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92)

蓝徽容心中暗凛,低下头去,不再出声。

“容儿,你还是不要轻易决定离开,我现在说什么,你都会有戒心,不敢相信,你随我回潭州,去见那个人,只有他说的,你才会相信。”慕王爷望向天边一轮圆月,悠悠道:“也只有你,才能替我告诉你母亲在天之灵,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蓝徽容心中一阵怅然,低声道:“我母亲她,从未和我说过以前的事情,我也知仇天行对我说的,必定不是事实,但您说的,我也不会全信。”

慕王爷沉默片刻,身子微微倾向蓝徽容的耳边,极轻的声音直冲入她的心中:“那你就随我去见那个人,他说的,你必定相信,这个人,今年三十三岁,右肩上有一粒红痣。”

蓝徽容一声轻呼,慕王爷已站起身来,飘然而去。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蓝徽容惊讶、彷徨、迷惑,种种情绪袭上心头,慕王爷说的是真的吗?随他去潭州,真的可以见到太子皓吗?如果真是如此,自己还要不要离去呢?

月光洒在满院的海棠花上,洇出一片瑰丽的红,极淡的花香在空中徐徐袅绕。秋夜的微风,透着清凉,夹着轻寒,拂过蓝徽容的面颊,她转头望向孔瑄房中那一点朦胧的烛光,嘴角慢慢涌起一丝笑容。

只是,真的是为要见太子皓而留下来的吗?蓝徽容整夜都这样问着自己,却有些怕去面对那个真实的答案。

第二日是中秋节,敌兵已退,家园得保,安州城内喜气洋洋,百姓们推举德高望重的夫儒向慕王爷请愿,说是王爷等人即将回潭州,安州城的百姓们要趁中秋佳节,在城东紫玉桥前举行秋宴,一来庆祝佳节,二来为众人送行,最重要的是表达安州百姓对慕王爷、小侯爷、蓝霞仙子、孔郎将及全体慕家军将士们的感激之情。

崔放听说晚上有盛宴,自是兴奋得手舞足蹈,不时跑到紫玉桥前,又跑回来大肆渲染,说百姓们正将紫玉桥前布置得花团锦簇,流光溢彩,孔瑄与蓝徽容听了都只是微微一笑。

慕世琮却一整日都寒着脸,只是偶尔和孔瑄说说话,目光掠过蓝徽容,稍作停留,便转了开去。

孔瑄身强体壮,内力浑厚,伤势好得极快,除了不能运力提气,已能正常行走。日暮时分,蓝徽容帮他换上一袭天青色锦袍,众人簇拥着慕王爷和慕世琮往紫玉桥而去。

紫玉桥畔一带绿水,桥边数颗高大的槐树,槐树下青石广场上摆开上百桌宴席,正对着紫玉桥的东首则搭起了一座彩台,披红挂彩,灯火辉煌。

众人一路行来,街巷上围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到得紫玉桥边,郑太守恭敬地将众人引到台前首席坐下,慕王爷自是坐了上首,他含笑招呼蓝徽容坐在他的左侧,孔瑄坐于他的右侧,崔放欲挤到蓝徽容左边坐下,却被慕世琮拎于一边,只得嘟囔着跑到孔瑄身边坐下,诸官吏将领均知他深得王爷和侯爷宠爱,倒也不去与他计较。

慕世琮在蓝徽容身边坐下,瞥了她一眼,想起她昨日说要离去时的平静神态,莫名的一阵烦闷,蓝徽容似是感应到了他的目光,抬头向他轻轻笑了一笑,慕世琮见她笑得极是轻松,更觉剜心般的难受,冷冷道:“要走就早些走,反正我欠你的已经还清了。”

蓝徽容见他赌气,颇觉有趣,抿嘴笑道:“我本是想走,可又怕你把我当逃兵抓回来治罪,这可怎么办呢?”

慕世琮一愣,转而大喜,猛然伸手握住蓝徽容的双肩,大声叫道:“你不走了?!”

他声音极大,众人听得清楚,上千道目光投射过来,孔瑄手一抖,眼神略带忧虑,望向蓝徽容。

蓝徽容有些羞涩,身形稍稍后仰,挣脱慕世琮的双手,冷声唤道:“侯爷!”

慕世琮这才醒觉自己失态,见身边各官吏将领皆张大嘴望着自己,面色一寒,冷冽的目光扫过众人,众人一阵心惊,不敢出声,低下头去。

正在有些尴尬之时,金锣敲响,丝竹传音,彩台上云袖曼舞,歌声袅袅,众人忙重新热闹寒喧,气氛迅速恢复正常。

慕世琮心情大好,俊目生辉,一轮酒罢,便有了些微醉意,他终忍不住凑到蓝徽容耳边轻声道:“为什么又不走了?”

蓝徽容见众人均嘴角含笑望着自己和慕世琮,似在看着一对佳偶,孔瑄却一直低着头,心中莫名的一慌,将身躯稍稍右移,微讽道:“侯爷,不是您说要治我逃兵之罪的吗?”

慕世琮见父王凌厉的眼神投来,悻悻道:“我哪敢?”说着转头望向彩台之上。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