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江山+番外(370)

作者:顾言丶 阅读记录

江凌:“……”

江凌低下头,看了看正把拨浪鼓往嘴里塞的宁靖,实在不知道怎么把“受惊”俩字跟他联系到一起去。

“至于外头有人打探朕和阿靖身体如何的,就真假参半地说就行了,别说得太好,也别说得太坏。”宁衍嘱咐道:“皇叔他们已经拿下了庐州府,打下安庆也是迟早的事儿,这段时间将府里看严点,别叫人浑水摸鱼了。”

宁衍这句话倒不是无风起浪,昨日前线传来军报,说是庐州城已破,谢珏和宁怀瑾已然率军进了城。

在宁怀瑾的有意放纵下,宁铮率军回撤,现下下落不明,不清楚是回了安庆府,还是中途转道去了什么别的地方。

宁铮撤得太过干脆,左右两军还未曾回拢,是以叫宁铮钻了个空子,短暂地从他们眼前消失了。

宁衍对此倒是不怎么在意,宁铮若是有那个能耐绕过己方大军跑来后头刺杀他,那就证明他气数已尽,老天要亡他,挣扎也无用。

倒是宁怀瑾对此如临大敌,熬了两个晚上没敢睡,前后排出了几波探子去找宁铮的踪迹。

“他跑也跑不远了。”谢珏掀开帐帘走进来,将手里的一碗热汤递给宁怀瑾,随口说道:“这东南西北四面,他还能往哪走,不过是秋后的蚂蚱,怕什么。”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宁怀瑾接过瓷碗抿了一口,眼神还是未离开沙盘:“走投无路的亡命之徒可什么都干得出来。”

谢珏知道他被之前宁衍被俘的事儿吓出了毛病,无奈地摇了摇头,没再多劝,而是随意地勾起了另一个话题。

“我听说,玲珑在去霍山县的时候死在半路上了?”谢珏问。

宁怀瑾嗯了一声,神情间并不意外。他早就隐隐猜到宁衍不会留着玲珑回京城,现下这样处置,也算是给玲珑留了个好名声了。

“这消息也该传回京城了,就是不知道太后娘娘怎么想。”谢珏向来不喜宁铮一家,也没掩饰自己言语里的幸灾乐祸:“恐怕京中那些墙头草们心里也该有个数了。”

“朝堂上总要收拾,看陛下的动作,想来是想从舒家开刀了。”宁怀瑾说。

前些日子他还在霍山县时,宁衍也没闲着,找人问了京中的情况还不止,还令人将先前积压的折子送了回来,捡了几封临近的看了。

宁衍的右手还不太能活动,碰一碰都要疼。于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宁怀瑾替他代笔写批复,亦或是往京中传信。

宁衍三天前曾去信江晓寒,暗地里吩咐他,若是阮茵再闹着要回宫便不必拦着,随她去,只要看好她和舒家,其他的都不必管。

虽然宁衍未曾说明此间用意,但凭着对他的了解,宁怀瑾还是猜到了。

——他是准备将此事彻底收尾了。

毕竟等处置了宁铮回京之后,宁衍总不好再去皇寺跟阮茵对峙,到那时候,阮茵若是以宁铮为由头对他避而不见,别的不说,不孝的名声肯定是扣下了,反而容易让宁衍下不来台。

“从舒家下刀也好,省的那些老臣总自诩辈分大,就对陛下指手画脚的。”谢珏三口两口喝完了碗里的热汤,把碗一搁,凑过去跟着一起看了看沙盘,说道:“王爷,就剩下这巴掌大的地方,你再看也看不出朵花来啊。”

“本王心里不安定。”宁怀瑾捏了捏鼻梁,疲惫道:“总怕百密一疏,再出什么乱子。”

谢珏理解他这种想法,他当初刚开始掌军时也是如此,夜夜睡不好觉,越到最后越紧张,总怕自己有什么地方没想到,搞得前面满盘皆输。

这种事儿旁人劝是没用的,只能靠自己调节。

“郑绍辉的左军方才已经送了信来,说是到了预定的位置。”谢珏说:“顺昌府那边咱们都没工夫去管,倒也被他打下来了。郑绍辉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看着倒还有几分带兵的天赋。”

“确实。”宁怀瑾说:“郑绍辉最初出来时还有点瞻前顾后的,现在一年多下来,带兵似乎也越加得心应手了。”

谢珏并没有要独占武将江山的意思,看见有旁的将领崭露头角,他心里也甚是欣慰。

当初谢家就是因为锋芒太升无人分担,才导致招惹无端祸患,现在宁衍手里有其他将领出头,谢珏反而觉得心里安生。

“不说这个了。”宁怀瑾捧着手里的汤碗,最后看了两眼沙盘,然后收回目光,询问道:“昭明觉得,宁铮会往哪逃?”

谢珏跟宁怀瑾对视了一眼,沉默了片刻,实话实说道:“若是宁铮还想苟活,不如趁早弃了手里的残棋,带着心腹隐姓埋名走水路往西,说不定还能有个一线生机。”

“但说实话,我觉得他不会选这条路。”谢珏说。

同类小说推荐: