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73)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钱大有心中亦是甚惧,他是怎么也没想明白,看上去干干净净的恒弟,是如何写出这样的句子。

“难不成他是鬼上身?”钱大有贴在江元白耳际,指了指陈恒。

“胡说八道,他有影子。”江元白赶紧驳斥。

陈恒没听见两人的悄悄话,在薛蝌兴奋期待的目光中,他挥毫泼墨间将《画皮鬼》的故事一气呵成。

当笔锋落至“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可哀也夫!”时,薛蝌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只在心中回味起这种故事的曲折离奇。

正巧此时辛素昭推门进来,他动静向来大,把木门推的嘎嘎响。到把钱大有跟江元白吓出尖叫。

“妈呀。”

辛素昭瞧着他们咋咋呼呼的模样,有些奇怪的看看自己周围,“你们俩干啥,我后面跟什么脏东西了?”

“别说了,别说了。辛兄……”江元白连连摆手,一张小脸吓的惨白惨白。

还是钱大有够义气,给他解释道,“恒弟刚刚写了篇话本,晚上读起来,实在瘆人的很。”

听到这,辛素昭心中简直抓耳挠腮,可一见到薛蝌站在旁边,只能故作姿态的点点头,踏步朝着床头走去。

“恒弟,你这故事叫什么?”薛蝌没去注意身后的动静,眼下他回过味来,只觉这个故事,跟当下的话本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明明全篇诡异阴森,偏偏最后又有道士出来,将王生一家救下。最后那句话也是点睛之笔,简直是妙不可言。

“画皮鬼。”陈恒放下笔,抬起头笑笑。又对着心有余悸的钱大有等人坏笑道,“还要看不?”

陈恒不是自夸,聊斋志异是他初中时摆在床头的读物,他上辈子对鬼故事十分感兴趣,每年暑假就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看鬼片,十分消热提神。

他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写聊斋志异,一是有喜欢的原因在这里。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样的故事往往篇幅短,也不需要架构长篇人物关系,正适合他休闲时间写写,可谓赚钱读书两不误。

“那这个话本的名字呢?”薛蝌听懂陈恒的意思,知道这则故事只是开篇,陈恒手里还会有类似的故事在。

陈恒侧头仔细想过,最终决定道:“聊斋志异。”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私心,就将这个足以流传上千年的名字,黯然消失在历史角落。

“怎么样,这样的话本能被书楼看中不?”陈恒问向薛蝌。

薛蝌不愧是有见识的,他直接点评道,“光是这一篇,已经足够恒弟扬名了。只是要赚钱的话,还是要考虑后续的故事。恒弟,我瞧你的写法,是打算一篇一篇相互分立,互不干扰。”

陈恒不住点头,继续听取薛蝌的意见。

“若是篇篇都有这样,鬼斧神工般的想法,妙到离奇的转折。我想,我是要恭称一声元和先生了。”

陈恒见薛蝌就要拱手作揖,赶忙将他挽起,询问道:“你我相交许久,这是做什么。”

“我有一事要跟恒弟赔罪。”薛蝌咳咳嗓子,便将自己前几日的盘算说出。

原来他家有个印刷铺,当薛蝌听到陈恒想要赚钱时,之所以怂恿对方去写话本,也是存了万一对方写的不好,自己直接使些关系,让书楼的人将陈恒的话本收下,自己全资印刷,再托说书先生给陈恒打响名气。

“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恒弟真是大才。我这般小觑自己的朋友,真是羞人啊。”

陈恒听的目瞪口呆,心中不禁道:薛少,你要是想送钱给我,就直说。你未免把弟弟的道德水平看的太高了。

此刻他也只好摆手笑道:“兄长关怀之意,我岂会怪罪,薛兄不必如此。”

薛蝌听完,这才整了整衣裳,不禁好奇道:“恒弟,此类故事,你是从何处听来。”

陈恒闻言一笑,“二叔的茶铺,客栈的通铺,往来扬州的路途。”

辛素昭实在忍无可忍,几番犹豫过后,最后还是少年脾气上头,翻身跳下床跑来。

“恒弟,快让我看看,快让我看看。”

