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1007)

作者:皇家雇佣猫 阅读记录

而从大明新疆向西,越过里海,可以确定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了。

至于西方,正一盘散沙呢。

其实说起麦哲伦全球航行这个事,那不是他们有冒险精神,而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给逼的。

因为西方的生存方式就是依赖贸易,东西方的贸易尤其重要,不然自己跟自己贸易啥呀?

但奥斯曼土耳其横跨亚欧大陆,把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一顿收拾,君士坦丁堡也给拿下了,就是后来的伊斯坦布尔。

一直到21世纪,这个原来的欧洲人、东罗马帝国首都,都还在土耳其人手中呢。

奥斯曼帝国挡在东西方之间,最辉煌的时候控制地中海,西欧、南欧那些国家往东做不了生意,他没办法,只能向南往非洲大陆去,或者向西,向西就撞到了北美大陆。

事实上,西方国家的整体社会动员组织、经济、军事一直比较落后,所以说蒙古人兴起收拾他,突厥人过去也收拾他,更早的匈奴过去那更不必提了。

还真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么逼他一下,逼出了地理大发现。

之后两百年,西方开始工业革命。

自此,以及后五百年,那确实领先全世界。

倒不是说他一直这么厉害。

朱厚照咂摸着,麦哲伦全球航行这件事确实是个巨大的冲击,虽说现在是有些争论,但这个铁一般的事实是没办法否认的。

对他来说,肯定是借着这个事情,把地圆说给确认下来。

不过现在太多人在争这件事,这就有点儿浪费时间了。

其实已经有这个基础,或许他该向前推动一下……

虽说他不是什么学术大牛,但从伽利略到牛顿的力学成果是现代科学的基础,这一点还是知道的。

伽利略更为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用一些事实铁证来证明结论。

而不是限于文科生的那种定性争论之中。

现在,趁着地圆说这次争论,他至少可以引导景旸以及相信他的这批人,鼓励他们用实验、实践去证明自己的结论。

作为皇帝,他当然是以现实的结果为准,而不是看谁嘴巴上说得更有道理。

“这件事没什么可争的,都绕着航行了一圈,明证在手,哪里是一帮海都没有出过的人的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推翻的?”

尤址没想到皇帝这么说,“可是……可是它没道理啊。”

“这世上没道理的事多呢,因为突破人的想象,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才能不断进步。”朱厚照起来伸了伸懒腰,“外面的人若是要争,那便让他们争,朕相信景旸,天下人必定也有相信景旸的。”

“陛下的意思,是要鼓励他们的争论?”

“当然,理越辩越明,一直辩到有一方人拿到铁一般的证据出来。不过啊,朕估计似你这样的,是不相信也不行了,今后,大明与西洋的联系越来越多,咱们啊,反驳不了的。”

尤址脑瓜子一动,“奴婢想着,陛下一向讨厌清谈,此番却容许朝臣为此而争,想来必定是希望地圆说能够天下皆知。”

朱厚照一愣,指着他笑骂,“你啊,真有几分聪明劲儿。”

他确实就是这么打算的。

而且他要表态支持景旸,好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不然,这近代科学知识的星星之火,怎么燎原呢?

之后,他要来纸笔,并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门里,开始回忆、梳理伽利略的那一套什么速度与加速度、重力、自由落体……

一时间只觉得自己要长脑子了。

都当了皇帝了,还要跟这儿做公示推导,速度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这个要成立还得有些限制条件……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

皇帝开始和数学较上劲,

外面也翻了天了,

毕竟景旸这个驴脾气也起劲,他一口咬定,绝不改口。

而且他一张嘴说不过这些人,于是又写了文章扔到《明报》上。

可文人动笔谁还怕,他之后,其他反驳的人也开始写文章,

这个事情自然也就以一种‘奇说、怪谈’的方式迅速传播开来。

而且景旸第一次把地球仪展现在大明官员、百姓的面前,就是告诉世人,在大明的西边还有广袤的大陆,

而海洋,亦不再是深渊,

海洋,是通途。

第八百五十八章 殖民之路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啊。当年景旸在京还是侍从室的时候,尚且是一后辈。皇上观他敏捷干练,任事勤勉,因而屡屡委以重任。九年过去,他摇身一变成了博望侯,再回来时,不知暂时蛰伏,偏要在这件事上和大皇子,和张阁老争个对错。”

载垨回来以后,他这个郡王府反而比载壦的亲王府要更加热闹。

以姜雍、蒋冕为首,一众官员到底还是认他的这个身份。

载壦也在一旁听着,

不过上次弹劾张璁、再加这次皇帝先封老二为亲王,却把老大忘了。

种种因素之下,他们两个现在有些许尴尬。

至于姜雍说的这个事情,便是博望侯景旸逢人就开始炫耀他在外的见闻,人们越是以‘地圆之说’来笑他,他越是要在这里和人争论个高下。

你来我往之下,现在从文武百官到皇亲国戚,从内侍到外臣,哪个不把这事拿出来当成笑谈?

其实若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不管哪一方嘴上沾些便宜都无所谓。

不想景旸‘变本加厉’,开始攻击笑他的人,说他们不能体会皇上派使远行的圣意,只知坐井观天。

这就变了味道了。

也才惹得像姜雍这样的人对他心生不满。

但人狂,也有狂的道理。

一般人还真不敢说道他说道得太狠,万一言语不慎,变成妄议皇上所定的国策,那就事儿大了。

载垨守着大皇子的身份,这点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他摆手说:“算啦,他要如此,随他去了,与我等亦没有太多相干。”

蒋冕又说:“就依大殿下所言。不过地圆说尽管荒诞,但景旸所带回来的《万国图志》却是不假。臣原以为大明疆域万里,物产丰饶,却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么大的陆地,还有像佛郎机一般称霸西洋的国家。

而皇上又一心积极向外,如今大明的兵锋都到了石塘港。加之极西之地,佛郎机之国等到处掳掠占地……不少人看着眼热……”

载垨听了以后神情有些怔怔,似乎略微也有些抗拒。

地圆说虽然离谱,但世界之外有那么多的国家、土地,这总不是假的。

如果说大明以前是纯粹的农业国,那便也算了,但正德二十年的大明,依赖海贸、依赖产业,这就会反过来影响更多人的想法。

尤其是朝堂之上的勋贵,他们的身家都和大明南洋贸易公司有关。

一味的偏向于内,会导致他们失去这部分人的支持,更加会让偏离皇帝的心思。

他考虑的是这一点。

只有清流文臣向来比较偏好不要动辄就大动兵戈。

载垨也没笨到那种程度,他一看蒋冕这样讲,马上就预知到他接下来的话,

“……古语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我大明是礼仪之邦,天朝上国,大行掳掠之事也违背天道人伦,臣等……也是担心,若是大取不义之财,不仅有损圣德,而且也会让大明深陷战事漩涡,在远离中土数千里的地方,处处竖敌……”

“蒋侍郎。”载垨把他的话打断了,“如今我大明上上下下都在睁眼看世界,究竟如何自处,想来父皇会深思熟虑。至于这佛郎机人,他们四处掠夺,便如原来的鞑靼人一样,咱们说的礼仪,他们都听不懂,又有何用?”

“睁眼看世界……”姜雍呢喃着这一句时兴的话,“敬之(蒋冕字),我倒是觉得大殿下说得有些道理。最多十年前,我们这些人还以为中原之外尽是蛮荒之地,可现如今你也看到了,石塘港外是沃野千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