火,照在她的身侧。

她指着远处,“再过去,就是保障湖了。”

陈恒点点头,他知道。

一场更盛大的庆典,还在等着他们。

第五十六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下)

是夜,天晴无云,月白如昼。湖上星星点点,竟是舟人至此。移岸下舟,陈恒等人在林如海的带领下,走上几十步便来到一片草坪。

保障湖成狭长蜿蜒状,从此处开始一直看到尽头,都是扬州富商名士搭的棚子,形状各一,有大有小,只清一色在两角挂上灯笼,远观好似夜下长廊。

林家的棚子离得不远,陈恒等人抵达时,里面已经摆上桌椅茶水,另有瓜果点心置于一旁。

陈恒稍稍坐定,便忍不住打量起四周。四周湖岸俱是手提灯笼的游人,他们行走在清樾轻岚中,声光一色,让人望之便能心生喜悦。

趁着灯会还没开始,黛玉拉住陈恒的衣袖,引着他走到棚子外,指着四周的亭台宝塔,讲着她从长辈口中听来的典故。

陈恒一边笑一边点头,听的甚为专注。直到自己肩膀被人从后拍动,他才惊觉身后来人。

“恒弟,我就跟妹妹说是你,她还担心我认错了。”

听到熟悉的声音,陈恒还未转头,便已经猜到来人。

“薛兄。”陈恒笑着冲两兄妹拱拱手,“薛家妹妹。”

“宝琴妹妹,薛家哥哥。”黛玉亦是跟着兄长行礼。

星火夜下,这俩兄妹的打扮,真是各有风采不自知。薛蝌穿着蓝色青衫,环白玉带,头带小冠,另有一根玉簪从中穿过。

宝琴则是一身的杏色长裙,外头罩着淡色披风。她的五官本就明艳大气,今天又梳了个反绾髻,两串玛瑙项链反入两侧垂下的发髻中,又有一条蓝玉金链帮她稳住头顶的高髻。

两兄妹如此打扮,陈恒不得不夸赞一句,这家人的审美眼光真的好。

“林姐姐,陈家哥哥。”

宝琴不知道陈恒心中对他的评价,行过礼后就上前拉住黛玉的手,她很为今日佳节能路遇好友而高兴。

“林家妹妹好。”薛蝌笑眯眯的还上一礼,见到两个姑娘凑一起,就把手搭在陈恒肩上,道,“我今天还让人去书院找你,担心你提前回来在书院里犯闲发闷。”

“薛兄高义,逢年过节都没忘记我。”陈恒真心实意的夸起对方。

结果薛蝌却以为陈恒是在打趣,反笑道:“少来,你要真把我放在心上,也不至于回扬州连个信儿都不给我。”

陈恒连忙告罪,薛蝌才勉强作罢。两人一通闲聊,才知道薛家的棚子正搭在林家旁边,这也算是巧的很了。

四位小辈见过彼此长辈后,就把大人们丢在身后,并肩走出棚子一同赏月赏月。

薛蝌真是个风雅的人,也不知道薛瑱是怎么把他教出来的。棚子跟棚子之间,多用鲜花做隔隔,他见到一朵,就给三人报出一名。

从剪秋纱到秋海棠,雁来红、老少年、僧鞋菊。每一个的典故,他都能说上一二。听的陈恒是目瞪口呆,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

薛蝌不是故意卖弄之辈,只是今日见到好友太过兴奋。薛宝琴原本还担心陈恒会介意自家哥哥太出风头,结果一看对方,到比自己这个妹妹还高兴些。

黛玉突然伸过头,对她眨眨眼,悄声道:“好妹妹,别担心,他们俩感情好着呢。”

宝琴点点头,只依着她的林姐姐问,“姐姐今天都吃了什么?”

黛玉用手帕捂住嘴,贴在宝琴耳边一阵低语。这俩人说的起劲,他们的哥哥也不差。薛蝌拉着陈恒,是从南说到北,将黛玉前头没说完的话都给补上。

“要开始啦,要开始啦。”

人群尽头传来的呼声,随风蔓延至各处。四人一起立足,昂头期盼着接下来的美景。

先是一簇烟花绽放广寒宫下,四周立刻烟火如柱,千树万树的银花遮天蔽月,光焰荧煌,声响不绝,香烟燎绕,经久不散。

烟花还在天上绽放,这股烟却已飘向湖面。突然,几艘楼船破烟而出,压着一湖秋水行来。船上灯火通明,管弦声乐,丝竹错杂,又有几十名舞者在船上歌舞,飞袂拂云,身姿曼妙。

薛蝌对着陈恒道:“她们现在唱的小词叫擘破玉。”

此时外面的演出正表演到尽兴时,众人连胜齐喝“彩”。薛蝌不得不凑到陈恒耳边,给他说起这些曲目的典故。

陈恒也觉得听着好玩,一边点头,一边朝着远处望,三艘画舫摇荡如玉塔,明月皎皎,繁星丽天,影入水中,烟波浩渺,真如图画。

陈恒挽过薛蝌的肩膀,朝着他的耳朵大叫道:“回去你就学画画。”

薛蝌大笑,拍拍对方示意继续看舞者表演。一首接一首,一曲接一曲。四周游人席地而坐,亦饮亦歌。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