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执政太后:女人天下(10)

王政君的容貌和头脑,都不足以令太子刘奭产生兴趣,仅这阴差阳错的一次临幸之后,就没了下文。不过一个人运气来了,真是连城墙都挡不住的,就这一次机会,王政君居然怀孕了,不久生下了一个男婴。

自从刘奭成人以来,汉宣帝盼着做爷爷已经好久了,只可惜七八年下来,毫无消息。此时长皇孙降世,令刘询大为高兴,立刻赐名为“骜”,骜者,千里马也,封为皇太孙。不但皇孙生母王政君立刻得以册封为太子妃,连刘奭也因为这个儿子的降生,让老爹对他的好感大幅提升。

因为当时刘奭的皇太子位置,已经很有些不稳了。

汉宣帝刘询在襁褓中即遇上“巫蛊之变”10,历经牢狱之灾,长大后又流落民间,继承帝位之后也经历阴谋种种,因此从治国上说,说难听了叫不择手段,说好听了叫王霸并用,但是很有效果。只可惜太子刘奭长于宫庭,爱好文学音乐,崇信儒家之学。他觉得老爹为君不够仁义,时时在老爹议论是非,弄得刘询抓狂,怒吼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西汉王政君葬送的不仅是一个王朝(2)

烦来烦去,刘询不免动了改立太子的心思。但是已故许皇后的家族力保太子,现在的王皇后又以太子为倚仗,大臣们也觉得“易储”非同小可,积极反对。盖易储者,改变现有权力结构是也。太子位变动,必然会有一批拥立新太子的人上台,对已经在中枢占据好位置的既得利益者而言,则是事关吃饭家伙,必须阻止的。

且刘询本人,因为自己做了皇帝,才导致结发妻子许平君身陷政治阴谋被人毒死,而一直感怀不已,对刘奭这个儿子再不满意,也总不忍心伤害许平君唯一的儿子。就这么犹豫来犹豫去,正好,王政君生下了皇长孙,抱孙的喜气冲淡了对儿子的怨气,刘奭一拖两拖,拖过了最危险关头,到得皇太孙刘骜三岁时,刘询驾崩,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王政君及刘骜母子也水涨船高,升为皇后和皇太子。

汉元帝刘奭在整个西汉王朝中,属于最叫人记不住的一个皇帝。在位十六年,不但没干过一件说得响亮的好事,连一件听着耳熟的坏事也没干过。

王政君虽然升为皇后,但是由于刘奭从来没喜欢过她,因此对于她所生的儿子刘骜也是左右看不顺眼,时不时地想搞“易储”。

刘奭在度过了对司马良娣的怀念期之后,很快投入新一轮的爱情。这时候他的新欢是傅昭仪,这个美女又泼辣又有心计,还很有野心。这真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刘奭本人性格软弱,但是他喜欢的都是性格强悍的美女:前有司马良娣,后有傅昭仪,还有一个敢挡熊而立的冯昭仪,11以及后来自请报名去了匈奴让他追思不已的王昭君,都是性格美女。王政君既没有美貌又没有手段,连胆量都欠奉,懦弱无能,自然更加不得刘奭的欢心。她在后宫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忍气吞声,连普通妃嫔都不把她这个皇后放在眼里。刘奭还时不时地想废了太子,以傅昭仪之子定陶王刘康取代。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重臣反对易储,这次力保王政君母子的,是外戚史丹。史丹在汉宣帝时,力保刘奭的太子之位,因此对刘奭有重大影响力。这次史丹为了保住刘骜太子,建议元帝立其生母许皇后家族中的平恩侯许嘉之女为太子妃。

这样一来,就把许氏家族和太子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而刘奭对于自己生母的早亡一直耿耿于怀,对许氏家族赐以高官厚禄,太子刘骜有了这样一个妻子,得以保住太子之位。而刘奭看到太子与许妃夫妻恩爱,又有史丹力保,也渐渐把改立太子之事一拖再拖,终于拖到断气也没换掉。

汉元帝刘奭一死,刘骜继位为汉成帝。如果说汉元帝刘奭的性格果然如他父亲刘询所预料的一样没用,那么刘骜的性格也果然如他父亲刘奭所预料的一样糟糕。

多年来刘骜为了在父亲面前好好表现,只对许妃一人深情款款,如今已经无须做戏,自然要广开宫门,大纳妃嫔。先是宠幸才女班婕妤,后来更迷恋上阳阿公主府上的歌伎赵飞燕及其妹赵合德,开始了他纵情酒色的生涯。

而此时,他的母亲王政君对刘骜那些胡乱行为竟视而不见。虽然王政君这许多年来受尽了委屈,但是受过委屈的人未必就一定值得让人投上一张赞成票的。当王政君终于十几年来由媳妇熬成了婆,立刻开始了她吐气扬眉的生活。

刘骜也很明白母亲的心意,十几年来母子相依为命,在父皇的嫌弃厌恶,宠妃的咄咄逼人之下,只有抱头痛哭,寄望将来。而如今终于一朝得意,自然是要为所欲为了。于是,当刘骜广纳美色的时候,王政君也开始她“姊妹兄弟皆列士”式的扬眉吐气。当初王家以为她能够“出息”,只可惜她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妃皇后,都始终不受皇帝丈夫的青睐,如今大权在握,自然要能嚣张到多远就嚣张到多远。于是她大封亲族:兄长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崇被封为安成侯,食邑万户;王谭等也加官晋爵,配享食邑,兄弟皆为列侯。作为政府百官之首的“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一职,几乎为王氏垄断。先是王凤,其后王音、王商、王根、王莽依次任该职,形成了王氏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王氏门中“五将十侯”,让世人只知有王凤而不知有皇帝。

蒋胜男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