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一道(113)

作者:浮玉山前 阅读记录

他确实比她大,按理来说,称他为哥也不为过。只是他心里总觉着,这两个字组在一起,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就好似,被最轻柔的羽毛扫过胸膛一般,留下些痒意。

“怎么了?你不喜欢这个称呼么?”易灵愫问。

她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叫他不高兴。本来等着看他头上的弹幕,结果这弹幕就跟卡壳一般,迟迟不出来。

难道是她近日来的劳动量又不够了?

“不,自然不是。”蔡逯立马摇头道。

“只是觉着这般称呼太过新奇了些而已。”蔡逯解释道。

“那就好。”易灵愫笑笑,清了清嗓子。

“对了,你现在就唤我的字就行,以后再说。”易灵愫虽然不想让别人叫她“舒云”,但她现在也没想出个别的名字,暂且就先这么用罢。

“舒……舒云。”到底是觉着唤人家的字太过亲昵,蔡逯开口就结巴,仿佛这两个字在他嘴里打了一场架一般。

易灵愫点点头。

“那么,光哥,我俩现在要去哪儿呢?总不能一直在这玉仙观前站着罢。”易灵愫问。

她喊人的语气无比自然,就像是二人认识许久,如今是老友再见一般。

易灵愫随口一问,没想到蔡逯脸颊就微微红了起来。

“其实,我也是刚到汴京不久,前些年都是跟着家父在外游历。故而对这各处的景,也不甚熟悉。”蔡逯说罢,直勾勾地看着易灵愫,让她来做决定。

“没事没事,那我二人不如就在这附近随意走走转转罢。”易灵愫说道。

蔡逯对汴京城不熟悉,她也不熟啊。要是逞能往远处走的话,到时迷路不就尴尬了么?

易灵愫又瞥向不远处的马车,觉着大娘子这招着实不妥。她与蔡逯虽说终究还是一家人,只是现今男未婚女未嫁的,孤男寡女共乘一车,车上那么颠簸,指不定还有许多肢体接触。

这计划,不可行。

“这玉仙观里面都是来祈福的,我二人身子骨硬朗,人又有意气,倒是不必进去看了。”易灵愫说道。

“你觉着呢?”她问。

“舒……舒云说的是。”蔡逯说道。

他活了二十年,好久都不曾这般期期艾艾地说话了。今日这是怎么了?

“噗嗤。”易灵愫看着他还是那般慌易的模样,笑出声来。笑过后又觉着这般太不厚道,便又安慰道:“无事,你不要怕我。你跟我处久了就会知道,我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都没什么脾气。”

本是句安慰话,谁知蔡逯听了这番话,脸又烧了起来。

蔡逯意识到自己此刻的窘态,就转了个话题“对了,这是对面徐记的绿豆糕,你尝尝,可还能入口?”

徐记?易灵愫突然想到,当时自己买店铺的时候,那小店一旁就是老字号徐记,确实也是卖绿豆糕的一家老店。

坏了?难不成蔡逯也看到了她开的店?

“怎么了?”蔡逯见她一脸惊愕,不解地问道。

“没事。徐记可是一家老店呢,这绿豆糕肯定正宗。”易灵愫故作淡定地说道。

稳住,不能慌。

蔡逯听罢这话,松了口气,又低头拆开了一小包绿豆糕,露出里面四四方方堆着的小糕点。

“你尝尝?”蔡逯拿糕点的姿势毕恭毕敬,因为身高原因,还特意弯了点腰。

易灵愫听罢他这话,便捻了一小块放入口中。

好吃是好吃,自是她现在干站着吃,倒是觉着喉中有些干。

只是蔡逯期待的眼神太盛,她也不好意思当着人家的面说不行。

“好吃的,你要来尝一块么?”既然不能说出口,那就让他感同身受罢。

易灵愫手里又捻起一块绿豆糕,举着手喂蔡逯,并未觉着这般动作太过亲近。

“舒云,你放下,我自己拿就好。”

