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1114)

作者:皇家雇佣猫 阅读记录

王守仁解释了一句,“所谓顺利,主要是两条,一是风调雨顺、二是足价出货。缺了一个都不行。”

“这位老爷是懂的。最初那几年,棉花行情好,好些人种了就有高价,后来人人模仿时价格却低了,这才意识到还不如种粮食实在。至少种粮食只需要风调雨顺。”

王守仁又解释:“所以江南也不是家家户户都种棉花,一波起潮,一波落潮,就是这样波动。”

这就是朱厚照总是强调产业的原因。

商业社会就是这样,需求不能断。所以这样的国家对外发动战争是必然的,因为需要控制市场。

对于商业国家来说,你不和我做生意,就是相当于要我的命,这虽不是侵略,但和侵略的结果是一样。

朱厚照难得出宫一次,所以从官道上下来以后便一直东张西望。

这条入村的小路是跨了一跳河的,河上有一座拱桥,没有很古老的感觉,看来是新修的。

进村的小道边上也有沟渠,沟渠不宽,因是冬季水流也浅,不过因为外形规整,一看就是人工修整的。

他与徐阶聊着,说:“瞧瞧这些。”

徐阶是松江府人,他相对了解,便说:“这些是灌溉水系,自当年西涯先生(李东阳号)在时,便组织江南各县修筑,最早是为了连同大小江河,以利泄洪,不过这么多年下来,水利兴修一直不停,到现在也有了灌溉的能效。”

朱厚照点头,带着几分满意。

江南有大湖,也有大河,不过这些天然河湖不是每个都相连通的,这样发生洪水时想要尽快泄掉就慢,但这种大河兴修,是需要几十年的功夫的,因为这是人力改变地形,只能一铲子一铲子积少成多。

“苏州府便在开挖从太湖到长江的运河。这是项十年的计划,每年农闲时动工,现在正当时。”

朱厚照想起来了,地方上禀告过这个事。

水网地带、鱼米之乡,听起来好听呢,但实际上一旦多下几场雨,整个地区就会成为一片泽国,像是淮河流域,几乎是三年一小泛,五年一大泛,那里也在进行同样的治洪工程。

这就是水利学院的必要性,农耕文化真的需要把水治好。

“颇有成效,颇有成效。”

朱厚照看到了这些小沟渠,也不会怀疑那个大运河的工程。其实也没多大,他自己心中盘算着,估摸着也就七八十公里。

“到了。”

这是一片相对大一些的村落,村门口还立了个竖起来的牌子,上面是四个大字:许文头村。

远眺下,也有约百户人家呢。

朱厚照根本不关心其他的,他先是往里走,主要是先看看房屋,这是真正的古镇了,房屋很密集,都是黑瓦白墙的风格。

泥土房子……几乎没有,这让他觉得不错。

村头还有八头牛呢,外加两个小牛犊子。

平平静静,真是个好村子。

“先生,”徐阶怕他走远,好些人也都跟着他,“还是不要往里走了,免得打扰了村民。”

朱厚照一看,他动起来把所有人都带过来了,有些尴尬,于是摸摸鼻头往回去。

“刚才问了,此地确实有未收的棉花。”王守仁近身说。

“不同寻常?”

“是不该如此,要仔细问一下。”

于是几人回身,而村里面也出来一些老人。

现在江南不少地方改为经济作物,而为了和外面的人沟通,都会统一起来。

结果他们刚想问,出来的一位老者就说:“几位怕不是收棉花的吧?不然,怎么连个拉货的车都没有。”

徐阶反应的快,“初来宝地,许多物件儿没跟上,不过我们家老爷有意做这份生意,所以先下来看看。”

“喔,那么买吗?现在我们尚有万余斤呢。”

徐阶说:“老人家,我们并无冒犯之意,只是好奇,贵村离南京城这样近,为何还会有这么多棉花?”

人家笑了笑,“做买卖不需要问那么多。作价几何,又需多少,这便足够了。”

徐阶回身看了一眼,有些为难。

朱厚照刚才就观察到围在老头身边的汉子越来越多,心思已有明悟,这帮人肯定着急,“来历不明,不收了,咱们走!”

“哎!”还未真的走就立马有人急了,“叔公,您看看,这事怎么说的?”

老头子拄着拐杖还要走两步,“且慢且慢。”

他边上的一人则抢话,“说也能说,咱们许文头村得罪了县里的大人,他不让人进村来收!”

王守仁立马询问:“哪个大人?为什么得罪?”

“就是县里的县丞曹行,因为他行事粗暴,多征杂税,我们不缴,他便用这个办法来对付我们。”

喔,难怪他们不讲。

朱厚照明白了,这帮村民也没那么‘纯朴’,他们是看自己是外乡人,不知道这里的‘规矩’,想着卖了就卖了,反正叫县丞怪罪他们去。

这道理讲清楚,这些人也有些不好意思正眼来看。

王守仁则有些上头,他过来说:“那这些棉花……”

“当然不能收。就知道有问题。”

朱厚照说完就走,叫也叫不住。

他一动么,其他人哪管那些村民如何呼天抢地,必然是都要跟上他。

在出村子的道路上,朱厚照吩咐说:“这种情况不一定是个例了,多年以前我便说过,若要商业兴旺,则必然要法度森严,否则便是各种以权犯禁的事情,禁绝不止。徐阶……”

“属下在。”

“小小一个县丞动不得巡抚大驾,你派人去处理一下。先让他用自己的关系联系棉商收了这里的棉花,再抄了他的家,但杀他浪费,派去挖运河吧。”

“是!”

乡野村头这种小事,既不需要朱厚照也不需要王阳明。

不过以小见大,朱厚照实际上是把着眼点放在了定法度上,“江南的经济作物是商业中的一环,必然乱不得。你以为颁布一个量身定做的法条如何?”

这是问的王阳明,此时他们已经回到了马车上。

“回皇上,出现这种事是臣失职,并非朝廷法度不严。”

“朕不是追究过失,下来看了以后发现水系畅通、村落有序,就知道江南百姓的生计没有多难,否则哪里来的那么多砖头房?朝廷的法度呢,是有,不过没有专门针对此事,我以为必得特别强调,他们才知朝廷重视,量刑再重些,将行商守法的观念宣扬出去。如此,应该会有成效。”

“谢皇上不罚之恩,微臣惭愧,这些事本该微臣来做。”

朱厚照笑了笑,“没事,说实在话,相比于读奏疏朕也喜欢这样。”

刚刚其实还有一幕,就是往里走的时候,隐约听见有朗朗读书之声。

在现在这种生产力之下,一个村子的村民到了冬天能有厚衣蔽体,有砖房居住,有土地耕种,还有能读书的孩子,还想怎么样?总不至于现在就要物质极大丰富吧。

“皇上护民爱民,宗社幸甚,百姓幸甚。”

这种话朱厚照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他也没什么反应,只是看着外面的景色说:“这个法条朕陪你看一看想一想,但这不是几天就能定下的事,你要仔细考察,多方听取意见,然后完善它。百姓很脆弱,一旦有所失策,代价就大了。”

王守仁心中感动,“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尽所能。”

农业方面的治水现在来看应当还是不错的,如果再行法度规范商业发展,朱厚照相信当前的繁荣就不会是终点。

当晚,他们留宿在了县城里。

县城不大,但是安静祥和,商铺林立,完全没有凋零之象,尤其还有猪肉摊,他在这看了好一会儿呢。

这让他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说实在话派兵收拾一下周边的弱国容易,皇权在手,调动力量有什么不会的,真正难的其实做到他看到的这一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