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340)

作者:皇家雇佣猫 阅读记录

刘瑾不敢大意,于是就壮着胆子说:“陛下赎罪。奴婢只是在想,陛下是不是觉得这个时候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替牟指挥使?”

“为何这么想?”

“因为陛下一向以朝政为先,如果不合适,那么就不会轻易改变。不像有些个昏庸君主,就知道自己痛快了,朝堂、国家怎么样,他们都不想的。”

朱厚照一乐,“本来以为你在胡说八道,没想到还真找到个看着像那么回事的理由。”

“在陛下身边时间久了,总是要学上一些的。”

“可惜你猜错了。朕不换他,是不想浪费一个含义深厚的政治动作。”

刘瑾眉头一皱,很快便想明白了,“陛下是要在关键的时候用这一招!”

“差不多吧。”

因为锦衣卫的角色很特别。

当初毛语文身边的徐雪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她猜测皇帝是不是在尽量得保持和文臣还算和睦的关系。

这一点其实接近了。

但是她把帝王想得过于软弱了。

朱厚照不是害怕得罪谁,他是在等待最好的时机。

因为牟斌是偏向文臣的锦衣卫指挥使,毛语文是比较残暴的。平时无端去换人,只会引起恐慌,虽然朱厚照也不怕他们恐慌。

但是如果用在一个特殊的关口呢?

其实可以作为一种进攻、震慑的手段。

酷吏上位,代表着什么自己去想。

所以不同的时候,效果完全不一样。

牟斌想不通这一点,徐雪云即使足够聪明,也只是擦了个边,因为他们都无法真正从皇帝的角度看待整个朝堂。

至于改组,牟斌根本没有什么抵抗能力,锦衣卫是皇帝的私兵,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七月十二日,皇帝抽出了小半日的时间整体上了解锦衣卫北镇抚司、南镇抚司以及经历司和各千户所的职能。

半月之后,宫里递出圣旨。锦衣卫开始正式改组,其中北镇抚司不变,负责巡查缉捕、军情刺探,主要对外;南镇抚司负责军纪刑罚、军匠档案管理等,管的是自己人。

原二十四所中有仪仗司职能的分出来,专门成立仪仗司。

不再有千户所和镇抚司的划分,千户所成为各司的下级单位,依据实际,需要几个千户所就成立几个千户所。

这样千户就是锦衣卫副指挥使的下属。

原先负责文书往来的经历司取消,人员充入锦衣卫指挥使个人的随从队伍。其实就是扮演一把手的秘书角色,像文书、账目、人事等,都在指挥使的官署里分列办公。

改组之后,锦衣卫的官员层级就是一正三副,三位副指挥使各管一块,互相独立,他们向指挥使负责,而他们下面的千户向他们负责。

这样层层分明、层层推进,首先在顶层理清楚权责。

以后,外面的事、内部的人,不管出了什么问题,朱厚照都知道找到什么人。

而且不能够说仪仗司就没那么重要。

仪仗,是皇帝身边站岗的人,能够接近皇帝,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

锦衣卫指挥使目前仍然是牟斌,分管北镇抚司的是毛语文,分管仪仗司的人是勋贵子弟,而分管南镇抚司的人选,

朱厚照正在召见。

便是之前和杨廷和提到的那个韩子仁。

韩子仁是举人出身,做事有一股冲劲,早些年曾经被朱厚照注意过,近些年也一路升官。他其实有点像是牟斌和毛语文的中和,那两个人都太极端了。

放这么一个人在副指挥使的位置上,总归是可以给将来留些余地。

所以韩子仁当前的职务是千户、代副指挥使,这个代字,让朝堂诸臣又一次看到皇帝的奇思妙想……

旁人看来,韩子仁就是副指挥使了。

但是在韩子仁自己看来,他还没有去‘代’成功。

朱厚照还要看他的表现,这表现可不是看他军纪刑罚搞得好不好。

“这次改组以后,北镇抚司对外,南镇抚司对内,对外有军情刺探,对内也是要有的。”

皇帝的话意味深长,

韩子仁还是第一次面君,不免有些紧张,“微臣不知陛下其意。”

朱厚照知道,他当初的身边人卫仲海已经去了甘肃,混入了安化王府中。

“你会知道的。”

第二百八十九章 知道了也当不知道

“牟指挥使?”

