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145)

综上因素,与其如此,倒不如把林氏拿出来当挡箭牌,也可以给旁人留下一个重情重义的印象。

两全其美,贺融没觉得哪里不好。

林家人若是知道了,那也只有感激涕零的。

皇帝注视他片刻,终于松了口:“此事你自己去与你父亲商量吧,他答应就行,朕不管你了。”

贺融也松一口气,伏首拜谢。

二人又多闲聊了几句,皇帝咳嗽起来,马宏似已司空见惯,有条不紊命人端来痰盂和温水,又为皇帝轻抚后背。

贺融:“还请陛下为天下计,保重龙体。”

好不容易咳嗽声告一段落,皇帝叹了口气:“想当年朕也是上马射箭,下马撵狗,现在连三石的弓都拉不开了。”

贺融:“三石的弓,臣现在也拉不开。”

皇帝被他逗笑了,手指点点他:“你还好意思说?看看你家五郎,那才是文武双全的好男儿,多学着点!”

他也有些乏了,便让贺融先行回去。

贺融告退之后,皇帝对马宏道:“扶朕去后殿躺会儿。”

马宏面露担忧:“陛下,小人去请太医吧。”

皇帝:“啰嗦!”

他刚躺下,又改了主意:“算了,这会儿刚吃饱也睡不着,朕在软塌上坐着,你去将书案最下面那份东西拿过来。”

马宏知道那份东西,那天皇帝去祭扫太子,回来途中在御辇上看了这份东西,脸色就变了,还大发雷霆,把本来随行坐在御辇上陪聊的齐王也给赶下去,马宏当时也一头雾水,却不敢细问。

回来之后皇帝就将那份东西压在所有奏疏最下面,提也不提,眼下却忽然又想起来,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有忘记过。

马宏有点不安,将那份奏疏捧至皇帝面前。

重新翻开浏览,皇帝的反应已经比上次平静了许多,他的表情甚至都没有变过,逐字逐句看完,还递给马宏:“你也看看。”

强势的文德帝从来不会让内宦参与政事,所以马宏也尽量避嫌,眼下皇帝主动让他看,他就不能不看了,赶紧一目十行看完,上面的内容足以让人心惊肉跳,瞠目结舌。

“陛、陛下……”

皇帝:“你觉得上面的事可信吗?”

没等马宏回答,他又自顾自道:“十有八九是真的,当年陈无量的案子,朕也曾怀疑过,但后来齐王结案做得漂漂亮亮,无迹可寻,朕当时忙着别的事情,虽有些疑虑,却也没顾得上细问,反正人死如灯灭,陈无量平定南蛮叛乱,终归是有功的,就当给他些许脸面。”

皇帝转头看马宏:“你可知道这件事背后隐藏了什么,让朕心寒的是,当时齐王虽掌管刑部,大理寺却不是由他说了算,后来这件案子能神不知鬼不觉压下来,必然是刑部与大理寺都合谋串通了,也就是说,在朕不知道的时候,齐王已经一手遮天,到了这等地步!”

马宏听得心头怦怦乱跳,腿一软,不由跪了下来:“陛下息怒……”

皇帝冷笑:“过了这么多年,朕早就不怒了。”

马宏小心翼翼道:“恕小人唐突,小人只是不解,时隔这么多年,案子早已尘封,谁会忽然将这桩案子翻出来,藏在御辇上,特地呈给陛下呢?”

皇帝淡淡道:“你觉得会是谁?”

马宏:“小人不知。”

皇帝:“你是不知,还是不敢说?”

马宏不吱声。

皇帝:“能将这份奏疏放在太子陵的人,必然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也没有动机这样做,谁会想让齐王倒霉?”

鲁王,或者卫王。马宏在心里回答。

而且他更倾向是卫王做的。因为太子祭祀一事由礼部与宗正寺共同主导,而卫王,正好是掌管礼部的。

当然,鲁王也不是就毫无嫌疑,他想做这件事,同样有充分的理由,而且还能陷害卫王。

马宏暗叹一声,觉得扑朔迷离。

“朕这三个儿子……”皇帝摇摇头,“若只为守成,随便让他们其中一个来当储君,都没所谓,但现在虽谈不上大厦将倾,也是暗藏忧患,朕还真怕本朝江山三代而亡,在他们手上告终。”

谈及皇位传承,马宏就没有说话的余地了,他一声不吭,嘴巴闭得紧紧的。

皇帝也只是喃喃自语,并没有征询他意见的打算。

许多事情,心里虽然明白,真要做出选择,却不是那么容易。

皇帝想起贺融,又是一声叹息。

可惜他是皇孙,而非皇子,若是皇子……

别说贺融了,哪怕是贺湛,兴许都比在三王里三选一来得好。

可惜他们不仅是皇孙,还不是皇长孙。

……

贺融并不知道皇帝心中所想,更不知道皇帝因为他,内心甚至有过一瞬间的动摇。

上一篇:权杖 下一篇:忘忧

梦溪石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