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71)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薛蝌却突然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恒弟,你要不要试试写话本?”

话本?这不就是自己上辈子看的小说嘛,陈恒眨眨眼,心里越想越是那么一回事,“你怎么想到的办法?”

“我觉得你笔锋犀利,说话又风趣幽默,想来写话本也是个好手。”薛蝌竭力怂恿,“这活要是真写出名,也是赚钱的很,比去做什么生意都靠谱。”

“我这个年龄写,有人肯要吗?”陈恒有些怀疑,他之前是真没想过这茬。

“你可是七岁的案首,宋朝还有三岁的进士呢,写个话本叫什么事。”薛蝌摆摆手,给陈恒介绍起这块行业详情,“一般来说,书楼都是会收的,只是他会带着收来的话本,再跟印刷铺的东家商量,决定要不要打一版,这中间能不能成主要还是看两人商谈的结果。”

薛蝌有句话瞒下不说,他们薛家,在扬州城正有一家印刷铺。

“当然,若是书楼的东家特别看好,愿意独自出资帮着版书,旁人也说不出话来。”

“还能这样的吗???”

陈恒像是给打开新世界,听的那叫一个眉飞色舞。

果然,不管到哪里,穷读书的,都会踏上写书这条路啊。

这天下午,陈恒在忙完庭院里的杂草后,收拾好东西直奔书楼。书楼里的看堂的人,依旧是胡源小哥。

对方看到陈恒很是热情,只因陈恒抄的书,又端正又好看,卖的很是畅销。两人对谈一番,陈恒借机说起话本的事情。

谁知道胡源也并不意外,只给他说道:“原来你是才想起这件事啊,你们书院都有人投了三四本来我这。”

呵,感情大家想的都差不多啊。陈恒摇摇头,“那胡大哥这边可有什么要求?”

“这种东西的好坏,我也不好说。”胡源好像化身某些不良商贩,张嘴就是使劲忽悠的口吻,“若是写的好的,不论是什么题材类型,我们都会收的。”

听他这么一副口气,陈恒也不禁疑惑,“像我们书院这样的人很多吗?”

胡源耐心的给他解释,“这世道读书人也不容易,你看,像我们书楼真要印书,什么《三字经》印不到啊,留条抄书的路子出来,也是给天下的读书人一条糊口的路子。”

“话本这条路子也差不多,不论是好是坏,我们都会收起来,然后请茶楼里的评书先生过来,让他们一一过目。他们常年与人讲书,话本的好坏之处,他们一眼就能看出。一般他们觉得好说的话本,我们都会马上联系人。”

“等到印刷出来,就交由他们带去茶楼开讲,过个几日,就会有喜欢此话本的人慢慢来书楼里买书了。”

原来是这样一套模式啊,陈恒听完大为震惊,这不就是古代的生产销售一条龙嘛,书楼处在当中,算是把上游下游全部打通。

陈恒不禁佩服道:“多谢胡大哥指教。”

“陈弟想写什么话本啊?”胡源却对他十分感兴趣,他这种开书楼的,又怎么会不知道今年府试第一的名字。写话本这种东西,跟年龄无关,跟笔杆子到有十足关系。

陈恒想了想,反问道:“胡大哥这里,有什么话本卖得好?”

“陈弟来看。”胡源引着他走入堂内最外一侧的书架,拿出一本《东厢记》,指着它道,“这本仿的西厢记,算是最近卖的比较好的。不过写这书的人,年龄还小,也是你们书院的。”

说到最后,胡源神秘的笑一笑。

陈恒看了看署名,这人也是有趣,自号:沙鸥翁。他偏过头仔细想想,一时也想不到书院中,是谁会写这本书。

“还有这本,这本也不错。在茶楼茶铺等地听的人特别多。”胡源又拿出一本,塞入陈恒怀中。

陈恒看了一眼,立马瞪大眼睛。此书的名字真是透着一股狂霸酷炫拽的劲头,竟然叫《英雄血铁丹心》。

我还以为古代的话本,都是《三侠五义》或是四大名著这样的名字呢,怎么这一本本名字,味道这么冲呢。

陈恒将疑惑告诉胡源,哪知道他哈哈大笑,“陈弟,你说的那些书,都是多少年传下来的,天下写书的人那么多,总不能就这么几个吧。”

