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霜河/原江天漠漠(8)

第二日谢峻下了早朝,便有旨意进谢府,宣天清阁阁主薛季兰及其义女薛蘅进宫觐见帝后。

薛季兰与薛蘅仍是粗布衣裳,未施脂粉,素面入宫。母女二人随着内侍到了重仪宫,但马上又有旨意到,说帝后正在御苑赏花,宣薛氏母女御苑觐见。

二人随着内侍一路而行,眼见前方绿丘隐现,也听到了一阵欢笑声。

薛蘅稳步走着,忽然身子向左急侧,右手往空中一探,将迎面飞来的一个彩球牢牢抓在手中。她低头细看,才知是殷国贵族们喜欢玩的游戏――击球。

“喂,扔回来!”清脆的声音传来,薛蘅抬头,只见前方御苑的红墙上,一个少女探出头来。

“唉呀,公主,这样很危险―――”

“公主,小心些―――”

薛蘅看清这少女正是昨日西山随着师侄谢朗的那名绿衣少女,这才知她竟是今上的公主,忙微微低首,右手轻扬,将彩球掷了回去。

秦姝伸手接过,也未看清来人模样,笑着跳回草地上,“父皇打出界外,便是输了,再来!”

景安帝饶有兴趣,道:“好,再来,今天朕非赢了你这小丫头不可!”

有内侍入苑,跪落禀道:“启禀陛下,天清阁阁主薛季兰率义女薛蘅觐见。”

景安帝放下击杆,转身道:“平王来接着打吧。”

平王本侍候在侧,闻言忙上前双手接过击杆,秦姝却闷闷不乐,“我不和皇兄打,他喜欢使诈!”

景安帝呵呵笑着,在铜盆中净了手,看着两个秀丽的身影由远而近,一时有些恍惚,待薛季兰与薛蘅在面前呼圣跪落,方和声道:“薛先生平身!”

薛季兰站起,又向一旁的皇后行大礼。皇后上前揽住她的手,亲热道:“十二年未见,薛先生风采依旧。”又看着一旁垂首而立的薛蘅,微笑道:“这就是先生的义女?第几个?”

“回皇后,她叫薛蘅,是臣收的义女,排行第三。”

景安帝洗净手,命内侍在湖边的凉亭赐座。众人坐定,看着远处的平王和柔嘉公主击打彩球,听到秦姝不停的娇嗔声,皇后微笑道:“这就是柔嘉,当年多亏薛先生救了她一命,现在长这么大了。”

今上景安帝本为先帝昌宗的同胞弟弟,昌宗无子,才传位于景安帝。十二年前,薛季兰入京,景安帝还潜龙于王府,皇后也只是一名侧妃,秦姝当时只有三岁,某夜突发疾病,太医束手无策,眼见就要小命不保,薛季兰当夜正与方道之在王府辩论,看出异样,一掌击上秦姝背心,秦姝吐出一粒枣核,众人这才知她是被枣核卡住咽喉。也幸得薛季兰,秦姝才捡回一条小命。

薛季兰听到皇后此言,忽然想起一个月白色的身影,心尖处隐有疼痛,面上却仍保持着恭谨的微笑,叹道:“十二年过去,臣老了许多,陛下和娘娘却仍如昔日一般,真是大殷之幸!”

景安帝和声道:“薛先生此次进京,不知要住多久?朕去年冬天见到方先生,他当时正在卜卦,说薛先生不是今春便是今夏要重来京城,朕还不信。现在看来,方先生的卦实在是准。”

远处,柔嘉公主秦姝的娇笑声穿破一池碧水传来。凉亭边,梨花碎落如雨,随风飘扬。

薛季兰觉凉亭一角外的碧蓝天空湛蓝得有些刺目,垂下眼眸,从袖中取出一样东西,呈于景安帝面前,道:“臣斗胆,此次进京,替三女薛蘅求陛下玉印加符!”

三、试玉

景安帝正饮茶,闻言吃了一惊,连咳数声。宫女内侍蜂拥过来侍候,景安帝气顺些,挥手命众人退去,凉亭中仅余帝后及薛氏母女。

景安帝望着跪在面前的薛季兰,许久方道:“薛先生,你正当盛年,为何这么早便要定下接掌天清阁之人选?”

薛季兰从容回道:“启禀陛下,是为了《寰宇志》。”

景安帝猛然站起,大声道:“《寰宇志》?!”

“是。”

景安帝大喜,急忙上前扶起薛季兰,“薛先生找到《寰宇志》了?!”

薛季兰忙躬腰答道:“臣有负圣恩,《寰宇志》尚未找到。”

景安帝“啊”了声,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二百多年前,齐梁二国双分天下,东西对峙,齐国更是昌盛一时,疆土庞大。却因齐炀帝穷兵黩武,国力消耗过巨,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最终殷国太祖皇帝率兵起义,灭齐立殷。

当时辅佐殷太祖打天下的是一位奇人,自号“青云先生”,其人文武全才,精通天文地理、算术兵法。殷太祖立国后,本要册封其为镇国公,但青云先生坚辞不受,挂冠而去,云游至殷国西北边陲的孤山后,定居下来,广收门徒,成立了天清阁。

上一篇:青山接流水 下一篇:宅斗在异世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