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511)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阅读记录

是典客姚贾。

他们同样力荐张苍为御史。

当这几份文书被宣读出去,令狐范已是面如死灰,他已经明白过来,一切其实早就尘埃落定,他从来就没有机会。

他颓然的坐了回去。

当听到御史大夫、典客等重臣举荐时,朝堂轰然爆发出一阵热议,事到如今,就算是前面对具体情况还看不真切的大臣,此时也都明白了。

少府之位已是非张苍莫属!

第374章 经济上的开源节流!

听到御史大夫顿弱、典客姚贾也举荐张苍,扶苏倒是有些惊讶。

他看向张苍,笑着道:“张御史,看来我之前对你还是不太了解,本以为你因相貌身材,一直不为朝廷重视,但从今日的情况来看,恐并非如此,不仅李斯丞相愿意为你举荐,现在连御史大夫、典客等朝廷重臣都为你举荐。”

闻言。

张苍苦笑一声。

他哪知道顿弱跟姚贾为何会举荐自己。

甚至李斯举荐自己,他其实自己都很惊讶,他跟李斯并无太多交情,他们的确都是荀子门徒,但他入到荀子门下时,李斯已是学业有成,没多久便离开了,而后李斯就直接扶摇而上,更是他追之不及,而他也不屑去托关系。

因而两人关系实则是淡如水的。

不过李斯举荐,其实还是有一定说辞,毕竟是师出同门,而且多半是扶苏为自己张罗的,至于御史大夫跟姚贾,多半是顺水推舟,为了让自己能坐稳少府之位。

他心中门清。

只不过又岂会真的说出?

张苍拱手,肃然道:“臣实则并不知会有如此多朝廷重臣举荐臣,不过对于少府之位,张苍的确有一些想法,张苍为上计御史多年,主管天下账目,因而对地方的情况是有些了解,虽然并不全面,但总体还是有所涉猎。”

“在臣看来。”

“昔日少府治下,财政已十分严重。”

“只不过前几年有殿下谋划的‘官山海’,为朝廷开源了一些多余的钱粮,就此延缓了财政危机的爆发,但随着这几年朝廷的各项大工程出现,这些多出来的钱粮,也渐渐入不敷出,朝廷的财政越发窘迫,而今已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但少府乃国家经济之命脉,岂能真就陷入一滩死水?”

“脆弱的财政对大秦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臣力主求变。”

“臣之求变之心,李斯丞相或许有所察觉,御史大夫掌管御史府,因而也有所意识,他们恐也同样发现了财政的问题,故才会在这时引荐于你。”

“张苍同样深感压力。”

“但天下积弊,总需要面对。”

“张苍愿意去尝试一二,对少府现有的窘迫,做一定的挑战,让大秦的经济不再如一潭死水,而是重新流动起来,活跃起来,以此让大秦在经济上不断摆脱束缚。”

“这也是张苍目下之心愿。”

“请殿下明鉴。”

闻言。

扶苏微微颔首。

他看向张苍,凝声道:“张御史有心了。”

“你既然对天下经济有一些想法,可否当众说一下情况,以让诸位朝臣明晰你的想法。”

“少府之位事关重要。”

“扶苏也不得不再三谨慎跟思虑。”

张苍点点头,他朝扶苏拱了拱手,又朝其他大臣微微拱手,沉声道:“想改变天下经济,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只有一个法子。”

“开源节流。”

“而今天下,开源并不容易。”

“天下租、税、赋,早已压得底层民众喘不过气,朝廷也已是收无可收,再多征收,只怕地方真就要满地烽火了,但财政问题迫在眉睫,朝廷又不得不为之改变。”

“这便是当今财政之难。”

“但开源不容易,并不意味着不能。”

一语落下,举殿皆惊。

殿内大臣一脸惊疑的看着张苍。

他们虽对经济之事不太精通,但作为大秦的官吏,基本各行各业都有涉猎,只是了解不全面,他们又岂会不知经济的困局?

