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上+下)(581)

此时便有些人认为唐贺两家关系定然是水火不容,想趁着唐泛偶尔到刑部走动的机会,当众给贺轩下绊子,想以此讨好唐阁老,但唐泛非但不领情,反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贺轩十分亲切,还询问了他不少关于刑部的日常事务,根本不像是两家有仇的样子。

这下子,大家又都看不懂了,但他们也由此明白一个道理:没事不要乱拍马屁,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不小心将马匹拍到了马腿上。而唐阁老也不是那种喜欢公报私仇的人,更不会将私怨带到公事上来,任何想要借贺轩来讨好或打击唐泛的手段都不可能成功的。

最近频频天现异象,唐泛刘健在内阁当众与万通冲突,这件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刘吉撕毁联名奏疏更是被传为笑柄,像这样的大事,即便与他们没有最直接的关系,但太子废立关乎社稷,内阁都闹成这样了,连怀恩也被外放南京,皇帝的态度却晦暗不明,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很是忐忑不安,总希望能早点得知一丁点内幕消息,免得头上的天都变了,自己还惶惑不知。

所以一听这话,大家就纷纷看向贺轩。

贺轩却笑着摇摇头:“我也有多日未曾见到唐阁老了,更何况事关重大,就算见了面,他如何会与我说?”

众人一听也有道理,这种事情怎好到处乱说,不过唐泛的态度倒是明确的,从他跟万通针锋相对的情形来看,这位唐阁老八成是倒向太子那一边的,另外两位阁老,刘健与徐溥,应该也都是如此。

大家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而太子乃名正言顺的长君,又符合储君的一切标准,虽然慑于万党的威势,许多人都不敢明说,但心里无疑还是比较倾向太子的。

唐泛仗义执言,落万党威风之事一经传出,立时就让许多人拍案叫好,因为唐泛说的是他们不敢说的话,做的是他们不敢做的事,旁的不说,这份魄力与勇气,就足以令不少人佩服了。

不过贺轩话刚落音,边上便有人冷哼一声:“似唐泛那等沽名钓誉之辈,自然是不敢妄议天象的!”

谁这样不长眼,明知唐泛会过来,还说这等不识相的话?

大家循声一看,立时恍然。

原来是浙江清吏司郎中许邦,此人依附万党,自然对唐泛百般看不顺眼。

其他人不愿意招惹他,贺轩却不能保持沉默,他扬眉道:“何为沽名钓誉,还请许郎中明示!”

许邦斜眼看他:“那天内阁发生的事情早已传了出来,何人不知?他若真是大义凛然,何不堂堂正正为太子说话,结果却只会揪着外人不得轻易入文渊阁的规矩不放,不是沽名钓誉又是什么!”

其实这正是唐泛的高明之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万通根本就没有提到应不应该废立太子的问题,如果唐泛牵出太子,反倒是在引起无谓争执了,也容易落人口实。

结果到了许邦嘴里,唐泛却成了沽名钓誉,博取名声的小人了。

贺轩冷笑:“既然许郎中如此大义凛然,下回若有人对太子不利,还请你出来仗义执言才是!”

许邦不甘示弱:“身为大明官员,当忠于陛下才是,太子如今虽为储君,可也还有个储字呢!”

贺轩道:“那唐阁老那样说,又有何不妥?他与万指挥使争执,乃是为了朝廷法度而争,几曾是为了太子殿下了?”

他学着其兄从前气老爹的模样,露出一脸“蠢货不足与谋”的轻蔑表情,着实把许邦气得够呛。

不过还没等许邦想出什么反驳的话,包间的门就推开了,尚书彭逸春与几名侍郎簇拥着唐泛走进来。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许邦和贺轩的争执也随之不了了之。

其实许邦也就只敢在背地里说说罢了,面对唐泛,他也得像其他人那样中规中矩地行礼。

唐泛他们都还不知道自己没来之前,包间里就已经上演过一出吵架戏码了,见里头氛围有些僵,还以为是他们几个人的到来让大家都有些不自在,便调侃道:“今日是彭部堂请客,诸位可不要客气,想吃什么好酒好菜只管点,不然可有得你们后悔的!”

大家闻言,也都捧场地笑了起来。

彭逸春也开玩笑道:“大人可得给我荷包留点儿,不然我这个月就要喝西北风去了!”

唐泛大笑:“那不怕,眼看寒冬就要过了,再怎么也得让你喝喝春风才是!”

随着几句玩笑话,氛围逐渐活泛起来,众人纷纷举杯,又挨个上前敬酒祝贺彭逸春高升,当然也没有忘了旁边的唐泛,他同样是今日的主角。

酒过三巡,菜肴也陆续端上来,彭尚书是个厚道人,觉得手下过久了穷京官的日子,趁着今天很是叫了不少的菜,仙客楼的厨艺自然非同一般,每一道都精致无比,众人见几位部堂在低声说话,也就不再上前打扰,开始大快朵颐。

上一篇:步天纲 下一篇:权杖

梦溪石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