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镝(25)

“是大瑀的忠昭将军靳明照告诉他的。”

***

北戎陈兵大瑀北境约在六年前。那时候现在的天君哲翁还没继位,病恹恹的老天君誓要将军队推到大瑀境内的列星江,这是他这一生最后未完成的愿望。

浩浩荡荡的北戎军队由哲翁带领,途径烨台时,因为没有马而无法从军的贺兰金英应虎将军的安排,在军队里当了个负责搬运尸体的杂工。

这场战争从开战伊始就不顺利,北戎军队始终被死死压在北境边线外,整整半个月都无法前进一步。

大瑀最北端的萍洲城已经可用肉眼望见,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踏破北方边防军的防守。

“靳明照”和“忠昭将军”的传说,从那时候起开始悄悄在北戎军队里流传。传说他身骑双头巨马,身有六臂,善用武器,能呼风唤雨,招来飞禽走兽襄助。

否则天佑的北戎军队怎么可能无法进入大瑀!——这样的话带着不甘也带着傲气。

贺兰金英与北戎人截然不同的容貌,让他受到了天然的排挤。尤其在他露出双眼时,总会招来连串惊呼与憎骂。所有人都知道烨台的虎将军带了个狼眼睛的高辛人,他沉默做事,不想给虎将军增添麻烦。

最后一场战役在秋天爆发。厮杀从白天持续到夜晚,巨大的圆月悬在萍洲城与驰望原上空,除正面对战的军队外,一小股一小股大瑀士兵不断从萍洲城与边线涌出,神鬼一般捉摸不定,一点点地消磨着北戎军队的力气和意志。

北戎军队战意涣散、极度疲倦时,一支从大瑀军中射来的箭结束了这场长达三个月的战役:它刺入阵前拼杀的哲翁胸口。

北戎军队如潮水般退去,他们折损了大量士兵,瑟瑟发抖地护送哲翁回北都。撤离得太快,竟在战场上留下了十几位处理尸体的奴隶。

贺兰金英也在其中。他躺在壕沟中,听见清理战场的大瑀军队渐渐逼近。他闭目装死,却被人拍拍肩膀,硬是拉了起来。

“高辛人?”发现他没死的是一个中年男人,满身铁衣在月色下流淌刺目银光,肩上负着生刺的肩甲,纵一脸尘土也掩不住他油然的兴奋,“我第一次见活的高辛人。你受伤了么?”

那是贺兰金英与靳明照的第一次见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请大家尝尝北戎的肉干吧,兔肉、牛肉或羊肉风干制成,有原味的也有添加各种调料的。

贺兰砜家的肉干水分较少,比较干,嚼起来对牙齿舌头伤害大但香味非常浓;浑答儿家的肉干则因为用料上乘而在口感、嚼劲和香味各方面臻于完美。

靳岄吃过一次浑答儿家的,私心觉得他家的更好吃……但是这种话可不敢在贺兰砜面前讲。

(吃过西藏牦牛肉干的朋友可以脑补一下,我想象的就是那个味道。没吃过的请尝试!很好恰。

第11章 高辛

靳明照把贺兰金英带回了北军军部所在的萍洲城。

贺兰金英以为自己将遭不测,不断瞅机会逃跑,闹得萍洲军部怨声载道。但他没想到,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大瑀的军医。

他一足严重扭伤,在萍洲城军部里躺了半个月才勉强能下地。

在这半个月里,靳明照每隔几天就来看一看他,有时候是问他复原情况,有时候则拎着小酒小菜,一副要和他谈天的架势。

贺兰金英不懂靳明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此人想从自己口中套出北戎机密。他心里对靳明照的救助有一丝感激,坦荡告知身份:他是北戎军队搬尸体的杂工,撤退时会被丢下的毫不重要的人。

但出乎他意料,靳明照想和他聊的,居然是高辛族的事情。

高辛族是在金羌与北戎国境交界处生活的异族人,距离大瑀极远,大瑀建朝之时高辛王曾到访梁京,留下贺礼。那是八十多年前的事情,高辛王一行二十余人,气宇非凡,从此梁京处处流传着高辛人的传说:他们身披火红与乌墨两色间杂的皮毛大氅,说着奇特的语言,人人都骑健壮的黑色大马,大马身有肉翼,能腾空而起;高辛王与高辛王妃形如仙姿,踏空而来,王妃手中长缨如血如火,那是能惊动日月的神器;而高辛族人人一头长发,色如纯金,肤脂如蜜,双瞳灼耀似朗日碧玉。

靳明照自然知道这些传说有诸多杜撰之处,他感兴趣的其实是高辛王给大瑀皇帝送上的贺礼:十套用精铁打造的耀麟套,专为梁京天驷监中的马儿准备;九种形态作用各异的精铁兵器,如与人一般高的大剑,枪尖形如树杈的长枪,及极为精巧的高辛箭。

靳明照受颁忠昭将军之名时,耀麟套已经尘封于皇宫仓库,九种兵器也散落于各位将臣家中,仅剩的最后一支高辛箭,大瑀皇帝赐给了他。

凉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