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520)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阅读记录

过去扶苏羽翼未丰,需要借蒙氏之力,稳住朝堂的阵脚,现在扶苏羽翼已丰,蒙氏在朝中威望这么高,又怎么可能不遭到扶苏忌惮?自然不会再像过去一般亲近。

打压才是注定的。

这次只不过是找了个合理的借口。

而蒙恬作为北原大军主将,负责长城修建的主官,根本就没办法置身事外,因而也根本逃不过这次的针对打压。

至于军官学院。

这更是打压意味明显。

扶苏分明借着蒙恬不在军队的时间,不断扶持军中的其他将领。

尤其是王氏。

王氏在王翦跟王贲相继离世后,已明显显露出衰败之象,若是能主掌军官学院,对于王氏在军中的威望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提升,此消彼长之下,过去在军中一家独大的蒙氏,或许将会再度由王氏来进行分庭抗礼。

军队的格局也将随之改变。

不少人也不由感慨。

扶苏的驭人之术,已越发醇熟了。

从最开始将蒙恬调回来,其实就已在暗搓搓的打压了,很多时候,根本就不让蒙恬参与相关的决议,或许这才是蒙恬这次爆发的主因,但这又何尝不是扶苏有意为之?而今更是直接明目张胆的削减其权势。

现在的蒙恬虽还顶着一个上将军的头衔。

但不在军中。

在朝中又无具体任职。

几乎就只是空有一个上将军名衔。

等到军官学院建立,苏角、王离等原本的副将,在军中的威望将会大幅提升,蒙恬在军中的威望无疑也会相较削弱。

蒙氏在军中一家独大的情况也将彻底改变。

蒙氏对皇室的威胁,也将彻底消除。

此刻。

朝中已无人再敢小看扶苏。

从最开始的胡毋敬,再到前不久的杜赫,再到现在的蒙恬。

大秦的三公九卿,就这么一个个倒在了扶苏的精心算计之下,完全没有任何抗衡之力,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扳倒了,若是还以为扶苏跟过去一样,依旧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只怕真的面对扶苏时,会被吃的连渣都不剩。

扶苏的帝王之象已彰显无疑。

不过蒙氏在朝中受阻,是很多朝臣乐于见到的。

过去蒙氏太显赫了。

让很多朝臣都倍感压力。

而今蒙毅被免官,蒙恬遭到冷落,蒙氏在朝堂的影响力已大幅削减,虽然依旧显赫,也依旧是权倾朝野,但他们而今却已感觉轻松不少。

毕竟……

有一个皇室就很让人有压力了。

上面还压着个蒙氏。

这自然是让很多人深感压力。

不过朝中也有心思敏捷的,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端倪。

他们并不认为蒙恬真的失势了。

扶苏跟蒙氏一族关系很好,这早已是天下皆知的事,就算这件事让蒙恬大动肝火,但也不至于闹得沸沸扬扬,更不至于将这几十年的交情,一下子全部断送掉,蒙恬就算再胆大,也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而且这也不是蒙恬的性子。

这更像蒙恬跟扶苏有意放出的一个假信息。

用以迷惑匈奴。

给外界营造一个打压蒙氏的假象,从而让匈奴掉以轻心,放下戒备,以促成后续的缓和之事。

与此同时。

还让蒙恬从泥泽中脱了身。

此后恐没有官员跟将领继续让蒙恬反对了。

不过。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蒙氏在朝堂的影响力的确遭到了削弱。

但这件事,是不是皇室跟蒙氏都乐于见到的,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管最终真相如何。

经过这次的事情后,朝堂反对的声音,却是消停下来,没有官员再去上书反对,相应的政策也很快就传递了下去。

在这大政频出的九月,本该为天下瞩目的全国上计大会,因扶苏的突然动作,倒是显得平淡很多。

甚至就算召开时,也显得有些平静。

世人热议更多的还是少府九月颁发出去的令书。

另一边。

始皇的车队已到了洛阳。

距始皇巡行开始,已过去了整整八个月。

只不过让不少人有些惊奇的是,很多朝臣都以为,始皇会急忙赶回去,参加一年一度的上计大会,但临近关中,始皇的车队却放慢了一些。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人暗中猜测着。

与此同时,洛阳行宫。

嬴政看着扶苏送来的文书,嘴角掠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看向下方的李斯,问道:“这九月十月,咸阳倒是热闹的很,对于朝中的那些事,李丞相有何见解?”

第380章 我李斯……终活成了鼠辈!

李斯目光微凝。

他沉思片刻,轻笑道:“臣认为殿下考虑的很得当,应付的也很得体。”

“朝廷跟匈奴的关系,过去的确互为仇雠,但国家利益上面,并不存在真正的敌友,正如朝中送来的文书上所讲,匈奴跟朝廷的关系,实则跟过去诸侯间的关系类似。”

“可为友,可为敌。”

“一切都要基于本国的利益。”

“只要于大秦有利,就算放下成见、放下仇恨,也未尝不可,等到双方利益冲突,到时再起兵戈,也在所难免,国家之间从来就没有绝对的盟友,也不会有绝对的敌人。”

“朝廷跟匈奴的缓和,能给朝廷争取到不少的回旋空间。”

“此举的确会引得北地的民众不满,也会惹得北原大军的将士不满,但总体来讲,对朝廷是利大于弊的,只要有利,那就可图。”

“至于殿下的其他想法。”

“同样有可取之处。”

“无论是关东修建中转仓库,用以减少路途的钱粮损耗,还是将十二金人重新回炉冶炼,都能为朝廷节省下不少的钱粮。”

“当年商君徙木立信。”

“真正让人相信的其实是商君真给了金。”

“钱粮的多寡,决定着‘民众公信’的程度,若是朝廷能足额兑现公布出去的令条,天下万民又岂会不信服?”

“因而殿下从钱粮着手。”

“最合适不过。”

对于李斯的回答,嬴政不置可否。

他又问道:“那你对现在的扶苏是何看法?”

闻言。

李斯面色微变。

他狐疑的看了眼始皇,心头思索了一下,神色不确定道:“殿下已初具帝王之象,只是行事方法等诸多方面,相较陛下还是有极大不足,但已初显明君风范。”

“臣为陛下贺。”

“臣为大秦贺。”

听着李斯的恭维,嬴政淡漠的笑了笑,冷声道:“李斯,你知道朕为什么这么信任你吗?”

李斯身子一颤,低垂着头道:“臣不知。”

嬴政冷笑道:“你其实知道,而且你谁都清楚。”

嬴政缓缓站起身,望着下面瑟瑟发抖的李斯,眼中闪过一抹慨然,沉声道:“你李斯自用事以来,二三十余年,却始终跟朕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近来朕仔细想了想。”

“也实在没想到你李斯跟朕曾有过什么大的歧见。”

“朕曾经以此深以为欣慰。”

“认为这是跟先祖孝公和商君一样的君臣知己的感喟。”

“所以这些年,你李斯一家跟皇室不少子女,结成互婚互嫁的多重联姻关系,这些朕都看在眼里,也可以说是朕有意促成的。”

“若非是感念投合。”

“朕又岂会去做这么多事?”

“朕从来是不屑通过结婚姻之盟去巩固权力的。”

“朕也从来没有将这种君臣私议带入过国政,只是你李斯每次大事都能跟朕契合,有时候契合一致的如同一个人。”

“在整个帝国群臣中,唯有你李斯做到了。”

“其他人都做不到!”

闻言。

李斯脸色大变。

而后更是直接跪伏在地。

李斯面露惊色,额头汗水直溢,整个人惊惧到了极点。

上一篇:渡风尘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