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996)

作者:狂风徐徐 阅读记录

但如果不将事情真相告知二郎,自己以什么理由来处置封伦呢?

毕竟封伦身为宰辅,是秦王一脉除了二郎之外官阶最高者,随意处置,只怕引得朝中众臣胡乱猜测。

暂时将这些烦心事丢开,李渊换了个话题,“近日你与天策府多位大将来往,以你观之,二郎麾下,何人能当大任?”

李善有些意外,“陛下,可是臣逾越本分了?”

“二郎纵横天下,军功一时无二,但以后……不宜再率军出征。”

李渊的话说的比较委婉,但其中的意味很明显,李世民应该很快就会入主东宫……既然是太子,就不能再随意率军上阵了。

李建成之所以在长安眼睁睁的看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勋,能力的差距是一方面,但太子的身份也是一个约束。

李善琢磨了下才开口道:“天策府内多有英杰,但正如陛下所言,以往战事,无不是以秦王殿下为统帅,其实能独当一面者并不多。”

“原州刺史南阳郡公张士贵算一个,雍州别驾曹国公李世绩算一个,此二人均有军略之才,堪称名将。”

“当然了,代国公李药师、任城王李道宗、赵国公苏定方亦有名将之姿。”

李渊有些意外,“秦琼、尉迟恭、程咬金、侯君集等人呢?”

“均有才略,各有所长。”李善摊手道:“但臣所述数人,均曾独挡一面,有方面之才,余者尚需时机一展身手。”

李渊随即又追问道:“李世绩在山东大败……”

“此人攻不足,守有余。”

对于李善的评价,李渊微微点头,在心里盘算了会儿,低声道:“朕有意调代国公李药师继任延州道行军总管,怀仁觉得如何?”

“此乃军国大事,陛下当与宰辅、太子、秦王共议之。”

面对李善这种挑不出理由的答复,李渊也是无语了,毕竟没有废太子,李善都谨慎的将李建成带上了。

李渊哼了声,“怀仁最为熟悉代地,何人能继任代州总管?”

李善有些犹豫,隐隐猜到了些什么,李靖那货在代州待了几年,一直没捞到什么功勋,但以后攻打突厥,代州军肯定是绝对的主力,这时候将李靖调回来接替窦轨……李靖心里肯定不爽的很,倒是窦轨无所谓,这位已经确认是第一批凌烟阁功臣了。

但连续两年行宫被攻打,两次都险些丧命,李渊有着极度的不安全感……谁知道东宫除了坊州,有没有在其他地方养私兵?

甚至于,东宫都能在坊州养兵,那天策府呢?

虽然如今的李渊信任李世民,也基本上确认李世民会入主东宫,但身为皇帝的自觉,让李渊希望增加自己的安全系数。

本来李善是最好的选择,但毕竟两度救驾,又军功太盛,都不知道怎么封赏了……在这种情况下,一直被李渊视为嫡系的李靖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延州道行军总管辖延州、银州、绥州、朔方、鄜州,是关内道距离长安最近的常备军,鄜州之南就是坊州了。

李善觉得自己的猜测十之八九,但怎么也合适捅破,只能顺着李渊的话往下说:“任城王李道宗或能担之,若是代州属官,别驾张公瑾或能任之。”

“刘世让呢?”

“宜阳郡公性烈如火,老而弥坚,虽有军略之才,但难容人之短,上下难以齐心。”李善摇摇头,“再或陛下从十六卫中抽调,当以谨慎自持者为先。”

李渊心里隐隐猜测,之前李渊询问天策府大将何人能担当重任,可能就是为了接替李靖的。

李渊沉默片刻后,挥手道:“怀仁……你去传召二郎来见。”

“是。”

李渊补充道:“怀仁,日后与二郎多多亲近。”

