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上+下)(410)

又一个白莲教徒倒下,八人阵只剩下六个人了。

而这六个人,全都是李子龙悉心栽培的教中精英。

受过重创的白莲教,再也经不起任何损失了。

“……撤!”他几乎是从牙缝里迸出这句话。

伴随着白莲教的人渐渐有了败退之象,汪直他们听到李子龙这句话,反倒不约而同纷纷加强了攻势,各人手中一把绣春刀挥舞得滴水不漏,刀光剑影凌厉纵横,反客为主。

他们的目标正是李子龙。

从京城的妖狐案到如今的威宁海子,这一桩桩悬疑案件背后,都离不开眼前这妖道的背后操纵。

若是能捉住他,对白莲教来说必然是个沉重的打击,说不定还可以趁机将这个群魔乱舞的邪教连根拔起,隋州与汪直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故而才拼尽全力,想要留下李子龙。

然而李子龙既然能够从皇帝老子的眼皮底下开溜,连菜市口斩立决都可以偷龙转凤,瞒天过海,又怎么会没有后手?

他看着汪直隋州他们,冷冷哼笑一声,旋即退出战圈,余下五名白莲教徒应付对方,他自己则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

只听得半空一声鹰隼长鸣,汪直他们头顶顿时被硕大阴影笼罩,三人抬头一看,便见两只巨大的猎鹰从天而降,朝他们径自扑了过来。

若是被那锐利微弯的鹰喙啄一下可不是闹着玩的,恐怕连皮肉都能被啄出来,三人当下也顾不得那些白莲教徒了,提刀便去抵挡两只飞鹰突如其来的袭击。

而李子龙等人则趁着这个机会逃之夭夭。

这两只巨鹰显然饱经训练,战斗力堪与一般高手比拟,又因身处半空有利地形,隋州他们不免被绊住手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子龙带着人消失在视线之内。

而在他们走后,两只巨鹰也不恋战,当即便盘旋而起,飞向高空,渐渐缩小变成一个小黑点,直至不见踪影。

实际上,就是没有这两只鹰的中途插入,汪直他们也未必就真能捉住李子龙。

有苦自己知,经过一夜奋战,他们的体力都已经濒临极限,隋州倒也罢了,起码中途还入洞避雨,休息了片刻,汪直和卫茂最惨,别说休息了,前半夜又是淋雨又是打斗,后半夜则要在狂沙中保持不落下风,对方这一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帮了他们的大忙。

因为说不定再多过一会儿,他们就完全支撑不住了。

隋州尚且还能以刀拄地撑住身形,微微喘息,汪直和卫茂则直接就往地上一坐,两人现在浑身上下就没有一块不挂彩的,形容更是狼狈不已,就这副灰头土脸的样子,估计现在汪直回城去,都没人能认得出他来。

“咱们还不能歇息。”不远处传来声音,三人循声望去,却是唐泛与杜瑰儿互相搀扶着走过来。

他们身上同样有新伤,看样子破阵的时候肯定也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只要性命还在,一切就都好说。

看到彼此安好,众人都放下一颗心。

隋州落在唐泛身上的视线更是专注,似乎想要确认他是不是真的没有大碍。

几乎快要化为实质的灼灼目光,唐大人岂能没有察觉?

他俊脸微红,故作不见,又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还不能歇息,我们要赶回城去报信,鞑靼人很快就要过来攻打大同了,得回去让王总兵提前准备。”

虽然作为边城,大同一直都在备战状态,但“敌人可能到来”跟“敌人马上就会来”的概念还是不一样的,准备越充分,胜算自然就越大,伤亡损失也就越少。

汪直翻了个白眼:“走不动了,要回你们回罢!”

他是真走不动了,并不是在矫情,精力耗尽,脸色灰败,就跟大限将至似的。

旁边的卫茂也是一样。

唐泛摇摇头,没理会他赌气似的话,转而对隋州道:“广川,卢衍还在山洞里。”

隋州立时明白他的意思:“我去接他,你们先走,回头城里见。”

唐泛颔首:“好,你小心。”

隋州折返回去找卢衍,唐泛他们四人则往大同的方向走去。

昨夜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他们骑来的马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单凭两条腿走,估计没等唐泛他们走回大同,鞑靼人的骑兵就来了。

无奈之下,汪直与卫茂只得各带唐泛与杜瑰儿一人,提气跑回去。

有武之人跑起来毕竟跟寻常人不同,脚程也要快上许多,若是拼尽全力,说不定真能赶在鞑靼骑兵来之前回到大同。

那头隋州背了个卢衍,竟也很快追了上来,汪直紧紧抓着唐泛的胳膊,脸色铁青,连话都不能说,就怕泄了那口气,再也提不起来。

上一篇:步天纲 下一篇:权杖

梦溪石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