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103)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阅读记录

所思所想首要考虑的是利益。

闻言。

扶苏若有所思。

他本以为嵇恒让自己重走开国路,是为了让自己体会大秦先君的艰辛,但嵇恒后续的这番话,却让他当即醒悟过来,嵇恒只是想借重走来招徕民心,让民众减少对秦廷的怨恨。

扶苏道:“扶苏明白了。”

嵇恒深深的看了扶苏一眼,怅然一叹,没有再开口。

他其实很想让扶苏真的去走。

但大秦眼下问题繁多,以扶苏的才能,根本就招架不住,最终还是改变了主意,让扶苏借此去招徕人心,让关中黔首感念旧情,不至于怨恨之意继续滋长,为大秦后续改变多争取一点时间。

大秦欠缺的就是时间。

听到扶苏的话,胡亥眼皮一跳。

脑袋垂的更低了。

嵇恒扫了胡亥一眼,并没有太在意,继续道:“今天就到这吧,回去跟始皇说一声,择个良辰吉时就可以去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有时适当的深入地方,对天下也会理解更深刻。”

扶苏点点头。

他本想让嵇恒替自己讲一些史。

但前面那番话,也是让他明白,自己已偏离了。

自不会再继续。

他拱手道:“多谢嵇先生指点。”

“扶苏告退。”

“胡亥也走了。”胡亥跟着说了一声,也跟着走了出去。

去到院外,胡亥有些好奇道:“大兄,你真要听嵇恒的,去效仿先君的道路?”

扶苏正色道:“自然要去。”

“我们这些年在父皇的羽翼下,生活的太过安逸了,早就忘却了四周并不安全。”

“之前的宗室子弟,在我们这个年纪,早已出入疆场,建功立业,或者为政地方了,我们在宫中读了十几二十几年书,却也只是读了十几二十来年的死书,不出去走走,又如何领略天下的美好?”

“书中得来终是浅。”

胡亥凝声道:“但我看嵇先生的意思,分明是想让我们走六地啊。”

扶苏看了胡亥一眼,道:“有何不可?”

“腿生来就是用来走路的。”

“跟大秦历代先君相比,我们走点路又算什么?”

“当年整个关中一片荒凉,是大秦的先祖带领着一众秦人披荆斩棘,靠着顽强的意志硬生生打下来的,我们现在享受着祖辈的余荫,岂能因此懈怠?整日想着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眼下大秦时局维艰,我们更应勉力同行。”

见扶苏一脸坚毅,胡亥脸色变了变,也没有再开口,附和道:“兄长教训的是,是胡亥不思进取了。”

不多时。

两人回了宫。

扶苏径直去了咸阳宫,将嵇恒的想法告知给了始皇。

嬴政高坐其上。

听完扶苏的话,嬴政眉头微皱。

他的目光停在扶苏身上,沉思了好一阵,才淡淡道:“准,此事就交由嵇恒负责。”

闻言。

扶苏却是一愣。

他迟疑道:“父皇,嵇先生眼下不便示人,让他负责,会不会有些不妥?”

“他会处置好的。”嬴政漠然道:“他也知道该怎么做。”

扶苏苦笑一声,却也不敢反对,只得拱手道:“儿臣知道了。”

“儿臣这就将此事告知嵇先生。”

嬴政点点头,道:“从秦亭伊始,到大秦立国,秦人走了六百多年,六百多年的历史,的确该让人重视,大秦的宗室子弟,也该去深刻的了解大秦的过去。”

“父皇英明。”扶苏道。

“嵇先生提到看史书时,儿臣便深以为然,只是儿臣当时并未太过重视,而今想来,却是实在不应该。”

扶苏苦笑一声。

他之前的确没太过重视。

只是想着读史书,读哪些不是读?

而今回想起来,顿知自己的无知,连自家历史都不知晓,又哪有底气看其他史册?

