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祸(168)


“别废话!”那人啐了一口,经了前十二战,他这会儿其实都输红了眼了,“这回准赢!看我赚套昀州的宅子回来!”
众人就一通哄笑,有嘴巴毒些的直言说:“做梦吧,还昀州的宅子?不把命输在上头就不错了!”
昀州是皖国的国都。皖国本就是出才子佳人的好地方,即便烽烟四起,也没见诗词歌赋、古董字画出的少了。再加上近来戚国节节败退,班、皖两国就显得气势更足,听说昀州的房价地价在这月余里又翻了一翻,不少别国贵族都爱在那里置个宅子,是个躲避乱世烽火的好地方。
众人笑侃着,乍闻马蹄声掀起,不觉停了交谈,寻声看去,继而有眼尖的认出:“那不是上将军身边的人吗?好像叫简临?”
然后就一阵倒抽凉气的声音。
军营里隐约有风声,说数日之前主上给上将军去了封信。有人说是要上将军带兵增援的,也有说是主上知道这次凶险,只让上将军自己抉择是否增援。
但不管是哪样,众人都还是盼着上将军能带人来的。
眼下却只有简临一个。
“主上。”简临步入主帐,抱拳一揖,手里的竹简便呈了上去。
嬴焕迟疑着接过,打开,里面除却雁逸的亲印,只有七个字。?

☆、第 84 章 扑倒

?雁逸信里的七个字是“此番非阿追所为”,嬴焕看完后倒吸了好几口凉气。
一股惊喜在胸中激荡得他直冒冷汗,而后终于定下心神,提笔给雁逸回信。
几日后前线的急信送回昱京时,阿追正坐在廊下,慵懒地看着旁边正抽芽的柳树发愣。只觉身后由人如风一样划过去了,回头看看,见斗篷的一角正划进门去。
军中的信使常穿这样的斗篷,阿追蹙蹙眉便也进了门。屋中,雁逸已将信打开来读了。
见她进来,雁逸挥手让信使退出去等,阿追眉头浅蹙:“怎么样?”
“主上要我安排增兵,各位将领随我调遣,定下后不必再做回禀,直接派出去就是。”

他边说边到书案前落座了,阿追扯了张席子在他对面坐下,随手倒果酒来喝,二人就各自安静起来。
送过去的信只有七个字,但二人却是挣扎了许久,才决定这样写。
于她而言,现下虽觉得不至于要戚王的命才解恨了,但他自己要去送死,她也实在没心思苦口婆心地劝他别去。何况她也说不出要雁逸领兵去救戚王的话——这么凶险的一战,戚王要亲征,不管说是他乐意还是被她逼的,雁逸被搭进去都冤得很。
雁逸同样没有表露“我一定要领兵去救主上”的意思,个中原委阿追没有过问,只是简单想想也能理解——先前的几个月雁逸差点没熬过来,盖因戚王所赐。他现在就算仍还忠心,半点隔阂都没有大抵也不可能了。
这事就教人觉得怎么做都不对劲了,看他去死太过头,上赶着去帮又有些违心。二人打了好几次商量,最后才终于拿定回那七个字的主意。
——让他知道这回不是她算计的、她没想让他去死,然后想死还是想活,让他自己拿主意去。
用雁逸的话说:“主上若不是有心寻死,这一战再凶险,也还是能反败为胜的。”
他清楚戚国的兵力,先前几次战败,虽与阿追将军情透出去令敌人提前设防有关,但戚国要保留兵力也是个原因。现下如果将“保国君周全”放在首要,各处驻军尽可调集,敌军人数再翻两倍也不怕。
眼下戚王接到信得知不是她,果真就不打算这样一死了之了。阿追一边为自己造成的这影响心绪复杂难言,一边想听一听雁逸到底要怎么安排。
雁逸没写两句就停了笔,斟酌了一会儿,看向她:“阿追。”
“嗯?”她执着酒盏回看。
他沉默了少顷后说:“我想自己带兵去。”
阿追悚然一惊:“为什么?!”
.
戚王与上将军间的书信往来鲜有人知,是以泰半国府还沉浸在“又要变天”的悲意里。相较之下,囚禁弦公祖孙俩的那方院子反倒轻松一些。
尤其是老弦公姜晋。自从得知戚王给姜怀的信里言及如若他当真战死,弦国这片地方就还给姜怀后,每日都悠哉哉的。
悠哉哉地祈祷戚王赶紧战死。
数日下来反倒让姜怀都有些看不下去,一看祖父又在院子里喝着酒念念有词,上前便将酒盏夺了下来:“祖父!”
酒盏重重落在石案上,姜晋也不恼,仍是那副悠悠的样子:“你干什么?”
姜怀面色沉沉:“弦国被戚国攻占,是我们无能。戚王肯在自己死后将弦国还回,是戚王大度。祖父这般得了好处还日日咒人尽快,实在小人。”

上一篇:盛世妆娘 下一篇:她是神

荔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