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幻+番外(6)

作者:万山横 阅读记录

众人无法可想,只得安心在客栈住下。伙计中为避免生事,向来禁赌,便都聚在客栈里面谈笑闲聊。这些人走南闯北,肚里装着许多奇怪故事,彼此说起来,也热闹得很。贺言chūn在前堂伺候着,一来二去都熟了,众人便晓得,他是定远人氏,个子虽矮,却已经快十四岁了。

贺言chūn整日端茶递水,喂马打扫,房前灶后忙得如陀螺一般,难为他小小年纪,竟事事都照料得jīng细,连伙计们都省了不少心,众人都喜欢。又见他人长得伶俐,看着又温厚良善,便常喊他道:“贺小郎,你怎么不晓得偷个懒儿?我刚看到店家出去了,你也来歇歇,吃一盏茶再走。”

贺言chūn大约正在变嗓子,声音粗哑,平素不爱说话,听了这话也只是抿嘴笑,转眼又钻进厨下,不知忙什么去了。

方犁却是很少出门,只呆在房里,从行囊中寻出些旧书,躺在榻上翻翻打发时间,伍全偶有空闲,便去他房里,两人凑在一处商量接下来的行程,连茶水都是柱儿送进来。

他并非不爱热闹,有时听楼下说得一团火热,也不免有些动心,然而转念一想,自己毕竟是主人,若出去了,伙计们多少要受拘束,只得罢了。

过了两天,雨停了,天色却依旧yīn沉。方犁吃过午饭,回房歇了一阵,闲得发闷,想到自从到了这里,还未四处走动过,便起了出去溜达的心思。等进了前堂,正巧伙计们都聚在雨棚下拉家常,柱儿也不知哪里去了,他便独自一个,缓缓顺着门前街道往前走。

清水镇虽然不大,却地处要冲,两条官道从这里jiāo叉而过,来往商旅也多,因而客栈店铺住家jì馆应有尽有。一条青石路,两旁商铺林立,店面后又有院落。那铺里伙计和街上行人看见方犁是生人面孔,长得又是雪玉一般的一个少年郎,都不住眼地盯着他看。

方犁也不理会,只顺着街道漫无目的地闲逛,一边在心里盘算,到了京城要作哪些打算。偶然抬眼远眺,就见一条官道直通向前,无休无止,不远处青山连绵,云遮雾罩,心里忽然惆怅起来。

他这次进京,乃是方老太爷的主张。老爷子有两个儿子,长子十分能gān,打理着偌大家业,家中人丁也兴旺;次子却二十出头就得了痨病,早早去世了,只留方犁一根独苗。幸好方犁母亲十分刚qiáng,守着孩子并未改嫁,方犁又自小有神童之誉,得老太爷另眼相看,这才叫人不敢小看了二房。谁成想两年前,方犁母亲感染风寒一病不起,也撒手去了,方犁处境越发艰难。

去年老爷子动了心思,想在京里开设一家丝绸行,在家里子弟中挑来选去,最后选中了方犁。这也是老爷子一点私心,怕自己有朝一日闭了眼,二房这点骨血被人容不下。不如趁早打算,让方犁离得远远的,去京里另辟一番事业。再者,自古士农工商,商居末位。方家虽富,商贾人家却没什么好名声。如今方老爷子听人说,京城富户若纳了定额钱粮,也可以买个郎官当当,便想让方犁到京里,也去捐一个官。虽只是个虚衔,然而族中有人做官,说起来脸上到底也体面些。

方犁自小聪明,哪会不明白太爷的苦心?也知道这头一趟进京事关重大。开头若顺了,日后才好在方家立足。临行前他细细挑选了跟着进京的人。管家胡安是伺候了多年的老家人,行事细致周到,心里眼里也只有一个方犁,是头一个要带上的。刚好胡安有个关系好的义兄弟,叫作伍全,是外出行商跑惯了的,他两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彼此知根知底,也好相互帮衬。其他人也是方犁跟胡安伍全商议好的,都是忠厚得用之人。一朝议定,众人便都弃了家小,跟着方犁奔赴京城而来。

初离家时,商队诸事冗杂。方家管事们多是大爷的耳目,虽不致刻意为难方犁,却也对他的事不大上心。就连车内货物,也须方犁检点一遍。跟他上路的人虽尽心尽力,但入京路途遥远,伍全也是头一遭走,何处走何处停,何处该换货,这些事也须方犁自己拿主意。他本是个跳脱性子,如今被磨得诸事小心谨慎,所幸一路行来,还未出过什么差池。

然而眼看行程过半,却被雨水阻在这陌生乡野,方犁不禁着起急来,再一想,到了京城也是人地两疏,连个投奔的人都没有,不免又生了忐忑畏惧之情。想了一会儿,思绪纷乱,方犁不由叹了口气,若是父母健在,自己哪里需要这般千里奔波?那心里不免难过起来。

正自嗟自叹,抬眼看见街边有家小小的绸庄,方犁忙又抖擞jīng神,进去翻看柜上货物成色,又细细问了价格,花色品种自然都比不上自家丝绸行,价格却高出不少。末了他依旧漫步出来,又看到对面有家点心铺,里头围着好些人。

上一篇:会呼吸的风 下一篇:梅花三弄撞四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