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执政太后:女人天下(6)

皇后羽翼已成,她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他动不了了。“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她的势力已经形成,无可奈何,虽然有再多的主意手段,也已经无所施展了。

一代开国之君,至此竟然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这是不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哀?

他现在的想法,已经不复是身为帝王的随心所欲了,而是——如何在已经变得强大的妻子面前,保全他所爱的女人和孩子。

他派了周昌去做赵国的宰相——如意的保护人,因为周昌是一个极耿直的人,而且又曾经有恩于吕雉母子。他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保护如意免受吕雉的伤害。

同样是他的骨肉,乱世中,他曾经两次亲手把鲁元公主和刘盈推下马车,送入死地。而此时,他却万分小心的布置,安顿他的爱子如意。

至于戚姬,只要有如意在,戚姬就不会有生命危险。刘邦想得很周到,他安排好了这一切,开始对吕雉做最后一次交手。或许这一夜,他在长乐宫中,2拔出了当年征战沙场的宝剑,轻弹着宝剑,听着宝剑的微微龙吟之声。

刘邦秘密召见了谋士陈平。陈平可非同凡人,是仅次于张良的谋士。据说大汉立国,张良献策六,陈平献策四。刘邦和匈奴开战,在白登山被围,全凭陈平之计得以脱身;韩信功高天下,陈平献计使刘邦轻易收其兵权,贬其王爵。

商山四皓等事件,使得刘邦不敢再信任张良、萧何,那么能够用的顶级谋士,只有陈平。他在病榻上对陈平下了一道密旨:“立刻传檄到燕地,罢樊哙军权,让在代地的周勃兼领燕地樊哙军队,并当场斩杀樊哙。”

陈平慢慢吞吞地走了很久很久,看看吕雉吕雉居然还没有派人追他,让他顺利地到了燕地。于是他干脆告诉绛侯周勃,这件事情的起因如何,现在应该如何。顶级谋士的脑筋口才,武将周勃如何能够比得上,立刻听从陈平的摆布。于是两人同到樊哙军中,将刘邦的旨意合盘托出,于是樊哙坐上象征性的囚车,跟陈平回京了。回到京中,陈平把一个活蹦乱跳的樊哙交到了吕雉的手中,然后去对刘邦说:“臣思之又思,直至三思之后才觉得——樊哙将军在沛县时与皇上就已经是生死至交了,对朝廷的功劳极大,在鸿门宴上救过皇上的命。何况还是皇后的妹夫,至亲至贵。我实在想不出,他有该死的罪名。这其中必有小人诬告,皇上必是一时急怒之下才会下此命令,之后岂不后悔。事关重大,臣和周将军商量过了,圣旨不可不执行,亦不可错杀忠臣。因此不如将樊哙将军带回京,是杀是放,请皇上自己定夺!”

试想刘邦听了这样一番话,他能够怎么办?

本来就是秘密诛杀,现在樊哙已经到了吕雉手中,他还能杀得了吗?他只知道,他原以为可靠的陈平和周勃,也已经不能用了。他最后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终年六十二岁。

刘邦死了,对吕雉来说,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她要帮着儿子刘盈顺利登基,她要防着诸侯作乱、匈奴入侵,她要对付千万种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于是当她身边的侍从问她如何处置后宫那些曾经与她夺宠争位的女人们时,她只是下令都放走,放她们回她们儿子的封地去老老实实做王太后。比如说:薄姬的儿子刘恒成了代王,于是薄姬就成了代国太后。

西汉吕雉被史家列入了帝王本纪(6)

只有戚姬,她下令,剪去她的头发,让她去做粗活。如果戚姬是吕雉,那么她就会忍下去,吕雉在项羽军中作了两年的囚犯,她能够忍得、等得。纵然刘邦无情,她为了儿子刘盈,也会活下来,因为她的儿子需要她。

但是戚姬不是吕雉,她本来就没有经历过风雨,她早就被刘邦纵容坏了。她的能力、她的见识、她的经历都不足以去应付这些事,她不是一棵树,她只是一株蔓藤。温室中的兰花一旦离开庇护就迅速枯萎,而路边的野荆却能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戚姬只是看到自己的生活一落千丈,以前刘邦会庇护她,现在她则完全寄希望于才十余岁的儿子。于是她整夜地哀哭,编了一首曲子希望能够传到她儿子的耳中,她以为这样,她的儿子就会来救她。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隔着重重宫墙,数千里地,歌声没有传入如意的耳中,却先传入吕雉的耳中,这歌声勾起了她的旧恨新仇,也让她想起千里之外对刘盈帝位会产生威胁的赵王如意。

戚姬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首歌,将儿子送上了死路。

蒋胜男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