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执政太后:女人天下(29)

她真的永远失去了她的儿子吗,是现在,还是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失去了?她哭得近乎崩溃,她的悲痛如此深切,更胜过做父亲的李治。作为皇帝的李治只看到了妻子的悲伤,并怜惜她的悲伤,但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她悲伤里的全部真相。

李弘去世后,次子李贤即立为皇太子。如果说李弘是最像高宗李治的一个儿子,那么李贤则是最像母亲武则天的一个儿子。李弘身体一向不好,为人温和仁厚。李贤却是文武双全,精力充沛,反应快捷,心高气傲,行为做事也像母亲一样当仁不让。

然而两母子的相像并不是一件好事,两个太像的人在一起,喜欢的是同一件东西,凸起的棱角在同一个位置,伤的是同一个地方。

因为,皇位只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可以均分。

出于对李弘的控制失败,而导致的后果险些不可收拾,武则天从李贤做上太子那一刻开始,就加紧对次子的控制。先是在李弘刚死,李贤才接手的时期,将自己培养的北门学士私人班底迅速安插进朝中,更将裴炎等人挤入宰相队伍中。

同时,加强了对李贤的教育。武后亲自率人撰写了《少阳正范》和《孝子传》,少阳即太子,做母亲的不客气地告诉儿子,应当怎么样做一个符合要求的太子和孝子。

只可惜李贤是武则天的儿子,浑身上下流露着武则天那般桀骜不逊的天性。问一问武则天年轻未受挫折时,是否愿意听从别人指手画脚,就可知道李贤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了。而且此时的李贤,不但接手了哥哥的太子之位,也接手了整个东宫官员系统和这个系统多年来对武则天的潜意识对抗。甚至于他自己本身,一来为大哥李弘的莫名暴亡心存怀疑,二来为自己的身世之谜耿耿于怀。不知何时,长安街头传言,李贤并非武则天亲生的儿子,而是她的姐姐贺兰夫人同李治的私生子。

在这样的情绪下,身为太子的李贤,在政治上处处受母亲制掣,时不时还要被叫去听一顿教训,本已不爽。此时武则天再送来《少阳正范》和《孝子传》,更是增强了反作用。李贤立刻予以反击,召集天下学者,注释《后汉书》,以东汉历代女主称制、外戚横行的祸害,来讽刺母亲的专权和重用诸武氏外戚。话外一句,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武则天最终还是把她讨厌的娘家子侄们都召回京来给予重用了。

武则天自以为向儿子抛出橄榄枝,不想反馈回来一柄利刃,她立刻明白过来,这个儿子比上一个儿子更不驯服,更留不得。

唐武则天无字碑上书千言(6)

这时候,术士明崇俨粉墨登场了。这个明崇俨据说不但医术高明,还精通法术,他原来在京中公卿门第为人治病,兼说鬼神,这个时候忽然出现在高宗李治的身边。李治正为自己的头痛病所扰,经明崇俨治后,似乎症状有所减轻,立刻大受宠信。

于是这个明崇俨就开始装神弄鬼,以鬼神的名义说黄道黑,说得最多的当属太子。这几天摇头叹气说“太子庸劣,难成大器”,过几天又神秘地说“英王哲容貌类似太宗皇帝”,再过几天看到相王李旦时又忽然大惊失色说:“相王面相在诸皇子中最为尊贵”等,诸如此类的话,通过宫中有意识的消息传递,很快就流传开来。

这真是一个高明的手段。武则天安置这么一个小人喋喋不休地攻击太子李贤,就等于将自己从与儿子的相争中抽身出来,处于一个超然的位置。

小人永远做不了什么大事,但他绝对能把君子拖入污水中,让你也惹一身骚。一个嚣张的小人背后,也许有一个支持他的手在鼓励说:“没关系,你只管放胆去干,出了事我来收拾。”于是乎明崇俨更加忘乎所以,横行招摇,他自以为比太子更高明,比皇帝更聪明,比皇后更有胆量。然而他却不知道,他的主子将他放在这样一个位置上,让他说出这样的话来时,已经将他当作一个死人了。

武则天抛出明崇俨作武器,心底未必不是存着最后一丝希望,儿子李贤会在孤立无援中,在四面楚歌中,在被毁谤到无地容身中,向她这个母亲臣服。到时候,明崇俨的脑袋就会成为母子和好的礼物。然而,深知这其中是怎么一回事的李贤,选择了更加沉默的对抗,他和母亲相离更远了。

这时候,东宫开始响起李贤所著的《黄台瓜赋》:“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李贤以这样一种倔强的姿态向母亲回复:“你不是要动手吗,那就来吧,小心摘绝抱蔓归吧!”

蒋胜男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