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初雪/凤楼记事(网络版)(41)

凤兰不傻,知道自己开罪过罗琛,要是被他逮到认出来一定死无全尸,所以不怕严寒还是把衣服撕成褴褛,还拿了很多泥巴稻草把自己抹得相当邋遢;他也不健忘,记得刘青说过城里的粮草也就能维持一个月,看著这样围城,他开始还是想雪融想得要命,现在则是开始担心他了。

当日他怎麽出城的说来也很无奈。清早他去集市转转想买点新鲜蘑菇回去做汤(大囧),结果路上遇著个拉小车卖文房四宝的老头儿正好要出城,凤兰一看车上挂著个白玉的砚台,造型和印象中司徒雪融在望月郡的小竹楼几案上放著的一个十分相似,就想买回去讨雪融欢心,可是那日身上带的银子还只够买蘑菇的,於是和卖砚台的老头儿一路砍价说好话,就稀里糊涂地跟著出了城。

磨了一路终於用头上的玉簪从无奈的老头手里心满意足地接过白玉砚台,凤兰高高兴兴打道回府,结果城门锁了回不去了,他躲在周围一座很小的村庄观望了数日,发现局势越来越趋於紧张。

这个时候他可以无为地蹲在小村里,选择相信司徒雪融一定会有办法。可是凤兰想了想又觉得就算於事无补或者画蛇添足也好,毕竟说过要保护雪融,就有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第35章 兰兰的努力

算於事无补或者画蛇添足也好,毕竟说过要保护雪融,就有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於是凤兰让村长画了到北疆的地图,就这麽风尘仆仆上了路。

就算战乱,也不是说就没有老百姓在路上走了,凤兰身无分文又穿著褴褛,被一路当成难民,反而少了很多麻烦。就算搜身,也除了买蘑菇没用掉的那点银子,什麽都没有。然而快到北疆的时候问题来了,关口要通行证,凤兰没有。

没有就无法进城,凤兰抓著出来的百姓偷偷打听了一下,说是赫连渊大军部分常年驻扎在漠河河畔,原先河上有座桥,可惜之前被北漠破坏掉了。凤兰到了河畔一看,果然只剩桥墩,对岸隐约可见炊烟嫋嫋,可无论他怎麽挥手怎麽朝对岸喊,都没有人理睬。

他站在河边沈思了一下,在一路上听到什麽传说都有,说赫连将军和北漠偷偷签了条约,说王之超投敌,或者说红珠城就要沦陷了,听得凤兰虽然不知道哪句真哪句假,仍然心惊肉跳。

他来赫连渊这里其实就是为了找他拉救兵去救红珠围城,可是如今前有大河插翅难过,後有流言说赫连叛变,一时间凤兰真没辙了。此刻很是痛恨自己以往雪融和刘青讨论战事的时候都没有竖起耳朵认真听,如今仅仅知道赫连有二十万大军驻守北疆城而已,其他地方的华都力量分布他一无所知。

所以找赫连,此刻是对是错也别无他选,虽然就算费尽千辛万苦结果不过是被已然卖国投诚的人杀头,他也不可能为了自己安危就眼睁睁看著雪融被人围城一天比一天危险。他虽然也冒出过类似“就算是卖国贼,也许我仍然能说动这位将军出兵”的天真幻想,可是自己也觉得太不切实际。

所以此次前往北疆,几乎无异於变相自杀。杀身成仁或者舍生取义,都不是凤兰会笃信的东西,几十万大军一个城会怎麽样,其实只要不牵扯到他的利益,他也不是特别放在心上。只是这样一道选择题“凤兰要不要冒生命危险以保障雪融的安全”,凤兰会毫不犹豫地选“要”。

一个自私的理由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变成一个高尚的举动,比如他现在看似英勇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那一个人,却同时顺便成全了几十万人。虽然可能也会有比较高尚的人会觉得拿自己一命相搏拯救素不相识的十几万人是值得做的事情,可是凤兰仍旧不高尚,如果司徒雪融不在城里,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命比较重要。

“喂──”在他继续对著对岸高呼的时候旁边来了个渔民,拍了拍他说:“兄弟,河面风大,你这样喊话对面听不到的。”

“我想过河,”凤兰抓著他说:“我还有点钱,能载我过河吗,事情很紧急!”

“兄弟,我们全部渔民的船都被北漠征走了,”渔民叹气说:“你想必也是没有通行证吧?最近有好多没有通行证的人都被关在城外了,里面有钱的多了去,仍然没有一个有办法的。这时候还想进北疆城?除非你游过去。”

渔民只是说笑,可凤兰没当他说笑。那晚北漠大军如何在夜里飞快地爬上城墙他记得一清二楚,他没有时间回去浪费时间开个通行证,说不定在他犹豫的时候那些人已经在攻城,他浪费的时间有如在浪费司徒雪融的生命。

“大哥,你们这附近有雪树麽?”凤兰当即回头问渔民:“你能帮我砍一截木头麽?”

上一篇:禄星 下一篇:双向博弈

橙子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