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294)

  而眼下保证一定能够坚定不移地对她再次可能因为凌家舍下他而完全不受影响,未免有些轻率。

  既然还没有把握给出承诺,那么暂且也就不必强求。

  早在他决定带着她回京之初,其实他就已经考虑到将要面临一堆麻烦,当时只想跟她早日成亲一劳永逸,却没想到她竟然比他想象的坚定得多。

  说起来,终究是他不够用心,若是早些对她有这番了解的话,他也就不必孤注一掷地选择以那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了。

  长缨花了一夜时间调整心情,翌日早起仍旧抖擞上路。

  随着晋王回京的新闻轰动了朝野的同时,王驾半路遇袭的事情紧跟着就被皇帝严令了三司严查。

  谁动的手大家心知肚明,也不可能还会有痕迹留下来,就算是有痕迹留下来,有之前私吞官银而无恙的先例在前,也不可能让杨际得到什么惩罚。

  但以往这种事大家不过做做姿态罢了,可如今遇袭的不是别人,是晋王,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回来跟太子夺嫡的皇子!

  也就是说从前死了个杨际也许大宁国运堪忧,如今杨际就是死了,也还有个如此俊朗英挺的晋王承接。

  大家掂量掂量,这件事还能跟从前一样犯马虎吗?

  于是不管有没有结果,总之就先大张旗鼓地追查起来。

  杨肃很快投入了政事运作之中,长缨预料得十分准确,他回京第一件事便是需要尽快借助渠道入朝参与朝事。

  只有插手了政务,才能有机会展现才干以及凭政绩拢络人心,摊上了政务,也才能够入朝参政。

  但因为顾家把持着朝廷,皇帝能够腾出来的政务也有限,这几日杨肃进宫听取为他归朝而举办宫宴的意见时,顺便皇帝就给了几道折子让他斟酌。

  折子上都是底下呈上来的几件待处理的政务,他需从中挑选有把握的负责实施。

  好在身边人手都是现成而且有默契的,不需要怎么磨合就进入了状况。

  随着刺客案的审理,关于这场刺杀的后续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搬到了台面上。

  街头巷尾热议了两日,在迎接半途以极漂亮威武的姿态狙杀了刺客并保护了晋王的那位女将的身份来历也被抬了出来。

  京师百姓这才知道,她就是吉山卫的宣武将军沈长缨!

  而紧接着再一探讨,关于沈长缨就是才从南康卫调回京的、三年多前阵前害死了亲姑父的凌家表姑娘沈璎的消息,也就猝不及防被掀到了风口浪尖!

  长缨已经重整旗鼓,目前打算仍把重心放在建功晋职上。

  接连这两日在往返卫所途中都听到了关于当年事情的回顾讨论,她却照旧该练兵练兵,该摸鱼摸鱼。

  少擎自然也已经知道杨肃就是霍溶,本来对她就有些担忧,听到流言更是担忧:“卫所里都到处在说你,你都不生气吗?”

  “有什么好生气的?”她仰脖喝了口水。

  退步说,就算是生气又怎样?

  当初她是想的挺好的,等杨肃一进京就投靠他,只要有了后台,自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敢当面跟她过不去。

  谁想到事与愿违?

  这些冷眼当年她也不是没受过,总不至于当初熬过来了如今还熬不过。

  既然前路堵死了,她就只能转身直面困境。

  别说他人,她知道,就连冯少殷他们这帮人,虽然接纳她了,但这件事在他们心里终究还是硌应着的。

  她这样的人,要想过得自如,除了脸皮厚起来,其余还能有什么办法?

  少擎道:“各门各府都知道你回来了,你从前可没得罪人,日后要出门应酬怎么办?”

  “该怎么办怎么办。”

  长缨放了碗。

  下晌冯少殷转给了她一道兵部嘉奖令,同时被提上来的还有官职。

  她如今便从四品的宣武将军升到了正四品明威将军,此外还有些御赐的银帛珠玉什么的。

  少擎黄绩与百名士兵也都有程度不等的奖励。

  这都是意料中事,毕竟他们护的是皇帝高调接进宫来的皇子,不升官不赏赐不足以显示对儿子的重视。

  士兵把东西送来长缨公事房,长缨拿来看了两眼,随手抛在纸皮篮里,而后仰入椅背里闭上了眼。

  不知道这算不算因祸得福?虽然投靠杨肃的计划失败,却又因为杨肃而立了功晋了职……

  杨肃这边如何决定长缨没想好,但凌家她觉得应该提前给出些警示。

上一篇:青珂浮屠 下一篇:似锦

青铜穗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