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霸九天——大宋女主(30)

再生礼毕,以青牛白马祭拜天地。

韩德让再率群臣上奏,令部落宗室文武百官,必须各归自己的部属和王府,不得私下来往,未奉皇命,不得调动军队。太后准奏,并令韩德让总督察此事,将上京各王族的军权一举收缴。

太宗之子齐王罨撒葛有不臣之心,赐死。太后之姐萧胡辇身为齐王妃,太后下旨令齐王一支人马全划归齐王妃统治。萧胡辇毅然北上,为妹妹镇守兴安岭,接管齐王旧部三万大军,同时监督契丹发源地的各部落,解决太后的后顾之忧。

太后族兄萧挞览能征善战,为南京统军使,即日抵达南京,准备宋人的北侵。

顾命大臣耶律斜轸娶的是太后侄女,这份联姻使得太后封其为北院大王,放心将对付北方的军政要务交给了他。

原北院大王、于越(元帅)耶律休哥在高梁河一战中,与韩德让成了莫逆之交,鉴于他对宋军作战的经验,成为了南面行军都统,奚王和朔奴副之,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萧达凌领本部军驻南京,操练军马。

封韩德为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执掌全国政务。自此,韩德让与太后萧绰出同车,入同帐,共商军政要务。同时韩德让亦负起教导皇帝的重任。

解决了南北的大患后,萧绰与韩德让方有余暇,商议投奔大辽的夏州李继迁安置问题。

耶律休哥和萧挞览主张,目前国家未稳,暂时以为得罪宋国为先。不要让李继迁成了宋帝发兵北征的借口,倒不如将李继迁押送还给宋国,免得生事。

韩德让却有不同的看法,正是因为辽国目前国家未稳,所以为了避免与宋国起正面冲突,与其忍让,倒不如掌握主动。在辽与宋之间,设立一个缓冲的地带。

自然,这个缓冲的地带不能让辽国出土地,而应该利用李继迁,在宋国后方造成困扰,才能令宋国无暇北侵。

当初太宗时,有北汉作为宋与辽的缓冲,因为北汉灭亡,现在宋国一打就打到南京城。因此,现在必须再制造出另一个相当于北汉作用的属国来。

太后萧绰大喜,拍案而起,大赞此计极妙。

一个月后,圣旨下,封李继迁为夏国国王,并封宗室耶律襄之女为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赐马三千匹,武器战甲无数,赐银、夏、绥、宥等州(目前仍在宋国手中)为夏国封地,令夏国国王李继迁率所部返回属地。

辽国出了个空头封号,些许物品。一兵不出,便已经得到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属国来对付宋国。

(本章完)

[(第25章 大宋女主刘娥(25))]

第六章、王妃潘氏

暖暖的穹庐里,萧绰与韩德让看着地图,边境来报,宋人蠢蠢欲动,战事,只在这几年间。

记得上次高梁河之战,宋军大兵压境,主力全部押于一线,一旦惨败,连救援都来不及。这次宋军一定会吸取上次教训,尤其是宋帝,上次险些失去了性命与江山,这一次一定不会亲临前线。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既然宋帝这次不可能亲征,那么他们就对有可能担任此次北侵主帅进行分析,从对方一惯的战略习性来得出对策。

摆在名单上的前几名便是:曹彬、潘美、田重进。

而在此时,大宋汴京城中,大将潘美的府中,正喜气盈天,热闹非凡。

却原来前日太宗因目下已经有五位皇子成年出宫开府,但是已经成亲的却只有楚王元佐,于是降下旨意,以将相门第闺秀,赐婚诸皇子。

皇次子陈王元佑,赐婚隰州团练使李谦溥之女;

皇三子韩王元休,赐婚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之女;

皇四子冀王元儁,赐婚崇仪使李汉斌之女。

太宗尊敬功臣,纳妃娶媳,依足《大唐开元礼》中种种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繁琐仪式行事。太宗对于这三门亲事很满意,对宰相李沆说:“朕的皇子所指婚的都是将相门第,六礼具备,岂能不自重乎。”

本日正是纳采之日,因此上今日的忠武军节度使府,热闹非凡。

内侍夏承忠自宫中来,行了纳采之礼,被迎了入内奉酒招待。忙得团团转的潘美听到门上来报枢密使平章事曹彬到来时,忙扔下所有的事务,亲自迎到门外去了。

曹彬见了潘美,呵呵一笑,叫着潘美的字:“仲询,大喜了。”

潘美一把抱住了他,笑道:“曹公,你能来,舍下当真蓬荜生辉。”

曹彬笑道:“今日是小妹的喜日,我敢不来,怕她揪我胡子。”

此次指婚的韩王元休的正是潘美幼女潘蝶,因排行第八,乳名就叫做小妹,最是伶俐好胜,亦是最得潘美的宠爱。此时听得曹彬这般说话,潘美笑道:“是啊,小妹出阁,也了我最后一桩心事。此番出征,也走得略安心些。

蒋胜男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