“靠写书赚些钱,继续维持考科举的书生,才是大流。一旦考上举人、进士,谁还有空写话本啊,早就丢到一旁去。”胡源摇摇头,“也就是童生,还有少一些的秀才,愿意做一做。”

“不过更多的还是童生,你也知道,一般的秀才已经能出去教教书了。反倒是童生的日子,最艰难。”

陈恒听完也是点点头,大雍朝现在降低童生试的难度后,反倒让许许多多的人都有考取童生的机会。

也算是变相的完成基础扫盲教育了。陈恒挠挠头,心中已经有数。正要把两本话本还给胡源,对方却笑着摆摆手,“你若是想写话本,不妨就把它们带回去好好看看,我们书楼里的话本,还是靠茶楼里说的多。”

胡源悄悄的将自家的受众说清楚,陈恒点头示意明白,也没再拒绝,“那我看完了,就拿来还给你,胡大哥。”

“好。”胡源点点头,到很是期待对方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

第六十六章 计划

陈恒抱着两本话本回到寝屋,很快就引来同窗们的注意。

“恒弟,你要看话本吗?”江元白搬着凳子,就往他这边靠。

“不是看,是写。”陈恒将话本放下,却没第一时间拿起来看。他要先把今天的功课做完,还有山长惩罚的抄书次数,再等着他头疼呢。

江元白却十分不解,手抵桌面撑着下巴,“好端端的写这个干嘛?”他对一旁没过来的钱大有、薛蝌招手,“你们俩没听见吗?恒弟说自己要写话本,都来出出主意。”

“写就写呗,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的吧。”钱大有正在埋首背书,只干巴巴的回了一句。

薛蝌在位置上摆摆手,示意自己不来,“是我给他想的主意,恒弟说要赚钱。他又不可能去别的商铺当账房,抄书那三瓜俩枣也不顶事,还不如试试话本的路子。”

江元白隔空点点头,有些好奇的对着陈恒询问,“恒弟,你很缺钱吗?”

陈恒颇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反问他,“江兄,你觉得我们会在书院读多久?”

这个问题,显然把江元白问懵了。他往日总是没心没肺的度日,突然思考未来这种事,当场结结巴巴道:“怎么也要……考上秀才再说吧。”

跟自己的想法差不多,陈恒点点头,继续追问:“那考上秀才要多久呢?”

“怎么也得要个五六年吧。”江元白嘀咕一句,现在正是平地起高楼的阶段,五六年也只是个虚数。不过他也明白陈恒的意思,他们俩人的家境在同窗中都属垫底。

江元白虽然稍好一些,可陈恒还是甲班的学生,书院的开销又比他要少一些。江元白后知后觉的想到,自己好像还选了画画,一年下来光是丹青画纸,开销也是十分夸张。

“我也是一样的想法。”陈恒很认同对方的判断,也把自己的盘算告诉江元白,“既然还要在书院读五六年,总得提前未雨绸缪。总不能把这笔开销,都丢给家里头,自己关上门蒙头读书吧。”

陈恒浅浅的说上一句,其实老陈家未来的情况,只比他自己说的还要糟糕些。

大姐陈青已有十岁,再过五年就是及笄之年。女孩子过了及笄,就要开始准备结婚嫁人。虽然不是马上就要求嫁出去,但慢慢物色人选的过程中,只要碰到合适的,也是绝对不会多等。

大姐嫁出去,二姐陈娴也马上就会跟上。到时候双喜,应该也开始读书,再算上娘肚子里还没出生的那个。

这样算下来,老陈家未来几年的财政,可不就是危机重重嘛。

“那……”江元白心里琢磨一圈,他家的情况也没好多少,他是家中长子,后面还跟着两个妹妹,他跟妹妹的感情又好,自然舍不得对方因为自己吃苦。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