第六十八章 投石入静湖

时间来到十月末,离那日写好《画皮鬼》之后,陈恒断断续续写了十天,才堪堪拿出两篇《浙东生》《江中鬼》。

倒不是因为这两篇字数多,总共加起来也才几千字。纯粹是陈恒拿着空闲时间断断续续书写,忙里偷闲罢了。

前者的故事,是浙地老大哥告诉他,后者则是他往来扬州苏州的水路上,望着渺渺夜色想出来。

这两篇文章一完成,就先被江元白等人拿去翻阅,他们看过之后无不交口称赞。只有钱大有略有些遗憾的表示:“还以为会像《画皮鬼》一样诡谲,总觉得有些可惜。”

薛蝌却笑笑,替陈恒解释道:“三篇故事,篇篇不一样。或曲折或诡谲或唏嘘。我看恒弟,是想投石问路,探一探书楼的底。”

“哦?还有这么一回事?”江元白狐疑的拿起手中的底稿,不信邪的反复翻阅,可还是瞧不明白。

陈恒跟薛蝌相视一笑,他又冲对方问道:“那依你看,我这几篇可以拿去书楼了?”

众人齐声道:“去,现在就去,我们陪你一起去。”

今天正是休沐,正午晴光艳艳,四人略作收拾,并肩走出书院,一路说笑着赶到书楼。胡源见到他们四个同来,以为是来了门大生意,赶忙引着这帮人进屋。

待陈恒道明来意,胡源点点头,虽然奇怪对方写的这么快,可还是先问道:“陈弟,可否先让我看看你写的东西?”

这是应有之理,陈恒自然不会拒绝。将三篇故事交到对方手中,胡源直接靠着柜台翻阅起来。

他的眉毛时而紧皱时而舒展,大家一边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一边也好奇陈恒的文章会得到什么评价。

好不容易等胡源看完后,这位老哥却自顾自闭上眼,抬手抚平着胸口,花上一段时间平复心情后,他才对着陈恒欣喜道。

“陈弟,写得好啊。志怪一类话本,自钱希言以后,已经很难出现这样的佳作了。”他有些激动的搓搓手,小心翼翼的将稿纸放在书桌上,用黑心木镇尺将其压住。

陈恒见此情况,忍不住跟薛蝌笑了笑。胡源口中说的钱希言,两人俱是知道此人来历。

志怪小说起于两汉,兴盛于魏晋,至大唐才算真正登堂入室,引起当时热情浪漫的唐人追捧。可唐朝的盛世一过,志怪小说的势头也猛地跌入谷底。

从五代十国开始再出现的志怪小说,奇趣全无,索然无味。两宋那么多文豪大家,也少有对其感兴趣者。一直到前朝,才靠着姑苏吴县钱希言,用一本《狯园》狠狠出了些风头。

前朝人盛赞他是“土木其身,龙虎其文”,仅仅是这个评价,就可见《狯园》的优秀。如果一切顺利,也许钱希言能领着志怪小说攀上一座新的高峰。

可人生偏偏充满如果,在穷困潦倒的钱希言完成《狯园》后,正期待着靠它改善改善生活时。

一个郁郁不得志,带着无数遗憾,已经离世十年的老头,靠着一只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手持金箍棒从花果山一路打到南天门,压得天下文坛无人敢冒头吱声。

《狯园》不是不好,只是《西游记》写的太好了,若是把前者比作夜色下明亮的星星,那后者就是晨曦中的艳阳,它一出现,群星退避,横扫宇内八荒。

出道作就碰上这样的旷世奇作,钱希言的结局自然不必多言,只能抱着满腔遗憾,一身的贫穷离世。

薛蝌为好友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很是高兴,可胡源却疑惑道:“陈弟,可有将其写完?若是后面还有,不妨将它都拿出来,我可以直接代叔叔做决定。”

这下是真戳到陈恒的难处,聊斋志异全篇共有四五百之多,除非他不读书,且不吃不喝写上几年,不然绝对拿不出全篇。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