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614)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阅读记录

“因而长城一定要继续修建。”

扶苏道:“儿臣记住了。”

“关东呢?”嬴政又问。

扶苏面色一沉,踌躇了一下,沉声道:“关东这大半年,其实并不怎么安稳。”

“对于朝廷颁布的政令,关东各郡县分歧很大,有的郡县对朝廷政令很是抵触,也极为不满,也有一些郡县十分听令,将这些政令老实的推行了下去,整体来看,朝廷颁布的政令,最终都落实了。”

“但各地或多或少都生出了一些乱子。”

“不过……”

扶苏顿了一下。

他冷笑一声,轻蔑道:“地方的乱子,儿臣并未让蒙毅去插手,只是让关东各郡县自行处理。”

“等关东各郡县处理完毕,蒙毅再通过核校地方郡县相应的账簿,对该郡县的官吏,做出一定的处理调整,而在儿臣特意叮嘱下,关东的乱子,对朝廷并未有太多影响,朝廷还借此控住了一定的关东经济大权。”

“据少府估算,明年朝廷的租税赋,会比今年高三成以上。”

“等地方钱币供应量上来,地方的商品交易也会大为发展,今后数年乃至十几年内,朝廷的商税都会得到不少提升,而这也是朝廷执意插手关东经济大权的主因。”

“要将天下的财政大权看住抓住。”

“但朝廷前段时间,对关东抓得太紧太严,导致地方官吏奇缺。”

“虽有北原跟南疆两所军官学院填补,又有将关中的学室子弟,送到关东出仕,只是相较关东被捕入狱的官吏,数量还是有极大的缺口,朝廷短时恐都填补不上。”

嬴政道:“天下未定乱世之时,用人要不拘一格,即便稍有瑕疵,只要有才就可以大胆启用,无须真就非熟读秦律,知晓秦法的人才能出仕。”

“一切以天下稳定为重。”

“儿臣明白,只是大秦过去得罪士人太狠,很多士人不愿出仕,而关东各地的贵族豪强,对大秦十分忌惮,也鲜少愿意出仕,这次大秦又将地方不少贵族豪强清扫,更加剧了关东对朝廷的恐慌,儿臣目下也无太好办法。”

“不过北疆跟匈奴的摩擦一直存在,也能源源不断提供士官,而地方初级学室也在不断修建。”

“用不了几年,大秦官吏短缺的局面,便会得到极大改善。”

嬴政点头,他又道:“关中呢?”

扶苏笑着道:“关中倒是一向稳定,随着阿房宫的停修,以及长城的暂缓,已有数十万老秦人回了关中。”

“现在关东出身的士卒已有人在军中崭露头角。”

“这对关东底层黔首的号召力很大。”

“随着时间推移,朝廷能从关东征发到越来越多士卒,到时南北两军中,不少老秦人也能得以退伍,回归到关中,大秦之根基,也会随之得到稳固。”

“父皇尽管放心。”

嬴政清醒的摇头,道:“太慢了。”

“若天下局势有变,当立即着李信,将上邽的数千户老嬴秦部族,全数迁回关中。”

“也要立即从南北两地调回十万大军镇守。”

“关中不可有半点闪失!”

扶苏愣了一下,也是连忙点头:“儿臣记住了。”

嬴政道:“你处理朝堂政事已有一段时间了,对朝堂也较为熟悉,但掌权天下,跟你过去所做的事,并不完全一致,经济大权固然重要,但想要执掌天下,最重要的不是钱。”

“而是兵!”

“目下军中除蒙恬、李信、章邯等人可用。”

“最近军中冒头的,韩信、章豨、翁仲、杨武、杨喜、苏胡等人,都可为用,不过具体能不能用,能不能大用,则要靠你自己去权衡考虑了。”

“朝中的大臣,你早有定计,朕就不多说了。”

“你心中当有数。”

“但对于兵权,必须完全掌控。”

“谁敢染指,就杀谁,无人例外,也不能有例外。”

“扶苏,你记住了吗?!”嬴政的声音一下变得急切不少。

“父皇……你这是……”扶苏心中有些慌,他已感觉到了不对,始皇这一番交代,更像是临终嘱托。

“朕问你记住了没有!”嬴政用力拍打着大案,怒声问道。

“父皇——儿臣记住了。”扶苏扑拜在地痛哭失声道:“父皇不要再说了,儿臣不想父皇再说了,儿臣不想听了。”

“父皇……”

第442章 溘然长逝!

嬴政没有理会扶苏的话。

他继续说道:“掌权天下,最主要的便是那句古话。”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若是真的细分下去,其实又分为四类。”

“主要是长枪,短剑,钱袋,笔杆,这也是重要先后。”

“掌有长枪利箭,便掌握了武力,而短剑是保证,有足够力量将天下的不稳定因素给清除掉,至于后面两个钱袋跟笔杆,你其实很早就接触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你千万要记住。”

“大秦政权中,什么都能丢。”

“唯有兵权不能丢。”

“至于朝堂,朕现在对你是放心的。”

“而宫廷内,宗正暂时是可信的,但此人甚至是朕的长辈,或多或少,会让你有很大受掣肘的感觉,因而不能用太久,而且他本就只是临时接替宗正之位的。”

“至于高、将闾等人。”

“你可安排出去出仕为官为吏。”

“他们自身是入的宗室籍,但其子嗣,则一律按照按秦律执行,无功无爵者,不得入内,三代之后,便如当年华氏、严氏等一样只为宗室的旁支,三代无爵者,彻底从宗室籍除去。”

“也再无返回宗室籍的可能。”

闻言。

“父皇……”扶苏面露惊恐之色。

嬴政眼中流露出一抹痛苦,但很快,就化为了坚定跟冷漠。

他沉声道:“为君者,不能妇人之仁。”

“大秦不养无用之人。”

“无功不受禄。”

“又岂能再去受爵?”

“若是连爵位都不能获得,这是对大秦宗室的侮辱。”

“此外。”

“经过上次的事。”

“朕已察觉到,大秦的宫廷体系是有问题的。”

“朕当初的一些想法,并不完全正确,你后续不用太放在心中。”

“朕这段时间也想了一下,想到了一个主意。”

“你听也可,不听也可。”

“都取决于你。”

“这个想法便是立储立后。”

“大秦偌大的宫廷需要有人专门照顾,但如此一来,宫廷内部恐会多出很多是非,其中取舍,便要你自己去拿捏了,朕也给不了你太多的建议。”

“对于朝堂。”

“天下大器,在位与人。”

“不可以一节也。”

“你素来追求有才有德有名的,但国家大政,在于权位跟人才,不能只凭一个方面选用官员,就如名声,若是太过注重名声,只看中有名之人,而枉顾了其他事实,则注定会失掉很多的人才。”

“取材是不在于此的。”

“若朝廷有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长吏过营,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

“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箪壶餐以入官庙。”

“夫立令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

“三代推行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

“对于官吏,不要太过在意一些寻常琐事,更要看重其才能跟才学,不若便会错过如晏子、张苍这般的人才,你性情较为清高,恶之极恶,喜之极喜,却是太过表面,有着一股傲气、一股贵气,然作为君主,当一视同仁,不能以自身喜好为抉择。”

“君道艺也不以个人好恶为抉择。”

“你需得牢记。”

扶苏脸色一白,连忙点头道:“儿臣记住了。”

上一篇:渡风尘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