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Ⅰ迷失银河(127)

这道理谁都明白,听了却还是难免有些失望。不管怎样,这颗水晶头骨好歹己经与我同化,这就好比怀揣着一张亿万存款的金卡,总有想起密码的时候。这么一想,我稍觉安慰。

其实你想要知道的答案,水晶头骨己经都告诉你了,只是你一时半会儿没法全记起来。比如鲧神庙坍塌后发生的一切,都已通过你的画笔,记录在这张画里了。

苏晴从包里取出iPad,照片里居然有我在医院画的那幅油画。

“你是说鱼骨山真的是一艘飞船,我们就是乘坐着这艘飞船逃出羽山的?”我皱起眉头,想想又觉得太过荒谬,既然鱼骨山号称是鲧的尸体所化,距今也有几千年了,几千年前的人类又怎么可能造出飞船?除非……全身汗毛猛地竖了起来,除非“鱼骨山”是一艘从未来穿越到远古的飞船!

如果鱼骨山真的是一艘可以穿越时空的飞船,那么我们所抵达的“羽山”就不是在这个地球上,而是另一个几千万年前的平行世界。

这个平行的远古世界发生火山爆发也好,天地碰撞也罢,和我们当下所处的这个时空,当然不会有任何关系了。这就足以解释,为什么这些天我一直没有查找到任何大规模火山、地震的新闻。

然而当我说出这个猜想后,苏晴还是摇了摇头:“宇宙中或许存在平行空间,人类也或许可以穿越时空。但你所画的这个毁灭的‘世界’、我们当时所看到的一切,并不在其他的平行空间,就在这儿,就在北京郊外、司马台的地底,亘古至今,从未改变。”

她从iPad里调出两张卫星照片:“前几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了55000多张世界各地的卫星照片,这张是美国的‘天眼12’卫星1986年2月12日拍摄的中国河北的全景照片。另外这张张是加拿大太空署的雷达卫星拍摄的河北遥感图像。这两张照片中用红线勾勒出的长方形,不是光学上的阴影,而是地底下的硬物经过雷达卫星的无线电波反射而形成的区域。图片显示,河北地底有一片至少长600公里、宽100公里的规则区域……”

她顿了顿,饶有深意地凝视着我:“六比一,长方形,你有没有想到什么?”见我依旧没反应,又继续提示:“根据《旧约》、《古兰经》等宗教经典记载,为了躲避一场淹没整个世界的大洪水,诺亚一家按照上帝的指示,建造了一艘长宽比为六比一的方形大船……”

“诺亚方舟?”我愣了好一会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是说……河北地底这片巨大区域就是羽山?就是诺亚方舟?”

※※※

Selina举起酒杯,叹了口气:“终于猜对了,Cheers!”所有人都笑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苏晴接着又说:“‘羽山’只是一个含蓄的代称,意思是‘可以飞的山’。我们所看见的远古世界,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而是4000年前为了躲避史前大洪水而造的方形大船。诺亚带着他的家人,以及当时世界上的各种远古生物藏入大船。这艘大船里万物生长,应有尽有,虽然与世隔绝了几千年,却保留了远古时代整个世界的原貌。”

我从没听说过这么异想天开的震撼假设,目瞪口呆。

照这么一说,我从司马台山腹突然掉入那个恐龙遍地的史前世界,倒有了足够合理的解释。也明白国安局和IMU为什么会突然从天而降,宣称羽山是中美的联合基地了。但还有一些问题我不明白,比如,既然这个世界存于地底,为什么又能看见太阳、星辰与月亮?

“你在羽山所看到的星星和月亮就是这些。”苏晴的手指在iPad轻轻拨划,调出了一系列照片,这些照片和我在医院中所画的那幅画极为相似,蔚蓝的天穹悬浮着数以万计的巨大品石,“这些不是真的星星,而是人造的陨石拟星体,可以折射强光,形成星星与月亮的视觉错感。”

她又放大了另外一张照片,照片里,一个太阳似的巨大火球在空中熊熊燃烧,“1985年,为了解决未来地球的能源问题,美国、前苏联、欧盟、日本率先发起了一个国际热孩聚变实验堆(ITER)让划,俗称‘人造太阳’。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ITER装置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生成一些大原子,同时发出光和热。假如这个计划成功,未来人类就能造出另外一个太阳,悬在外太空,为地球的所有生命提供。

“而你所看到的这张照片里的火球,是我们离开羽山时,从鱼骨山飞船里拍摄到的。它就是类似于ITER的‘羽山人造太阳’,是‘羽山’所有生物的能源之泉。但比起目前的ITER装置,却要先进得多了。”

上一篇:江湖债 下一篇:星际之旧爱难追

树下野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