开源。

可没那么容易。

扶苏当初行‘官山海’,已是天下很大的‘开源’了,‘官山海’之下,朝廷的财政可是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甚至可以这么说,官山海是为财政续了命的。

但普天下像‘官山海’这样的开源,已几乎是没有了。

商贾已榨不出油水。

底层更甚。

对于其他朝臣的狐疑,张苍自是看在眼里,他淡定道:“诸位大臣的目光太过局限跟狭隘了,大秦之内的确已找不到可开源的财政源头了,也不可能再去压缩底层的生存空间了,但大秦之外呢?”

“大秦之外?”众朝臣一脸狐疑。

张苍又道:“我之主意在匈奴。”

“当年天下合纵连横时,我大秦之国相张仪便提出了一项政策。”

“远交近攻。”

“臣认为此刻当效仿。”

“暂时放下跟匈奴的仇恨跟敌意。”

“一定程度上进行交好,让双方进行商贸,效仿管仲在齐国的措施,在关隘征收关税,除此之外,朝廷作为取胜方,自要表现出应有的强势,通过武力的形式,压迫匈奴低价贩售牛羊马等货物,同时高价购买朝廷的盐、茶等物。”

“以此来赚取钱粮。”

话音刚落。

朝堂上立即有人反驳。

杨熊道:“对于张御史的想法,我杨熊不敢苟同。”

“而且恐非是我一人不敢苟同,而是大秦所有的将士都不会同意。”

“驱逐匈奴,乃大秦国策,为此朝廷陈兵三十万在北疆,更是多次出兵北伐,这才将匈奴追亡逐北上千里,而今一旦开放经商,匈奴岂不是要再度卷土重来?到时边疆岂会安宁,大秦将士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代价,才换来的安宁,岂不因此白费?”

“你这想法分明是在资敌。”

“其心可诛!”

“这消息若是传出去,北地的将士会如何看?岂不引起军心动摇?天下其他人又会如何看?又如何去告慰那些死去的将士?”

“军事乃国之大事,岂能贪图眼前蝇头小利?”

“我杨熊断不可能答应。”

杨熊态度十分尖锐,不容任何争辩。

朝中其他大臣也纷纷反对,一时间,张苍成了千夫所指。

张苍面不改色。

任由朝堂大臣辱骂质问。

等殿内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张苍才沉声道:“张苍的确不通军事,但过去也曾涉猎过军书,多少也算博览了群书,知晓国与国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盟友跟敌人,存在的从来都只是利益。”

“以利交,因利散。”

“这才是天下国与国之间正常的相处。”

“若是因一时短兵相接,便互为仇雠,那天下格局又岂会是今日这般?”

“当年秦晋交好,联手压制楚国。”

“秦楚交好,合力围晋。”

“这样的例子,在过去数百年,比比皆是。”

“而今只不过是将昔日的‘晋’‘楚’‘齐’等国,换成了‘匈奴’罢了,为何就能引起诸位大臣这么强烈的反对跟意见?”

“诸位的倨傲心态有些太重了!”

“大秦的确一统了天下,但匈奴又何尝不是一统了草原?”

“朝廷三十万大军北伐,也并未因此将匈奴覆灭,只是将匈奴追逐上千里,这便足以证明,匈奴的实力并非等闲,面对如此草原霸主,又岂能再如过去一般短视?”

“当以过去对待诸侯一般视之。”

“大秦驱逐匈奴,军威正盛,若就这么戛然而止,那才是对大秦的不尊重,大秦在驱逐匈奴上,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仅仅是收复了河北地,将匈奴人赶出去?这难道就足够了?若是朝廷能借着如今的强势跟匈奴做一定的缓和。”

“倒逼匈奴内部向朝廷低头,朝廷得到了利益,岂不比现在更高?”

上一篇:渡风尘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