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人间(256)

在江鸽子看来,这样的艺术,它就像去东岸路过的那些所谓高科技城市城市,一切的一切,都像模具抠出来的批量产品般,简直没意思透了。

像是对门段四哥家,他家也算是常辉的中产阶级了吧?

可怜他家竟然一个家居摆设都没有,就连年尾他家挂的装饰画儿,那都是没有专利期,可以共享的艺术资源画儿。

庶民都接触不到原材料,还等开花?开个屁吧!

这三人转悠了一会儿之后,因为俞东池关注的东西,像是某某大矿业公司办事处可派来代表了?全国各地作坊业主可有档口了?材料厂排水倾倒问题是不是解决了?注资五百贯以下的小型档口业主,家里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可解决了……

而随着这两位贵人的关注,慢慢的,他们身边就聚拢了大量的随行人员。

也不知道这些人从哪儿得了消息,又纷纷赶了来,还里三圈外三圈的陪着贵人转悠。

江鸽子就这样被挤出来了。

不过他倒也没生气。

他自己也是很想转悠一下的。

虽然不买,看看也是可以的吧。

要知道,这里的人,跟江鸽子小时候在他亲爷家看到的那些个文玩贩子,是截然不同的人群。

如果要详细区分这两类人的话,那江鸽子要毫不客气的炫耀一句了。

咱们地球华夏人的文玩艺术,盖尔人就是坐最夯的飞艇,它也撵不上。

在这边,商人就是商人,艺术家就是艺术家。

他小时候,最爱听人chuī牛bī了。

而在老庙市场上,就是最不成的小贩子,那也是一肚子历史故事,满嘴巴跑火车一般的大传奇经典本儿,那些人成天啥也不gān,就堆在一起chuī牛bī,chuī着chuī着就把玩意儿卖了。

他就是听那些故事长大的。

像是江鸽子他亲爷家,随便哪个地方来的闲人,人家都能凭着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对宗教的理解,对色彩的感知,人能穿出无数具有自己独特味道的串儿。

并且,那些串儿穿好也不是完事儿了,那只是刚开始。

一个人,一生一串儿也成,一生无数串儿也可以。

反正,脖子,腕子,就不能闲着!

嘴巴里嘚吧嘚吧chuī着,手上拿着刷子刷着,就这么开心的玩着玩着,那也是一辈子。

回头想起来,那也是见天儿都在玩儿。

可在盖尔呢。

四年了,江鸽子连个戴串子的人都没见过。

哦,为什么要说串子?因为串子就是最接地气的民俗艺术了。

你说民都接触不到艺术,又何谈艺术?

盖尔有的艺术家,有的可能一辈子不可能去原矿看上一眼,也更不可能去大自然去寻找任何一种材料。

自然盖尔材料商,他们一辈子也都不会有,自己动手制作一件玩意儿的心情。

这就没意思透了。

我们都说爱,许是盖尔人不懂爱吧。

小时候,他亲爷就说过,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福分,这是老天爷安排好的。

像是东海出水晶,南海有珍珠,非洲藏宝石,寒山冲下玉,火山岩子滚地瓜等等之类。

可甭管好玩意儿出身在哪儿,反正,早早晚晚,它们都要从天南地北,齐齐的被开凿出来,统统要被运送到咱家里来,是注定要给华夏人添光色的。

您问,为什么要来华夏?

他亲爷就说了,那老外一身毛儿,想事情直来直去,脑瓜子都没发育完全呢,他们懂得什么叫玩意儿啊!他们知道啥是漂亮啊?

他亲爷管一切跟艺术有关的东西,统称为玩意儿。

哪怕你就是个搞国画的,搞雕塑的,用老人家话说,那不就是个手艺呗!都是换饭碗的活儿,多卖两块钱,少赚两块钱儿的事儿,谁又能比谁高贵了?

最后,不都得来咱老庙练摊来?

呃!事实上,江鸽子他亲爷的世界观,也就老庙那么大的地方了。

那老爷子,一辈子就靠老庙一个露天的小档口,养活了一家老小,他穿串子,盘绳结儿,弄的十个指头上都是厚茧,眼睛不到六十就看不清人了。

然而,甭管那珠子牌眼儿上窟窿打得多奇葩,人家靠着手感,都不用看着,都能随意搭配出极其漂亮的串儿。

虽然他老人家对艺术总有神奇的误解,并看不起一切上拍场的玩意儿。

可老爷子一辈子靠着手艺,也在老庙闯下了串爷的名头。

他们那个城市,买串儿,穿串儿,盘串儿,那都对老爷子是十分服气的。

而作为串爷之孙,江鸽子一边怀念他亲爷,一边溜溜达达的来到了木料厂。

一进这木料厂,随着扑鼻的木屑的味道,江鸽子举目四顾,接着就赞叹了一声。

老草吃嫩牛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