到底是个从小读书的正经孩子,蔡逯立马就觉着这动作不妥。

“哎呀,这有什么,以后都是一家人。”易灵愫话出了口,才觉着自己说得有些暧昧。

这话说罢,蔡逯的脸已经彻底烧了起来,宛如熟透了的柿子,红得都快烂掉了。

“好……”

蔡逯低下头,含住那块小糕。

纵然他万般小心,唇瓣还是碰到了易灵愫的手指尖。

绿豆糕有些掉渣,蔡逯舌尖轻轻扫过,还未等易灵愫反应过来,就已经抽离开来。

“咳咳,好吃么?”易灵愫不敢多想,赶快问道。

“好吃,就是有些噎。”蔡逯笑笑。

易灵愫听罢,开口道:“走走走,对面有买茶水的,我带你去。”说罢,拉着蔡逯的衣袖就往对面走。

蔡逯左手衣袖被拉着,急忙用右手将那小包绿豆糕包好,跟上易灵愫的步子。

易灵愫人看着娇小,谁知这步子越迈越大,褙子都摆了起来。

“舒云,你走慢些罢。”蔡逯觉着她走得实在是太快,便说道。

“我走得快嘛。”易灵愫停步转身,抬头说道。

蔡逯看着她仰头望着自己,眼波流转,突然间就泄了那股气,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怎么不说话呀?”易灵愫心里急着想套蔡逯的话,无意间话就软了下来。

“没事,你同原先那般走着便好。”蔡逯说道。

他这般说着,可易灵愫却看见他脸上的那片红霞刚消下去不久,此刻又升了起来。

这人可真是奇怪,这弹幕也真是恼人。她真的好想知道蔡逯这小脑瓜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两人走到了对面后,易灵愫立马放下了扯着蔡逯衣袖的手。

三月廿六,是蔡逯口中的殿试日。

这日,殿试开始得早,许多书生都来不及吃饭,便匆匆离去,赶赴皇城。

大内皇城外围是四道门,曰:东华门、西华门、拱宸门、宣德门。而这三甲进士放榜便是在东华门外进行。故而这些书生过皇城时,心里都会想几遍东华门,以求高中。

而这殿试进士科便是考帖经、墨义和诗赋。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强记博诵。

这考试内容倒是与易灵愫先前参加过的大小考试有相同之处。考死记硬背,考古今政史分析,考个人文笔素养。这倒也让易灵愫感慨,在考试方面,古今还真是一脉相承。

自家未婚夫考试,她多少也得给几分面子。这日,她关了铺,写了块牌匾,给广大考生送了波祝福。

实际上这参加殿试的考生已经是处在科举人的顶端了。

官家监考,这是何等的待遇。多少人一生都未见过官家半眼,皇帝只活在他们的道听途说与心中幻想之间。故而即使落了榜,也会有一段别样的经历。

当然既然走到了殿试这一步,人的野心也只会更大。这些青年有着还未被宦海搅乱的一腔热血,心里总有一番宏图要去施展,自然不会甘心日后抱着这一段回忆过日子。

而北宋又有规矩,殿试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甚至在考试及第后,不准考生对考官称师门,称自己为某公的门生。凡是及第,便都是天子门生。这待遇一出,又更是叫这些考生拼了命也要上那进士榜。

这之后,官家便会赐宴于琼苑,称琼林宴,邀登科进士来此相聚,这也是莫大的荣耀。

读书人有多不容易,易灵愫自然也是知道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即使是在文人都爱的大宋,教育资源也是如此匮乏,能平步青云的书生更是少之又少。

从古至今,竞争都是如此激烈。胜者或名垂青史,败者则不留声迹,从此被掩埋,无人知晓。

不过易灵愫感慨归感慨,终于还是感同身受不了。这会儿子她正躺在椅上,翘着二郎腿,嘴里磕着甜瓜籽。

她之前原以为,瓜子是明朝之后才兴盛起来的,不曾想这时候宋人便有了嗑瓜子这一爱好。不过磕的都是甜瓜籽,都是老百姓之间聊天的小零嘴,并未兴盛起来。

上一篇:孕嫁 下一篇:他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