严嵩有些不敢相信赵慎口中说出的这个名字。

加刑部侍郎衔的赵慎负责调查詹秀山等暴死诏狱一案,到如今月余时间已过。这个以善于缉捕出名的官员已经小有进展。

当日引蛇出洞的招数还是起作用的,去了顺天府以后,牟斌这边肯定是派人跟着他。

赵慎调遣人手做了埋伏,抓了四个人,跑了三个,可惜没有一个活口。

不是他杀的,而是这帮人自己吞药自尽。

所以牟斌这个名字其实是赵慎猜出来的。

但赵慎对自己的判断很坚定,他看着严嵩的脸说:“为师知道你肯定有些惊讶,不过除了此人,我实在想不到朝堂之上还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能在毛语文看管的诏狱之中杀人,

能杀人杀得如此干净,让毛语文都抓不住把柄,

事后派来的人更是死士。想来想去,这类行事手段和本领都只有锦衣卫自己才做得出来,而在锦衣卫之中能瞒住毛语文做这些事的,除了牟斌,还能有谁?”

严嵩始终不解,“可牟指挥使为何要做这么做?陛下的心思是要以詹秀山等人为鱼饵继续深查,他怎么敢违背圣意就这样杀人灭口?”

这一点赵慎想不明白,他摇了摇头,“也许是有我们不知道的内情。”

“那……老师要和陛下禀报吗?”

赵慎站了起来,负着手来会走,过了好一会儿,他似乎是终于想好了,“这件事,不是我不禀报,而是不好禀报。其一,牟斌是锦衣卫指挥使,陛下身边的重臣之一,如今我没有凭据、只有猜测,这如何能给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定罪?其二,牟指挥使与外臣关系融洽,人缘极佳,而他的身后就是毛语文那样的酷吏,若我无凭无据便指罪于他,便是有助纣为虐的嫌疑,我初入京师,如此行事,实为不智。”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赵慎锁着眉头,眼神中闪烁着某种大胆的色彩,“陛下,并不想在这个时候撤换锦衣卫指挥使。我们,不可坏陛下的节奏。”

严嵩虽然天分还好,但是毕竟没有多年的为官生涯,他不理解这第三点,“老师如何得知,陛下不欲更换锦衣卫指挥使?”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的臣子之中,刘时雍进了监狱,刘希贤去了山东,现如今陛下更是连锦衣卫都可以改组,那么指挥使撤换根本就是陛下一念之间的事,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想就什么时候做。而现在没有做,那就是不想做。”

这样一份揣摩上意的本领其实已经略微突破了严嵩说能想到的上限。他听着惊讶,但细想起来其实也完全讲得通。

“如果陛下不是英睿之君,为师这样想就是毫无意义,可陛下偏偏天纵之才,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有其目的。总不至于,陛下忘了朝堂上还有锦衣卫吧?”

也就是说皇帝是故意不换的。

“可问题在于,陛下当初交代下来,是说此案要深查,无论查到谁,上至亲王、下至胥吏,全都不会饶恕。”

这话也不假。

赵慎笑了笑,“惟中,当初陛下让你混入詹秀山等人之中寻找他们贪腐的证据,对吧?”

“不错。”

“这就奇怪了,陛下向来厌恶官员贪墨,这几个还都是贪官,陛下大张旗鼓难道是要为这些人伸张正义?”

“这……”

“原先我也想不明白,可随着詹秀山的案子查下去,我便越相信自己的猜测,因为詹秀山的贪墨银子的源头,如今看来不是江西就是浙江,詹氏宗族之中,也还有一人在浙江宁波府任通判的,这帮人狼狈为奸,互通有无,应当是惯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