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328)

自从江越在东宫说错话,虽然看在太子求情的面上,天子最后没有将他如何,但江越仍是被逐出宫廷,远远赶到地方上去当个小县令,而李昀则取代他的地位,成为太子最信任的属官。

从贺融第一封信抵达京城时,他就奉太子之命出京,日夜兼程赶来灵州。

城内不时有士兵列队而过,步履匆匆,训练有素,不像李昀印象里那些军纪松弛的地方府兵,这看起来还是能打仗的。

是从前就这样,还是安王来了之后才发生的改变?

李昀找到都督府,递上名帖,很快有人开了中门,迎他入内。

安王与在京城所见并没有太大变化,若非说有,那可能就是一张脸不笑的时候更有威慑力了。

“太子殿下十分想念您,特地命我携长安土仪前来拜见,表达太子的思念之意。”开场白中规中矩,李昀拱手道。

对太子突然派人过来,贺融有些奇怪,面上仍旧纹丝不动。

“无事不登三宝殿,大哥让你过来,想必与东突厥发兵的事情有关吧?”

李昀沉吟片刻,望向厅中其他人。

贺融摆摆手:“鱼深他们都不是外人,你有话只管说。”

李昀却还是不肯:“太子吩咐过,此话只能与殿下说,还请殿下见谅。”

贺融注视他片刻,没有像李昀预料的那样屏退旁人,反是道:“那就不必说了。”

李昀:“……”

他没跟贺融打过交道,面对不按理出牌的安王,他还真一点办法都没有。

“殿下先斩后奏,杀掉周恕一事,京城已知,陛下大为震怒,幸得太子从中转圜斡旋,最后方才大事化小。”

贺融似笑非笑:“如此说来,我应该请你代我好好多谢大哥了,灵州地处偏远,没什么土仪,待会儿让人装两车枸杞让你带回长安吧。”

李昀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两车枸杞。

他能待在太子身边,自然也是个聪明人,听出安王这是不满他拐弯抹角的意思,暗暗叹了口气,只好将意思说得更明白一些。

“殿下恕罪,是在下表述有误,太子手足情深,看重兄弟,殿下为国守边,他能为殿下做些事情,自然是非常乐意的,不过东突厥出兵一事,满朝上下极力反对,太子一人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所以他特地嘱咐在下,代为向您表达歉意。”

贺融淡淡道:“大哥言重了,他有苦衷,我自然能理解。”

“但是,”李昀话锋一转,“也并非全无办法,太子说,若您力主朝廷出兵,他可以向陛下争取,让灵州出兵驰援西突厥。”

贺融挑眉:“灵州出兵,而非朝廷派兵?”

李昀苦笑:“是,朝廷是不可能派兵的,您也知道,国库空虚,拨不出钱,而且众臣有志一同反对朝廷派兵,太子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

贺融:“但我的二哥,纪王是肯定会请战的。”

李昀反问:“您认为陛下会同意吗?这次朝廷争论激烈,六部都说没钱没人,连李相也反对纪王的提议,陛下已经下令,所有边城重镇,非皇命不得擅动,违者以谋逆罪论处。听说发往灵州的旨意已经出发,不日便会抵达。”

贺融看着侃侃而谈的李昀,心里忽然生出一股怒意。

朝堂上那些人,是不是也跟李昀这样,瞻前顾后,左右权衡,以顾全大局而沾沾自喜。

“当日朝廷与西突厥结盟,真定公主也被先帝敕封为大义真定公主,此事历历在目,如今西突厥有难,朝廷却抛弃往昔盟约,见死不救,往后还有谁敢归顺朝廷,与我们交好?这就是泱泱天朝的气度吗!更何况,西突厥被灭,伏念下一个盯上的,肯定就是中原,难不成朝廷那么多聪明人,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吗?!”

语调不高,但李昀能明显感受到对方身上的怒火。

朝廷众臣不是不知道厉害,也不是不明白唇齿相依,而是国库没钱出兵,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一次出兵耗资巨大,军费就得想方设法腾挪,而这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户部尚书不愿得罪人,而兵部尚书也不想担责,去打一场眼下看不到什么利益的战争,退一万步说,即使朝廷出兵了,也迫使东突厥从西突厥退兵了,但如果因此惹恼伏念可汗,让他将怒火都转移到中原来,岂非得不偿失?到时候西突厥还能像朝廷帮助他们那样,来协助中原作战吗?

说白了,一是怕麻烦,二是没钱。

李昀苦笑:“殿下,这火您冲着我发也没用,别说太子殿下,就算您如今还在长安,您能保证说服陛下吗?”

贺融其实也并不是在冲李昀发火,他只是将未能当面对皇帝表达的意见说出来罢了。

上一篇:权杖 下一篇:忘忧

梦溪石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