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芙蓉浦(86)

三宝说:“那就是说你有一天也会成为翰林学士?”

颜宁哼一声:“谁知道呢?也许等我熬到头发花白了,就能当学士了。”

杨沐默默听着,不知道说什么,他一抬头,就看见前面树丛后露出的建筑飞檐了:“到了吧?”

颜宁一看:“哦,是的,前面就是圣光寺。据说圣光寺的菩萨特别灵验,京城许多信男善女都来此烧香求佛。”

转过一片枫林,眼前视野一宽,只见重重叠叠的建筑呈现在眼前,寺前的空地上,都是烧香拜佛的人,好在不是初一十五,人流还不至于拥挤。人群中多是妇孺,鲜少有男子。

“嘿,你们看,那个西瓜小孩!”三宝叫他俩。

两人顺着三宝的视线看过去,果然看见那个孩子和他父亲排在前去烧香的人流后面,那孩子仰着脑袋四处打量周围的人和场景。

颜宁说:“我们也去烧一炷香吧。”说着走到那孩子身后,杨沐和三宝跟上。

那孩子一回头,就看见他们仨了,露齿一笑:“西瓜叔叔。”

颜宁:“……”

那父亲听见孩子这么叫,回头来,挤了个笑脸来打招呼。

三宝跟那孩子说:“娃娃来烧香?”

那孩子点头说:“嗯,帮娘来还愿。”

三宝又问:“那娘呢?”

孩子瘪瘪嘴,眼睛里有些亮晶晶的东西:“娘病了,来不了。”

三宝没有再追问,很明显,孩子的母亲病了,将希望寄托给神佛,让夫君带着孩子来烧香。

颜宁几个烧了香,去后面斋堂领取斋饭,每领一份,就往旁边的功德箱内投几枚大钱。杨沐悄悄地问:“这里的斋饭还要钱的?”

颜宁压低了声音说:“说是不要钱,但是人人都很自觉地给钱,你没看那功德箱旁立着一个念经的大和尚?”

杨沐了然:“哦。”

颜宁又低声说:“这京城的和尚,都比我们家乡的势利。”

三人吃完饭,也没在这著名的圣光寺中逗留,往来时的小路返回到山道上。在八角亭里又看见了那对父子,此刻他们正在啃面饼,面饼有些干,那孩子要去喝旁边的泉水,父亲不让,说是水中有虫子。颜宁从杨沐身上的包袱里拿出一个水囊:“孩子,给你水喝。”

那孩子瞪大了眼睛,看着这几个老是遇见的叔叔,他又将征询的目光望向了父亲。那父亲从包袱里摸出一个瓦罐来:“谢谢几位先生,我们的水喝完了。”

颜宁给他倒了一罐水,看那孩子和父亲都喝了,又给倒满了。

“谢谢,不用这么多,你们还是留着自己喝吧。”那父亲连忙推辞。

“没关系,我们还有呢,孩子还小,下山还有那么远的路,需要喝水的。”颜宁微笑着说。

那孩子脆生生地说:“谢谢叔叔。”

颜宁弯下腰去:“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诺儿。”

“叔叔姓颜,你就叫我颜叔叔吧。这两位都是杨叔叔。”颜宁直起身,对诺儿说,“好了,叔叔们要走了,再见。”

“颜叔叔、杨叔叔再见!”

第43章 心意难测

颜宁领着杨沐和三宝走了一会上行道,又从一处岔道口折下去,一直走到山路的尽头,眼前居然出现了一汪碧潭。

“这地方好,你怎么找到的?”杨沐脸上露出了笑容。刚才几人默默无言,似乎被那对父子的际遇影响了情绪。生活不总是阳光明媚的,很多时候布满了阴霾,甚至还有雷雨交加。

“以前跟几个朋友来过。”颜宁小心地走下乱石滩,走到一处蹲下,搬开一块石头,从下面拿出一个小小的油布包。

杨沐和三宝走过来:“这是什么?”

颜宁小心地打开油布包:“是我以前留下的钓线和鱼钩,还没有坏,去折根长枝条来。”

“呵呵,原来是要钓鱼,这个好玩。”三宝说。

杨沐去旁边折了一根大小适中的灌木,去掉叶子和顶端的一截,将钓线缠上去。“三宝,去翻几块石头,找几条蚯蚓。”

不一会儿,简易钓竿就做好了。三宝很快用树叶包了好几条蚯蚓过来了:“来了。”

杨沐将蚯蚓穿上鱼钩,一甩钓竿:“这潭里有鱼吗?”

颜宁说:“有,春天的时候我还来钓过呢。”

那潭里的鱼恐怕是吃惯了天上落下来的蚊虫,对人类完全没有防范心理,很快便有鱼来吃饵。杨沐是钓鱼高手,巧劲儿一拉,鱼便被钩住了“有鱼上钩了?”颜宁注意到钓丝被拉直了。

上一篇:空间之神仙也种田 下一篇:凤非离

寻香踪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