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62)

蓝徽容心里也明白,要想背着老憨翻过高山实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将他弃于荒野只会徒增他的痛苦,还不如一剑了结,让他在瞬间离去,对老憨来说,这才是最好的结局,但她却无论如何都硬不下心来,一想到老憨的笑容,一想到他在容州的家人,她怎么也无法提动脚步。

孔瑄轻轻摇了摇头,走了过来,握住蓝徽容的右手,用力一拉,蓝徽容无奈下跟着他急奔数十步,听得身后隐有叹息和哀泣之声,心中一痛,猛然将孔瑄的手一甩,却也不再回头,默默向前走着。

“你终究心慈了些。”孔瑄行在她身边,轻声道:“我虽不知你为何一定要以女子之身从军,但既然来了,这些事总得见惯。”

蓝徽容沉默片刻,低下头去:“我知道。”

“其实最痛苦的人,是侯爷。”

“我知道。”

“其实------”

蓝徽容抬起头来,神色已变得十分平静:“我都知道,你不用再劝了。”

孔瑄愣了一下,忽然笑了起来,眼中似有炽烈的光芒,凑到蓝徽容耳边轻声道:“其实,你这样偶尔象一个女人,更让我------”

脚步声走近,孔瑄一惊,收住话语,二人回过头去,慕世琮微带疲倦之色,将手中长剑递给蓝徽容,蓝徽容默默接过,剑尖上还隐见血迹,她闭上眼来,轻轻还剑入鞘。

剑身轻擦之声在蓝徽容耳边长久的回响,她慢慢品尝着战争的残酷与痛苦,也终于这残酷与痛苦之中慢慢让自己的心宁静下来。

这日黄昏,仍未能走出莲花山脉,慕世琮见天色渐黑,下令于一处林间休息。孔瑄带人去高处打寻猎物,蓝徽容则与崔放带着数人去林间摘了一些野果,回转时见一处峭壁下隐露黑褐之色,心中一喜,跃了过去,用剑挖出一大堆泥土,奔回宿营之处。

慕世琮正架起一堆篝火,见她捧着一堆黑色泥土回来,微感讶异:“方校尉,难道这也能吃吗?”

蓝徽容一笑,也不说话,轻轻将那堆泥土捏成几个泥盆,又将细树枝穿过盆耳之处,不多时,那黑泥渐转暗黄,土质也开始发硬,蓝徽容提起树枝,将其架于火上烧烤,烤得一阵,提将下来,望着这几个泥盆欣然而笑。

慕世琮与崔放看得大为赞叹,崔放啧啧连声:“咱们方校尉这手就是巧,好了,现在可有吃东西的盆碗了,只是没有饭菜可盛啊!”

蓝徽容侧头道:“阿放,方才我们在林间看到什么了?”

崔放想了一下,大笑着奔入林间,蓝徽容恐他有失,忙也跟了过去,慕世琮好奇,也随后赶了进来,见二人正猫腰在林间采摘野菌,不时打闹比划一下,笑得极为灿烂,这一瞬间,他似于林中感觉到了一丝特别的温暖气韵,因战败而压在他心头多日的乌云悄悄散去。

待孔瑄与士兵们提着猎物归来,数锅鲜菌汤已是热气腾腾,虽然人多汤少,却也是这几日来第一次饮到热汤,泥盆在将士们的手上传递,虽无油盐,那鲜味也让众人赞叹不已,多年以后,幸存下来的人,总还记得,这一辈子喝过的最鲜最美味的汤,就是那一年的那一夜,在莲花山逃亡过程中,那一锅未放任何调料的野菌汤。

再在群山中转了两日,一行人终于走出莲花山脉,立于最高处,已经隐见莲花关雄姿,众人望着山下巍巍雄关,皆长吁出一口气,崔放等年轻人更是喜上眉梢,孔瑄却似觉得有些不对,行至慕世琮身边道:“侯爷,情形似有些不对,我先去探查,你们在这处等我。”

个多时辰后,孔瑄急奔了回来:“侯爷,莲花关失守,王爷退回安州了!”

他这句话甚轻,却如晴天霹雳般在众人头上炸响,数人脚一软,就坐在了地上,大家均未想到,历尽千辛万苦,潜回莲花关,却要面对莲花关失守、慕王军惨败的现实,由莲花关前去安州还有三百多里,这些残兵,又如何能突破重重敌军,回到安州呢?

慕世琮面沉似水,眸中闪动的却是坚忍的光芒,他与孔瑄对望一眼,断然道:“我们得赶去安州,但莲花关前往安州,高山较少,多为平阔地带,不能再这样全体一起,必须得分散开来,有不愿前往安州,想回老家的,现在就说出来,我绝不勉强,任大家选择。”

山风呼啸而过,山头一片死水般的寂静,谁也没有出声,就是先前坐落于地的那几人,也悄悄站了起来,人人皆是坚定地望着慕世琮。

慕世琮心中稍得安慰,语调冷冽而从容:“现在以五至六人一组,大家分头潜往安州,但是记住:保命要紧,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转道往潭州。”他顿了一顿:“虎翼营的弟兄还等着咱们替他们报仇,大家可得把小命留好了,不管是到安州还是回潭州,总有一日,要讨回这笔血债!”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