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378)

  “唐鉴方才情绪激动,应该确实不知道杀他的什么来路,我想他也没有说谎。而那批银子又刚好是四年前的官银,那这个人是否可能跟当年那些人有关?”凌渊望着杨肃。

  “是还是不是,总得实地去看看才清楚。”杨肃说到这里拿起披风:“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带上唐鉴出城瞧瞧去!”

  又回头跟谢蓬道:“交代轮值的人仔细看护,这当口,多的是人看咱们笑话。”

  唐鉴今夜若真死在五城衙门,唐家就算不能怪罪到杨肃头上,至少也要被牵连,这可就中了东宫下怀了。

  傅容这边也在问唐鉴:“唐家耕读传家,从未招惹过匪类,表兄陡遭大祸,定非寻常。

  “都出人命的地步了,你可得说实话,除了那笔银子,当真没再得到别的什么么?”

  唐鉴正迟疑着,杨肃二人就到了。

  听说他们要去城郊看看,傅容自也是跟随同去。

  顷刻间几骑飞驰出了城门,直奔南郊。

  长缨与冯少殷同路到半途,少殷要去岳家,便分道了。

  紫缃埋怨她出去没带人跟着,还这么晚回来,她笑了下,解释后来去了跟凌渊傅家他们一道吃饭。

  说完又探头看了看周梁他们院里,见还没有灯,知道大约是去衙门了,也不知道唐家这事究竟怎么样?

  “奴婢已经知道了。”正想着,紫缃笑道,“王爷傍晚着侍卫来回话了的。”

  又道:“秀秀那边也来话了,说是这几日荣家不太平,她瞅了空再过来。”

  长缨猜想是俞氏跟荣璧如又斗了起来,知道秀秀无事也就暂且先不管了。

  ……

  杨肃三人带着唐鉴和随从,快马不过大半个时辰,赶到了柳儿屯。

  时值深夜,万籁俱静,马蹄声却扬起一路的狗吠来。

  好在天上有寒月,唐鉴引路到了山上破庙,杨肃且行且看,当初长缨遇险便是在这村庄,此地临近驿道,看地形距离当初他们俩坠崖的地方也相隔仅有十数里。

  他与佟琪道:“你下山去找找那姓孙的佃户人家具体位置。”

  当初长缨跟他坦陈过受伤之事后,他曾遣人前来寻找佃户,但那并非佟琪亲自前来。

  旁边凌渊听到了,立在山坡上看了看四面,指着西南方一座月色下黑黢黢的村子:“就是那儿。”

  佟琪旋即下去。

  一行人进了庙,唐鉴径直带着他们入了内。

  庙已经破落不堪,大宁早些年随着海运兴盛,佛教盛行,道观庙宇许多都坍塌荒废,除去当年杨肃和长缨呆过的那处,这处看来也如是,举目望去皆是残垣尘土。

  唐鉴引着众人到了后院,院里杂草丛生,四处是断砖,草丛里扑簌簌传来响声,还有小兽们受惊后的叫唤声。

  后头院墙下唐鉴停下来,指着草丛里一处洞口道:“就是这儿了。”

  说完他蹲下去,徒手扒开草丛,侍卫打亮火折子,两尺见方的一个洞口就露出来。

  唐鉴看看左右,忽然跑到东侧一堆烂木头里,寻找了一阵,拿了件衣裳过来:“这就是当初堵洞口的衣裳!我当时顺手抛在了这边,竟然还在!”

  杨肃接过来。

  衣裳竟然是绸缎质地,一半已经破旧,应该是露天的这一截,经风雨侵蚀,也随意一扯就撕开了。而另一半则差不多还保持着原貌,皱褶的缘故,新旧痕迹交错。

  杨肃翻找着看了两遍,最后找着袖口与衣领处看了看,只见却光滑平整,并无磨毛痕迹,他又让管速掌灯,蹲身往洞里察看了起来。

  洞并不深,还留有刨土的痕迹,应该是临时存放东西时所为。除去些许残土,便有两把锈迹斑斑的长剑,以及几片破碎的碎布片。

  “这些碎片是当初包银子的包袱皮,银子重,我扒拉的时候扯碎了,留下了些。”

  唐鉴他们都蹲了下来。

  杨肃拿起那些布片就灯看了两眼,而后也交了给管速,接而再看起这两把剑来。

  第264章 是匪类?是权贵?

  剑果然是极普通的剑,市面上大约一两银子左右一把,早已经锈到快看不出锋刃。

  杨肃站起来,问唐鉴道:“你确定这洞里当时只有千把两银子和两把剑,再没有别的?”

  “银子是一千零一十两,我前后数过几遍,记得清楚!此外倒是有些书信舆图什么的,因为潮汽侵蚀,字迹都看不清了,我都全数丢弃了。

上一篇:青珂浮屠 下一篇:似锦

青铜穗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