李善有些意外,但也没说什么,拍了拍李元嘉的后脑勺,将两个孩子送回后殿,这才疾步而去。

对于如何封赏李善,李渊与李世民私下已经商议了不止一次,父子俩都有些头痛,所幸这位魏嗣王不是个醉心权柄的人物,甚至为了避嫌不肯沾染兵权。

李渊、李世民都有着共同的观点,若没有意外,李怀仁再难以领兵上阵,但其麾下苏定方、张仲坚却是有数的名将,日后必然是要大用的。

所以,李渊才有这样的示意,既然确认了二郎入主东宫,就意味着夺嫡将很快就会落幕,让李善亲近秦王,以确保后者一声的荣华富贵。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撇清(上)

大清早,山谷内外还有着丝丝雾气,李善按照自己的习惯找了一条小路慢跑健身,前后各有两个亲卫……这是凌敬、苏定方严令的,要知道这儿可不是在庄子里,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放缓速度,在树荫下站定,接过亲卫递来的竹筒喝了几口水,李善在心里盘算着,仁智宫这边的事情即将落幕了,自己也该回家了,虽然已经送了好几封信回去,但毕竟十一娘有身子。

不过,还有一件事始终缠绕在李善的心头,让他担心不已,那就是舅舅尔朱焕。

尔朱焕能不能撇清自己,这是李善在击溃叛军之后最为关注的一件事,之前牵扯出齐王、封伦无非也就是为了尔朱焕。

如果不能,李善准备找个机会将尔朱焕远远送走,如果能,将来的事情也很难说……在自己与尔朱焕的关系大白天下之后,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尔朱焕突然向太子举告桥公山,很可能出自我李怀仁的指使。

各种思绪在心头缠绕,李善不由得脸上浮现出愁容,耳边传来亲卫的提醒,“阿郎,凌公来了。”

李善转头看见凌敬踱步过来,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凌伯不在内,走这么远作甚?”

“自然是来找你。”凌敬挥手让两个亲卫退开,瞄了眼李善的神色,“今日房玄龄、杜克明、长孙辅机等人陆续盘问东宫属官,某闲来无事……对了,盘问太子心腹尔朱焕的是长孙辅机。”

李善脸色微变,“凌伯提这作甚?”

凌敬若无其事的解释道:“尔朱焕、桥公山均早年秦王安置在东宫的眼线,此二人先后为封德彝、长孙辅机所用。”

看李善依旧无动于衷,凌敬加重语气道:“怀仁不想解释什么吗?”

“解释什么?”李善嘿了声,“凌伯不都猜到了吗?”

“嗯,揣测一二。”凌敬捋须道:“其一,长孙辅机在凤凰谷内,是封德彝命尔朱焕、桥公山运送军械往坊州,转道仁智宫举告太子谋反,所以你才知道是七月十五。”

“是。”

这个李善也没办法否认,将日期透露给凌敬,就是怕出什么纰漏……但也想得到,凌敬会猜得到什么。

“其二,朱娘子应该是尔朱娘子,朱玮应该也是尔朱族人,算起来,尔朱焕、尔朱义琛应该都是你的舅舅。”

“是。”

这个也没办法否认,若不是有关系,尔朱焕是秦王的眼线,是太子的心腹,吃撑了会将这种绝密事告知李善?

凌敬没想到李善承认的这么干脆,好奇问:“太原王之后,尔朱氏似乎只有尔朱敞一支?”

“其实也不都是被高氏斩杀殆尽,大都改姓为朱了。”李善无奈的解释道:“母亲这一支改姓更早,是彭城王之后。”

凌敬想了想才恍然大悟,“韩陵之战,尔朱大败,倒是听闻尔朱仲远南遁依附萧梁。”

“嗯,定居江南之后,第二代就有改姓为朱的了,到第三代已经无尔朱。”李善叹了口气,“后尔朱端先后在江南任职,对母亲多有抚慰,其子尔朱焕与母亲更是交好。”

这番话算是八分真两分假,除了母亲的真实身份之外,李善说的都是事实,反正尔朱仲远那一支,尔朱焕都已经安排好了,不会被查出什么错漏。

凌敬有些感慨,说起来面前这位魏嗣王数年前横空出世,文武两道均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谁都知道绝非小门小户出身,即使是秦王、平阳公主也只是知道其父辈先祖乃前隋申国公一脉,但谁想得到其母族亦非凡俗,居然是太原王之后。

上一篇:江楼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