嬴政拂袖道:“下去吧。”

“儿臣告退。”扶苏连忙拱手道。

等扶苏走远,嬴政双眼微阖,低声道:“重走大秦开国路。”

“嵇恒,你还的确是能想办法。”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朕倒也想看看,你究竟多有能耐。”

嬴政嗤笑一声,并未就此费心,继续批阅起了奏疏。

另一边。

扶苏的去而复返。

却是打破了嵇恒生活的平静。

听到扶苏的传话,嵇恒久久没有吭声。

他坐在席上,眉头紧皱。

他其实没想过离开咸阳,也对此没抱什么希望。

因而从始至终都只是出谋。

只是始皇突然让自己负责,实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沉思了一阵,似想清了始皇的想法,嘴角露出一抹笑容,缓缓道:“始皇还真是心胸宽广,不过有些贪得无厌了。”

“人情见习封建故事。”

“不得遽易之。”

“大秦走的是自上而下,却想让我领着扶苏,借着重走开国路,去体会秦国的自下而上。”

“既要又要,终究是太贪了。”

“不过由我负责……”嵇恒看了扶苏一眼,眼中流出一抹异色,轻笑道:“我嵇恒的胆子可是很大,我想达到的目的,也比招徕人心要的更多。”

一旁。

听着嵇恒的话,扶苏面露一抹尴尬。

嵇恒丝毫不理会,沉声道:“既然始皇把此事交由我负责,那就要按我的规矩来。”

“我还余有多少钱。”

扶苏道:“一金八十七钱。”

“足够了。”嵇恒道:“五百来钱,够你们兄弟走个来回了,你回去通知你的其他兄弟,有想跟着去的,带上验传,带几套衣裳,一柄剑,就可以跟着了,不带随从,不带钱粮,既然要体验,那就从艰苦开始。”

“人数不强求。”

“万丈高楼平地起。”

“你们也当从放下贵胄身份开始。”

“三日后,带上相关史书,找辆马车来接我。”

“就这样吧。”

第113章 陆海秦川!

三日后。

嵇恒等人出发了。

非以长公子的身份,而是以御史府治下,修撰秦史的官吏。

同行的人只有十人不到。

扶苏现为‘少吏’,官秩为两百石,腰间配着一枚铜铸官印,跟后世的方方正正不同,大秦的官印外形又圆又薄,很像一枚硬币,背面则像一枚纽扣,一个小孔系着黄色的绶带。

这是最为低级的官印。

即铜印黄绶。

他们这次出行并没有马车。

而是牛车。

大秦《金石律》规定:都官有秩吏及离官啬夫,养各一人,其佐、史与共养;十人,车牛一辆,见牛者一人。

每个‘有秩’级别的官吏都可以分配一名‘养’,负责给有秩官员及和他的副手‘佐’,秘书‘史’等人做饭,有秩官吏和他的部下,每十人可配备一辆牛车。

这次的出行很简约。

除了嵇恒、扶苏、胡亥,还有公子高跟公子将闾。

其余五人为随行侍从。

嵇恒跟四名公子坐在牛车上,车上堆着不少竹简,有空白的,也有记着秦史的,那五名侍从则步行跟随着。

牛车走的很慢。

但车上的诸公子,对此并不在意,还很好奇的打量着四周,一副初见世面的模样。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他们以往就算出城,也都被护的死死的,基本没正大光明跟接触外面过,还是以这般宽松的姿态。

嵇恒侧着身,倚靠在木板上,拿着牛鞭,用力挥了一鞭子,他现在就是那名‘养’,水牛吃痛,发出哞哞的牟叫,四只蹄子摆动的幅度大了一些,一行人就这么优哉游哉的,驶离了咸阳,高大城池渐渐不见,引入眼帘的是一片田野。

走了一阵后,诸公子紧张的心绪,俨然是放松了下来。

嵇恒望着水域绵延的山水长卷,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轻声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东西南北,池窈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州淤之浦。”

上一篇:渡风尘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