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188)

吏部尚书曹亮左右看看,直起身体,又迟疑片刻,终于起身步出,走到大殿正中,然后跪下,伏首。

余下户部尚书张嵩,面露怒容;兵部尚书范懿,神色铁青;太常卿刘思齐,面容苍白;宰相周瑛,闭目不言,神态反应,各有不同。

但无一例外,他们心中,必然波澜起伏,天人交战。

然而齐王还来不及高兴,程悦就匆匆闯进来了。

他原是一脸紧张,但在看清殿内各人之后,程悦立马放慢了脚步,作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对齐王使眼色,一面拱手道:“殿下,臣有事报。”

齐王皱了皱眉,还是起身与他走出去:“难道宫内的残余叛逆,你还没有肃清?”

程悦压低了声音:“鲁王卫王都没死,他们被李宽救下,正朝宫城而来!”

齐王脸色一变。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还是没法把宫变写完,主要得讲清细节,比如说当初贺泰一个失势庶人的信,为什么层层能送宫里去,还让皇帝看到,难道大家看他是皇子就帮他送了吗?肯定不可能的,这个细节估计大家都没注意到,但这章都解释了。争取明天讲完吧,大王喵也不想拖太久,但故事该省的总要省,该讲的总要讲。

·我们看历史,觉得如果自己穿越成崇祯皇帝,穿越成建文帝,就会如何如何做,避免那些结果,但实际上身在其中,很多事情都看不清楚,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像李世民那么英明,为什么还要改立了好几次太子呢,为什么没把武则天提前杀死呢?所以有读者问皇帝为什么不提前预知什么什么,监控什么什么,防止宫变发生,其实大王喵本来觉得这种问题不用回答的,要是这样,历史上那些政变流血,基本都不会发生了。

·大家都觉得皇帝挺睿智,但其实仔细看看他的行为,除了打压门阀,是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会干的事情之外,其余的谈不上英明,顶多就是中规中矩。比如突厥,他就没搞定,还冒出一个造反的萧豫。比如继承人,他要是早十年立齐王或卫王,就没有今天的事。但作为文中角色,贺融贺湛也好,周瑛他们也好,在皇帝在世的时候,不可能说皇帝不好的,古代只有在人死的时候,才会有盖棺定论的说法,所以有了这个因,后面才会有许多果。

第64章

沉沉夜色终于迎来一丝曙光。

当第一抹晨曦在天际崭露,丹凤门后,马蹄声由远而近,一大队人马朝御桥而来, 直奔宫城右侧, 位于第一道宫墙的昭训门。

贺穆骑着马,落在在贺泰与李宽等人之后, 举目眺望远处巍峨依旧的宫城。

不知怎的,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昭训门城楼上出现的身影吸引时, 贺穆的目光却落在第一道宫墙上那些焦黑斑驳的痕迹。

薛潭似乎注意到他的视线,在旁边道:“那是前朝末帝时期,乱民放火烧宫, 在宫墙上留下的焚烧痕迹。”

这道宫墙屹立了多久, 就见证了多少人事兴衰,而今,它又要再一次迎来剧变。

胜负未知。

谁能最终成为这座宫城的新主人?薛潭在心底询问自己。

然而, 他也不知道答案。

城楼之上,一名禁军对着城楼之下的众人喊话:“陛下有命,宣贺泰、贺绘、李宽等,解兵入宫觐见,其余人等,在宫外等候旨意!”

声音穿透晨光,在偌大宫城内遥遥回荡。

贺泰几人对视一眼,李宽也高声道:“陛下旨意何在?没有看到陛下旨意,恕臣等无法从命,请陛下现身一见!”

很快,城楼上以绳索悬挂一样物事缓缓悬下。

在李宽的示意下,一名士兵策马上前,将其带过来。

李宽打开卷轴,扫了几眼,又递给贺泰。

白纸黑字,还有玉玺盖印,如假包换。

李宽扬声道:“我等听说宫中有人裹挟陛下,意图不轨,故而前来救驾,陛下若无恙,还请龙颜现身,好让我等辨知圣旨真伪!”

城楼之上,齐王冷笑一声,扬手让禁军士兵继续与城下对话。

士兵:“圣旨上玉玺加印,清清楚楚,尔等竟敢质疑真伪,莫非真如陛下所料,鲁王、卫王勾结镇远侯李宽,企图逼宫夺权不成!”

贺泰怒道:“贺璇!分明是你挟持陛下,图谋造反,事到如今还敢反咬一口,陛下现在是否已被你这不孝子给谋害了!周相等元老重臣如今身陷宫中,是否也已为你所害!”

齐王面无表情,旁边的程悦却忍不住痛骂:“李宽,你这两面三刀的小人,深孚众望与君王信重,竟还贪得无厌,想浑水摸鱼,一步登天!”

李宽面色不变:“鲁王本就是陛下钦定的太子,根本不可能图谋造反,你们假传陛下旨意,我只不过是及时察觉,弃暗投明,协助鲁王和卫王殿下过来矫正乱命罢了!鲁王殿下有命,尔等快快打开城门投降,殿下仁慈,尚可饶你们一命,若等大军攻入城中,一切后果自负!难不成你们还要冥顽不灵,为逆贼张目吗!”

上一篇:权杖 下一篇:忘忧

梦溪石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